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宠:深刻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新”
发布时间:2023-02-21 14:15:51 来源:团结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立足国情,将中国政党制度置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广阔背景,精辟阐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深刻揭示了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多党、两党轮执的本质区别,彰显了宽广的世界眼光、恢弘的中国气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独特创造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世界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发展的大潮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型政党制度不是简单承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翻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创造的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以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崭新的政党关系、崭新的执政方式,实现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一种独特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模式,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将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效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使得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更高的决策和执行效率,有效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尤其是这一制度所安排的民主监督功能,在避免决策失误中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效避免了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有监督、有制约、有促进,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民主监督功能,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保障权力廉洁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
不断推进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参政党大有可为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中共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新型政党制度的高效优势发挥出更大作用。这对参政党履职尽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多党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民革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要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努力把民革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坚定、组织基础扎实、领导班子有力、制度建设完备的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全面履行参政党各项职能筑牢根基。我们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和灵魂,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夯筑扎实的组织基础;要切实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是中国奇迹的“政党密码”,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
(作者系民革湖北省委会秘书长)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立足国情,将中国政党制度置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广阔背景,精辟阐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深刻揭示了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多党、两党轮执的本质区别,彰显了宽广的世界眼光、恢弘的中国气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独特创造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世界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发展的大潮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型政党制度不是简单承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翻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创造的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以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崭新的政党关系、崭新的执政方式,实现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一种独特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模式,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将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效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使得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更高的决策和执行效率,有效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尤其是这一制度所安排的民主监督功能,在避免决策失误中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效避免了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有监督、有制约、有促进,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民主监督功能,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保障权力廉洁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
不断推进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参政党大有可为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中共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新型政党制度的高效优势发挥出更大作用。这对参政党履职尽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多党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民革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要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努力把民革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坚定、组织基础扎实、领导班子有力、制度建设完备的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全面履行参政党各项职能筑牢根基。我们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和灵魂,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夯筑扎实的组织基础;要切实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是中国奇迹的“政党密码”,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
(作者系民革湖北省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