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江西省各民主党派密集为民生建言彰显履职温度
发布时间:2023-01-17 09:11:00 来源:团结报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恪守为民之心。”1月14日,在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当选的省政协主席唐一军强调,要时刻牢记政协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要真诚倾听民声,真实反映民意,真情纾解民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跟自己很亲,真正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
截至1月12日11时,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626件,其中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民生提案占据相当比例,成为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会议期间,从各民主党派的大会发言、集体提案,到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的个人提案,生育、教育、医卫、就业、养老等民生议题被频频提及,以接地气、有温度的为民建言,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支招破解疫情下的就业难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到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四大问题:一是‘高期望’‘慢就业’加剧,二是中小企业岗位缩减、待遇较低,三是基层就业录取率偏低,四是‘互联网+就业’模式尚需完善。”民革江西省委会在《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建议》中,直指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破解?“首先是落实国家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等基层项目能多增加一些岗位数量,同时打通高职学生的升学通道。其次是落实精准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落实求职创业补贴。三是着力优化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四是积极提供心理引导,转变高期望求职心理。
“返乡青年群体在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盟江西省委会在《关于完善返乡青年创业支撑体系的建议》中连支四招:一是完善金融政策,激发创业活力;二是优化创业服务,增强创业能力;三是加大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动力;四是强化政府支撑,汇聚创业合力。
被关注不只是大学生和青年,在《关于加强我省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中,民进江西省委会呼吁不能让超龄劳动者沦为“打黑工”,建议营造尊重超龄劳动者的价值理念,从顶层设计和法律政策层面维护超龄劳动者的正当劳动权益,完善超龄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面向超龄劳动者的就业服务体系。
江西省残疾人近30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4%,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民盟江西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做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江西省政协委员、民革南昌市委会主委薛有旺也提案呼吁,多方聚力,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映招人难、用人贵及不想招人。”江西省政协委员、民建江西省委会委员纪伟鹏则从企业角度提出提案,建议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引导,大力营造企业敢招人、多用人的良好营商环境。
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养得好
“放开‘三孩’生育政策,看点更在‘放开’之外……服务供给不充分、相关配套政策不全面,加上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幼儿看护培育、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都是导致当下年轻人不想生、不愿生、不敢生的重要原因。”
1月13日,在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江西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副局长、民建省直交通总支部主委万玲说,要最终减轻年轻人的生育压力和顾虑,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教育机构、家庭等各个层面协同发力。
“首先,应强化经济支撑,让年轻人生得起。在教育、就业、税收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措施,在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教育资助上给予更多保障。”万玲说,其次应强化服务支撑,让婴幼儿养得好。积极构建以生育保险为基础的生育保障制度,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使婴幼儿有处送、有人管。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职工探索实施弹性工作制,落实男性育儿、陪产假,提升男性育儿参与度。
子女教育问题,深深牵动着父母的心,同样是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优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助力‘双减’减量不减质。”民进江西省委会建议,创新作业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抓好课后服务质量升级,推进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监管。
针对校园暴力、校园霸凌问题,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措施前移,对早期施暴者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对已知和潜在的施暴者参考法律上“犯罪预防”理论,针对校园暴力施暴者行为进行预防及矫正。
“高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习压力、校际关系处理、家庭问题、网络不良信息等都有可能造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坠亡’‘失踪’等事件。”江西省政协委员、民革上饶市委会主委李娟建议,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情牵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履职要想做到“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利为民所谋”,就要多问群众急什么、难什么、愁什么、盼什么,努力以高水准调研建言,协助党委、政府把群众最急的事办快、最难的事办成、最愁的事办实、最盼的事办好。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在众多急难愁盼问题中,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围绕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推动社会化运营,让公办养老机构“动”起来;实施改造升级,让公办养老机构“亮”起来;推进医养结合,让公办养老机构“暖”起来;打造专业化队伍,让公办养老机构“强”起来。
民盟江西省委会则建议创新服务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养老为老”有效融合,在部分社区试点智慧安户、智慧门禁等项目,将设备与所在地综合服务中心相连接,打造15分钟智慧养老生活圈,为社区老人提供精准的智慧安护养老服务。
“乡村振兴要搞好,医保参与不可少;今年缴费三百五,把你一年幸福保……”1月10日,在首场委员通道上,江西省政协委员、民进吉安市委会主委、吉安市医保局局长管萍深情讲述,这是去年9月初,来自井冈山脚下的一名老乡给她发来的信息,老乡把最新的医保政策融入当地山歌曲调,村民们四处传唱。
管萍说,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乡村振兴“拦路虎”,要发挥医保作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要致力于优化服务,让治病报销更方便;联动防贫,让配套救助更及时;分类施策,让医保托底更有力。
“医保基金安全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提案聚焦医保基金监管话题,建议健全完善医保政策,从源头上阻断医保基金骗保行为,探索门诊统筹报销医保政策;强化智能监控成果运用,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健全多部门参与的医保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织牢医保基金“安全网”。
随着春节临近,“过年期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引发民众广泛关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切一刀’,但不能‘一刀切’。”江西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抚州市委会主委王彬提案呼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改“禁止”为“限制”,把年味还给春节。江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萍乡市工委副主委邓兴也建议,设定专门燃放区域,明确可以燃放的时段,明确允许个人燃放的品种,实行精准动态管控。(周福志 刘强)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恪守为民之心。”1月14日,在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当选的省政协主席唐一军强调,要时刻牢记政协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要真诚倾听民声,真实反映民意,真情纾解民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跟自己很亲,真正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
截至1月12日11时,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626件,其中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民生提案占据相当比例,成为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会议期间,从各民主党派的大会发言、集体提案,到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的个人提案,生育、教育、医卫、就业、养老等民生议题被频频提及,以接地气、有温度的为民建言,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支招破解疫情下的就业难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到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四大问题:一是‘高期望’‘慢就业’加剧,二是中小企业岗位缩减、待遇较低,三是基层就业录取率偏低,四是‘互联网+就业’模式尚需完善。”民革江西省委会在《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建议》中,直指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破解?“首先是落实国家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等基层项目能多增加一些岗位数量,同时打通高职学生的升学通道。其次是落实精准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落实求职创业补贴。三是着力优化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四是积极提供心理引导,转变高期望求职心理。
“返乡青年群体在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盟江西省委会在《关于完善返乡青年创业支撑体系的建议》中连支四招:一是完善金融政策,激发创业活力;二是优化创业服务,增强创业能力;三是加大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动力;四是强化政府支撑,汇聚创业合力。
被关注不只是大学生和青年,在《关于加强我省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中,民进江西省委会呼吁不能让超龄劳动者沦为“打黑工”,建议营造尊重超龄劳动者的价值理念,从顶层设计和法律政策层面维护超龄劳动者的正当劳动权益,完善超龄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面向超龄劳动者的就业服务体系。
江西省残疾人近30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4%,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民盟江西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做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江西省政协委员、民革南昌市委会主委薛有旺也提案呼吁,多方聚力,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映招人难、用人贵及不想招人。”江西省政协委员、民建江西省委会委员纪伟鹏则从企业角度提出提案,建议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引导,大力营造企业敢招人、多用人的良好营商环境。
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养得好
“放开‘三孩’生育政策,看点更在‘放开’之外……服务供给不充分、相关配套政策不全面,加上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幼儿看护培育、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都是导致当下年轻人不想生、不愿生、不敢生的重要原因。”
1月13日,在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江西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副局长、民建省直交通总支部主委万玲说,要最终减轻年轻人的生育压力和顾虑,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教育机构、家庭等各个层面协同发力。
“首先,应强化经济支撑,让年轻人生得起。在教育、就业、税收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措施,在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教育资助上给予更多保障。”万玲说,其次应强化服务支撑,让婴幼儿养得好。积极构建以生育保险为基础的生育保障制度,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使婴幼儿有处送、有人管。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职工探索实施弹性工作制,落实男性育儿、陪产假,提升男性育儿参与度。
子女教育问题,深深牵动着父母的心,同样是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优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助力‘双减’减量不减质。”民进江西省委会建议,创新作业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抓好课后服务质量升级,推进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监管。
针对校园暴力、校园霸凌问题,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措施前移,对早期施暴者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对已知和潜在的施暴者参考法律上“犯罪预防”理论,针对校园暴力施暴者行为进行预防及矫正。
“高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习压力、校际关系处理、家庭问题、网络不良信息等都有可能造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坠亡’‘失踪’等事件。”江西省政协委员、民革上饶市委会主委李娟建议,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情牵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履职要想做到“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利为民所谋”,就要多问群众急什么、难什么、愁什么、盼什么,努力以高水准调研建言,协助党委、政府把群众最急的事办快、最难的事办成、最愁的事办实、最盼的事办好。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在众多急难愁盼问题中,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围绕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民革江西省委会建议,推动社会化运营,让公办养老机构“动”起来;实施改造升级,让公办养老机构“亮”起来;推进医养结合,让公办养老机构“暖”起来;打造专业化队伍,让公办养老机构“强”起来。
民盟江西省委会则建议创新服务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养老为老”有效融合,在部分社区试点智慧安户、智慧门禁等项目,将设备与所在地综合服务中心相连接,打造15分钟智慧养老生活圈,为社区老人提供精准的智慧安护养老服务。
“乡村振兴要搞好,医保参与不可少;今年缴费三百五,把你一年幸福保……”1月10日,在首场委员通道上,江西省政协委员、民进吉安市委会主委、吉安市医保局局长管萍深情讲述,这是去年9月初,来自井冈山脚下的一名老乡给她发来的信息,老乡把最新的医保政策融入当地山歌曲调,村民们四处传唱。
管萍说,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乡村振兴“拦路虎”,要发挥医保作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要致力于优化服务,让治病报销更方便;联动防贫,让配套救助更及时;分类施策,让医保托底更有力。
“医保基金安全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提案聚焦医保基金监管话题,建议健全完善医保政策,从源头上阻断医保基金骗保行为,探索门诊统筹报销医保政策;强化智能监控成果运用,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健全多部门参与的医保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织牢医保基金“安全网”。
随着春节临近,“过年期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引发民众广泛关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切一刀’,但不能‘一刀切’。”江西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抚州市委会主委王彬提案呼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改“禁止”为“限制”,把年味还给春节。江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萍乡市工委副主委邓兴也建议,设定专门燃放区域,明确可以燃放的时段,明确允许个人燃放的品种,实行精准动态管控。(周福志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