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九三学社社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发布时间:2022-12-20 10:01:53 来源:团结报
近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王磊、郁昱、陈蓉、黄佳琦4名九三学社社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王 磊
王磊,1982年生,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类生殖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导致人类生殖早期异常的4种新遗传病及多个新致病基因并明确了机制,成果形成了医学遗传学与生殖医学的新研究方向,为相关患者的精确诊断、遗传咨询奠定了基础等。

郁 昱
郁昱,1981年生,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密码学理论相关的研究。先后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获得中国密码学会优秀青年奖、科学探索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密码杯创新赛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隐私计算科技创新人物等。

陈 蓉
陈蓉,1978年生,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微纳制造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展原子层沉积方法、工艺与装备的研究。曾荣获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2018) 、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1) 、科学探索奖获得者(2021)等。

黄佳琦
黄佳琦,198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比能电池能源化学研究,在基于转化反应的高比能电池固液界面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揭示了金属锂负极固液界面形成机制,发展了高稳定性金属锂负极界面调控与设计策略,突破了高比能锂硫电池正极反应动力学调控关键技术。
(九 轩)
[ 责任编辑:闻超 ]
近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王磊、郁昱、陈蓉、黄佳琦4名九三学社社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王 磊
王磊,1982年生,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类生殖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导致人类生殖早期异常的4种新遗传病及多个新致病基因并明确了机制,成果形成了医学遗传学与生殖医学的新研究方向,为相关患者的精确诊断、遗传咨询奠定了基础等。
郁 昱
郁昱,1981年生,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密码学理论相关的研究。先后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获得中国密码学会优秀青年奖、科学探索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密码杯创新赛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隐私计算科技创新人物等。
陈 蓉
陈蓉,1978年生,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微纳制造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展原子层沉积方法、工艺与装备的研究。曾荣获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2018) 、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1) 、科学探索奖获得者(2021)等。
黄佳琦
黄佳琦,198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比能电池能源化学研究,在基于转化反应的高比能电池固液界面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揭示了金属锂负极固液界面形成机制,发展了高稳定性金属锂负极界面调控与设计策略,突破了高比能锂硫电池正极反应动力学调控关键技术。
(九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