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统战  >  

发展“绿色建筑” 共享“绿色生活”

发展“绿色建筑” 共享“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2018-03-15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城市的老旧楼房冬天由于外保温做得不好,室温不高,采暖燃煤量很大,而到了夏天又很闷热,家家户户开空调,能耗也很大。怎样让建筑物本身实现节能的目标?我认为应该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就今年两会提交的提案接受本报专访。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政策制度、评价标准、创新技术研究都取得一定进步。”秦博勇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累计有764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7.5亿平方米。

  “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秦博勇指出,当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的意识还不到位,消耗了大量水泥和钢材的建筑有时会患上“短命症”,比如持续了30年的建筑被大修、大拆、大建,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造成巨大的环境威胁。

  “我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绿色建筑发展机制不健全,上下游产业、相关技术产业支撑基础薄弱,市场推广力度不够,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企业多数没有主动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秦博勇指出。

  秦博勇认为,即使是一些经过认证的绿色建筑,也没有发挥很好的实际效能。“原因在于部分绿色建筑‘重设计、轻运营’,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我认为发展绿色建筑,应该理念先行。”秦博勇说,“绿色建筑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建筑物本身实现节能。当前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过程中,应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绿色建筑发展。”

  在加大绿色建筑科研创新力度方面,秦博勇建议应在建筑主体节能、常规能源系统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研制出更加节能环保、科学可行的技术和产品,并积极推广。同时,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大力推动被动式住宅和装配式住宅。

  发展绿色建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激励。秦博勇建议政府可以建立绿色审批报件环节的“绿色”通道,在项目规划、审批和开发环节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还可以在各类试点示范工程评选中,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作为入选的优先条件。同时,她还建议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将绿色建筑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监督检查内容。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几年来,秦博勇的提案多数都与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调整相关,这与她平时所做的大量调研密不可分。“全国政协委员要写好提案,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持续关注一些领域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秦博勇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提案,为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让百姓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责任编辑:李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