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E家  >  

和蔼可亲的何鲁丽老奶奶

发布时间:2023-03-16 09:32:36 来源:团结报

何鲁丽主席走了已有一年了,在我的印象中,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我来民革中央机关工作后,初次见何鲁丽主席是在机关一年一次的全会上。那个时候,她坐在主席台上,我作为工作人员远远地站在会场后面,看她主持会议,听她向大会作报告,虽是花甲老人,但仍然中气十足,声音清丽,铿锵有调。可惜,最初的日子里,我因为和她没有直接的接触,印象也就仅止于此。

到机关的第二年,一个春天的晚上,我已吃完晚饭,大概八点多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位女性的声音:“请问你是宣传部的刘玉霞吗?”

“是的。请问您是哪位?”我回答。

“我是何鲁丽主席的秘书,你稍等,何主席有事找你。”对方回答。

这一切太出乎我的意料,何主席居然亲自打电话给我。那时候,我的心里十二分的惊讶和紧张。

宿舍信号不好,我抓着手机,飞奔着冲到院子里时,电话里已传来了何主席的声音。

“小刘你好,我是何鲁丽。”温柔亲切的声音,让紧张不已的我稍稍得到了一点缓解。

“您好,何主席!”我小心翼翼地回答,紧张难消。何以一个国家领导人居然会亲自给我打电话?

她说,给我打电话是因为她暂时联系不上我们部门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出差了,听说我作为党史处的同志在看“家”,于是,就来找我。她向我说了事情,然后叮嘱我,让我设法取得联系,然后向部门负责人解释。

我答应说一定完成任务。她说:好,谢谢你。我想,她是那么忙,为什么不让秘书来和我说而是亲自和我讲呢?

正在我疑惑之时,电话里又传来她的声音:“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再见,小刘,谢谢你!”

这次的通话,说的全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其间,有解释,也有不明白需要求证的地方,但无论是哪一点,她的声音始终都是那么地和蔼亲切,没有高高在上,让我如沐春风,像是在和亲人对话一般。

尊敬一个人,或是因其职位所在,或是因其魅力所在。前一种,往往会因职位的变化而变化,但后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对何主席,就是这后一种的敬爱。

何主席对人总是这般谦逊和蔼,未听闻她厉声批评过谁,每一个和她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她说话时的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慈爱。我们总期待能再次见到她,期待能和她多聊上几句。但她身边总是围着很多人,她总是那么匆忙,所以,我们都很难如愿。但每次遇见,她看向我们的时候,总是笑容可掬,一脸慈爱。

我结婚的时候,循大家的例子,给机关每一位同志发喜糖。给她老人家的喜糖,是托人转交的。

发喜糖不过为的是图一句吉利的话,邀大家分享自己的喜乐。对于何主席,我并没有奢想过得到她的祝福,本以为她是国家领导人,不会有工夫理这种小事的。

“小刘,何主席让我告诉你,你的喜糖很好吃,包装很别致,她已经收留起来了,祝你新婚快乐!”传话的人如是对我说。

短短数语,给我的又是一阵惊喜:何主席居然如此细心。她于冗忙的事务中,还专门让人给我回话,这种关切和爱护,让我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心中涌起的是满满的幸福。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机关,让我们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因为它是那样亲切,那样温暖。

还有一件事,则于和蔼亲切之外,流露出何主席的另一种性情。

机关有个惯例,即每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领导会到各部门给大家拜年。那一年,那一天,我们早早地在办公室恭候着,远远就听到欢声笑语,拜年的话连绵不断。

何主席满面笑容,在其他领导陪同下,走进我们部门。我们部门共有三个处室,她先是走到每个处室的办公室门口,朝里望上一望,巡视一番,然后回转身来,再和我们逐一握手,互送新春祝福。

轮到我的时候,我双手紧握她的手,和别人一样,向她表达新年快乐。她没有立即转向下一位同志,而是说道:“你是小刘吧?我吃了你的喜糖,你是新娘子,谢谢你!”然后,低头看了一眼,接着说:“今年好像流行紫色,你这个紫裙子很漂亮。我也喜欢紫色。”

这些话,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次的接触再次拉近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后来,她从主席的任上退休了,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就更少了。有时候看到她的车停在机关院子里,大家就会说上一句,何主席来了。说这话时,我们大家的心里都是开心的,脸上流露着的笑容是真诚的。

我知道,很多人与她有过很多的接触,对她的感受会深于我,值得回忆的事也会大大多于我,但是,我仍愿写下上面这一点文字,作为我对她的思念,对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的回忆。

(刘玉霞,作者单位:民革中央宣传部)

[ 责任编辑:赵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