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家谈:献计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直播导读 >>

脱贫攻坚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十八大以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一场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请到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世杰,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邓兴贵三位嘉宾,以他们参加精准扶贫的实践,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

    主题:“献计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访谈时间:2018年3月9日19:00

  访谈地点:中青网演播室

  嘉宾:王世杰(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

         王红玲(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员会主委)

         邓兴贵(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文字实录 >>

更多文字 >>

[主持人] (2018-03-09 19:56:14)

刚才三位老师给我们做了方方面面的分享,其实我们都听出来了,脱贫攻坚道路漫且长,而且是任重而道远。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相信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三位老师结合背后的千千万万致力于精准脱贫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奋斗的人们,我们这条脱贫攻坚的道路一定会尽早的完成。

再次感谢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演播室现场,今天的《两会大家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邓兴贵] (2018-03-09 19:56:20)

新农村实际上是为了下一步稳住老百姓,现在农民工出来打工,但如果未来家乡都有工作干了那他就不愿意出去了,这个可能是为了它下一步的打算。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有些企业也想参与到精准脱贫,但是有些企业家跟我们讲不知道怎么参与,不管是大企业、小企业,哪怕是解决一个家庭,或者是解决十个家庭,不管大企业、小企业只要能解决一户怎么奖励他,让他更多地参与到精准脱贫里面来。

[主持人] (2018-03-09 19:54:47)

邓会长是民营企业的代表,脱贫攻坚的下一步您准备带着团队怎么做呢?

[王红玲] (2018-03-09 19:54:15)

今年我想在十堰市就民主监督这样的一个点,想在整个市就这个形式主义了解一些问题,也是助推精准扶贫、民主监督工作。

现在我们在十堰市做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我跟他们说下去以后不要听别人汇报,我们自己去看,真正发现什么问题,再跟当地党委汇报。所以我想去市里调研一下,起码提一个建议,或是向省里反映那些可以不搞、那些可以减。异地搬迁也好、教育投入也好,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 (2018-03-09 19:52:43)

接下来有请王红玲老师为我们分享一下。

[王世杰] (2018-03-09 19:52:09)

我今年有一个想法在纳雍那个地方也找一个乡,乡里面再找一个村进行试点。首先要把规划做好,而不能像以前一样,只关注怎么样解决贫困户的问题,还是要考虑怎样解决整个村庄发展的问题。贫困户在这里面作为一个重点,同时我们把它做成像一个项目一样,像是水的问题、产业的问题那样。

第二,精准扶贫咱们要为真正第一线干活的同志要呼吁、要呐喊,要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在精准脱贫当中所做的贡献。

[主持人] (2018-03-09 19:50:37)

王世杰老师和王红玲老师都作为民革组织的一份子,想必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肯定会在民革组织如何更好的参与到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探索。接下来想请二位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世杰] (2018-03-09 19:49:03)

精准扶贫,尤其是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很关键的一年,因为2020年我们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也就是说今年我们要基本完成任务,2019年巩固,2020年正式进入小康社会,所以今年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经过这么几年的工作以后,从面上来说,咱们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的工作应该说是做的相当到位的。

但是现在就涉及到要验收,咱们验收现在是“三率一度”,就是检查的时候涉及到精准力度问题,识别的精准力怎么样,退出的精准力怎么样,落实的精准力怎么样。这些工作我们现在做的相当好,难度不大。难就难在一度,一度是什么?一度就是满意度,满意度是谁给出来的呢?现在我们国家搞了一个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是由人来做的,比如他也会组织一批人,比如说大学里面的,由某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再组织一批研究生、大学本科生选定一定的样本进村落户,拿着设计好的问卷对这些精准户做调查,这个我觉得太机械。

另外好像很多同志给我反映,包括我们下去调研的时候,说是做调查的年轻人来了以后,像贵州这个地方,很多地方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我们人口38%是少数民族,有的年纪偏大的,比如说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儿童,普通话都不怎么会讲,沟通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纯粹地按照打分的要求就来判断这个贫困户高不高兴、满不满意,是有点机械。今年我们想针对这个问题在精准扶贫、民主监督里面要组织一个调查。我们有一些扶贫干部很辛苦,有的都牺牲在岗位上,他们的成绩得不到认可,满意度还很低。这方面要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党派的民主监督就可以做这个东西,我们有一些结果就可以反映给中共中央。

第二,我们国家这次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计划,这就涉及到精准扶贫任务完成以后农村怎么走。精准脱贫只是脱离贫困,只是发展的初步阶段,奠定好基础后下一步还要乡村整个全面的振兴,怎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我们的乡村也变成美丽中国的一部分,让所有的中国的国民、中国的公民都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下一步,我们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除了解决贫困问题以外,还要为两年之后,跨过2020年以后我们的农村怎么发展,现在就要打好基础。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为这些试点村庄做全面的规划,山、水、林、田、路、环境,必须逐步的来实施,规划要一张纸,城乡要落成一体,这才是真正符合我们下一步乡村振兴计划所要求的。所以我们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把这块的事情做的更好,把我们前期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果向纵深方向拓展,让真正的农村变成田园式的或者是园林式的一种优美的乡村环境。

[主持人] (2018-03-09 19:45:01)

习近平总书记也表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对于今后更好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常常说到一句话,叫做“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结合这样一个观念,三位老师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邓兴贵] (2018-03-09 19:44:31)

这个产业作大以后,我们在想让它结合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因为“一带一路”走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不管是水泥也好、钢铁也好,这些建材怎么走出去,我们也在探索一些经验,怎么把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输出出去。但是它不需要高端的技术,可能基层的普通工人可以做一部分,起码可以让我们大家的企业都参与进来。

[王世杰] (2018-03-09 19:43:10)

国家可能还要出台一些政策,像邓兴贵先生这样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的个人,这样的企业就要扶持。这样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国家在这方面要优先的出台支持政策,要加以考虑,这样他可以更多地做这方面献爱心的活动。

[邓兴贵] (2018-03-09 19:42:11)

应该说有一些困难,但是通过我们这几年下来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为什么我老讲把这个产业作大,国家的资金,还有专家、学者这样的资源,应该集中把好的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产业带动脱贫,我认为可能是一种好的办法。

[主持人] (2018-03-09 19:41:45)

我相信其实在您一路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很多创新突破的,无论是模式,还是技术上,在这样一个创新突破层面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邓兴贵] (2018-03-09 19:40:13)

我想分两块来讲这个问题:一个是政府怎么培训他们,培训不是要高端的,起码要有一技之长。这是一个劳动手段,还有培养他们的思想,怎么劳动致富。比如我们厂里面刚来的很多聋哑人,家里很穷,因为一家人都没有学习哑语,连跟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交流。当时我们去的时候他觉得根本不可能,这里就还有个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线基层,像是乡镇、村,宣传要精准。怎么精准?每家人可能情况不一样,他们的想法也就不一样,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既然是攻坚战,要是简单就不叫攻坚战了,所以这件事还是要做,而且到最后一公里都要做好。我们想通过大家的努力,精准脱贫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主持人] (2018-03-09 19:38:40)

其实说到一点,我们不仅要输血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给自己造血,这才是关键。邓老师其实在一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有一些创新、突破,您可能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您可不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在您的工作开展当中具体遇到了那些困难?

[王红玲] (2018-03-09 19:37:03)

我在参与扶贫及其民主监督过程中,我感到有一个问题比较困惑,就是减贫或者是扶贫的长效机制问题。在一些富余地区也有很多贫困户,不外乎有一些是残疾人、有一些是孤寡老人,有一些是因病家境贫寒的人,还有因为小孩学习教育家境贫寒的人。我去了很多乡镇甚至是村里面,他们很快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我们这次扶贫,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的战略是叫做“小康社会建设工程不落下一个人”,刚才说的这一个个问题都好解决,现在还有整村减贫脱帽 ,包括乡镇、一个县,这种减贫脱帽的任务就更艰巨,更需要长效机制。整个地区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一定要上自己有独特优势的产业,一定要有发展的优先条件,这样才有一个长效的机制。

从扶贫这个角度来讲,单个贫困户脱贫我觉得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或者说,即使又返贫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一个极贫地区,对发展不充分的地区来说,怎样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过程中把这块补起来,建立长效机制,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 (2018-03-09 19:35:25)

王红玲老师您有什么样一些好的建议和看法分享给我们,您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王世杰] (2018-03-09 19:34:47)

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到现在留下来两千多万的贫困人口,应该说是“最难啃的骨头”,也就是我们习总书记说的极其贫困地区。极其贫困地区肯定是有它的原因,我想这个原因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地方人的发展能力比较弱。发展能力弱的话,要不就是家里有人生病,大病,要不就是受教育程度很低,要不这个地方很闭塞,针对这些一些问题,实际上我们脱贫攻坚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如果真正把问题梳理一下,我刚才谈到是人的发展问题,但如何去解决它。我觉得不外乎两种办法,要长和短,长短要结合。长的这个角度来看是什么事情呢?是教育问题,一定要把人的能力要想提高、素质要想提高还是要通过教育。但是教育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要通过三四年、五六年,甚至十年才能把这个贫困的根阻绝。

还有一种短的办法,就是咱们帮扶他脱贫的同志更要辛苦了,更要你人对人、手把手,要花很多的工夫,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好的项目的问题。包括现在很多措施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育,教育也有很多种,可以在学校受教育,也可以通过平常的劳作、实践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要潜移默化,一定要让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脱贫,因为这还有一个意识上的问题。不能为了速度脱贫给钱了事,这样不是真脱贫,真脱贫还是要让贫困人口学会技能,让他的素质提高,增强他的能力。一定要让贫困人口劳动起来。慢慢地让他感觉到劳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劳动可以改变家人、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劳动所得慢慢地给他一些事情做。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我觉得是最根本的一种。另外短期的就是咱们一定要去帮扶他。所以我说长短一定要结合起来,那就需要人们去做更加细致的工作,要扑下身子,跟他心交心,让他觉得你去帮助他是你尊重他,让他慢慢把自身的发展的能力提升起来,真正地让贫困人口有了实际的发展能力,这样才叫脱贫。

[主持人] (2018-03-09 19:31:07)

脱贫是实干出来的,但在基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表格扶贫”、贫困户缺乏积极性、扶贫基金难以落地、扶贫干部劳累过度导致死亡这样的极端案例也是偶有出现。请三位嘉宾结合自己的工作,分别谈一谈在扶贫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邓兴贵] (2018-03-09 19:30:28)

我们的企业主要是循环经济,就是把建筑垃圾资源化,把废砖头怎么利用,重新还原这个原材料做成高端的装备产品。精准扶贫我们搞的主要是异地扶贫搬迁,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全国建100个基地,一个基地解决1000户精准扶贫老百姓。同时,在这里面还要解决10%左右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我们已经探索了一条比较新的路子,在工厂里面、边上建村,现在我们叫“脱贫幸福村”,第一个村已经在贵州安顺建起来了,得到了专家、领导的好评,而且贵州民革省委会为了鼓励我们还给我们授牌,叫做民革党员参与精准扶贫的示范基地。同时民革中央也给我们批了,作为民革中央的民革党员参与精准扶贫的示范基地,希望通过这个示范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脱贫。

[主持人] (2018-03-09 19:27:48)

刚才二位老师跟我们的分享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脱贫攻坚绝对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一定是集结各方资源。邓兴贵代表是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也带领贵州恒远集团探索了符合企业实际的一个扶贫模式,请邓总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企业是如何变废为宝,并且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来的?

[王红玲] (2018-03-09 19:26:15)

这个优势,首先还是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民主党派的工作就是围绕中心、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出力献策,为打赢脱贫攻坚的攻坚战贡献我们的力量,我想这是一个前提,也是一个基础。党派的同志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高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高的自觉性和觉悟,积极性很高,对参加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具体工作积极性都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党派同志的思想认识方面的优势。

再说优势,我们地位比较超脱,特别是民主监督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把工作做好,我们不是来检查、也不是纪委、也不是监察,也不是评估,就是通过我们这个角度来发现问题,把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我们还有一个途径,我们是直通车,你有什么问题一个地区扶贫,包括政策、资金和人员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我们可以帮你向上反映。

另外,我们还有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还有我们的企业家的这些优势,各民主党派也有他的组织优势。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在这其中发挥了很重要作用的。

[主持人] (2018-03-09 19:23:37)

王红玲老师您有什么样一些好的建议和看法分享给我们,您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王世杰] (2018-03-09 19:23:15)

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到现在留下来两千多万的贫困人口,应该说是“最难啃的骨头”,也就是我们习总书记说的极其贫困地区。极其贫困地区肯定是有它的原因,我想这个原因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地方人的发展能力比较弱。发展能力弱的话,要不就是家里有人生病,大病,要不就是受教育程度很低,要不这个地方很闭塞,针对这些一些问题,实际上我们脱贫攻坚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如果真正把问题梳理一下,我刚才谈到是人的发展问题,但如何去解决它。我觉得不外乎两种办法,要长和短,长短要结合。长的这个角度来看是什么事情呢?是教育问题,一定要把人的能力要想提高、素质要想提高还是要通过教育。但是教育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要通过三四年、五六年,甚至十年才能把这个贫困的根阻绝。

还有一种短的办法,就是咱们帮扶他脱贫的同志更要辛苦了,更要你人对人、手把手,要花很多的工夫,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好的项目的问题。包括现在很多措施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育,教育也有很多种,可以在学校受教育,也可以通过平常的劳作、实践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要潜移默化,一定要让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脱贫,因为这还有一个意识上的问题。不能为了速度脱贫给钱了事,这样不是真脱贫,真脱贫还是要让贫困人口学会技能,让他的素质提高,增强他的能力。一定要让贫困人口劳动起来。慢慢地让他感觉到劳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劳动可以改变家人、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劳动所得慢慢地给他一些事情做。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我觉得是最根本的一种。另外短期的就是咱们一定要去帮扶他。所以我说长短一定要结合起来,那就需要人们去做更加细致的工作,要扑下身子,跟他心交心,让他觉得你去帮助他是你尊重他,让他慢慢把自身的发展的能力提升起来,真正地让贫困人口有了实际的发展能力,这样才叫脱贫。

[主持人] (2018-03-09 19:18:35)

脱贫是实干出来的,但在基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表格扶贫”、贫困户缺乏积极性、扶贫基金难以落地、扶贫干部劳累过度导致死亡这样的极端案例也是偶有出现。请三位嘉宾结合自己的工作,分别谈一谈在扶贫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邓兴贵] (2018-03-09 19:17:01)

我们的企业主要是循环经济,就是把建筑垃圾资源化,把废砖头怎么利用,重新还原这个原材料做成高端的装备产品。精准扶贫我们搞的主要是异地扶贫搬迁,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全国建100个基地,一个基地解决1000户精准扶贫老百姓。同时,在这里面还要解决10%左右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我们已经探索了一条比较新的路子,在工厂里面、边上建村,现在我们叫“脱贫幸福村”,第一个村已经在贵州安顺建起来了,得到了专家、领导的好评,而且贵州民革省委会为了鼓励我们还给我们授牌,叫做民革党员参与精准扶贫的示范基地。同时民革中央也给我们批了,作为民革中央的民革党员参与精准扶贫的示范基地,希望通过这个示范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脱贫。

[主持人] (2018-03-09 19:15:18)

刚才二位老师跟我们的分享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脱贫攻坚绝对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一定是集结各方资源。邓兴贵代表是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也带领贵州恒远集团探索了符合企业实际的一个扶贫模式,请邓总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企业是如何变废为宝,并且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来的?

[王红玲] (2018-03-09 19:14:02)

这个优势,首先还是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民主党派的工作就是围绕中心、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出力献策,为打赢脱贫攻坚的攻坚战贡献我们的力量,我想这是一个前提,也是一个基础。党派的同志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高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高的自觉性和觉悟,积极性很高,对参加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具体工作积极性都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党派同志的思想认识方面的优势。

再说优势,我们地位比较超脱,特别是民主监督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把工作做好,我们不是来检查、也不是纪委、也不是监察,也不是评估,就是通过我们这个角度来发现问题,把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我们还有一个途径,我们是直通车,你有什么问题一个地区扶贫,包括政策、资金和人员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我们可以帮你向上反映。

另外,我们还有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还有我们的企业家的这些优势,各民主党派也有他的组织优势。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在这其中发挥了很重要作用的。

[主持人] (2018-03-09 19:13:09)

那您认为民主党派参加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什么样的优势呢?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红玲] (2018-03-09 19:09:01)

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各个方面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在湖北省民革和其他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这样的工作,具体讲民革省委会和其他省直单位一样,都有我们包村的联系点,扶贫攻坚的联系点,按照省委统一的要求,帮助、支持这个村的脱贫任务。

同时,我们党派的成员也有各方面的一些资源优势,比如在智力方面、在资金方面、在人才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做产业扶贫规划,有些技术项目引进,特别是农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不仅是在我们的扶贫攻坚这样一个驻村点上,我们自己民革省委会的点之外,还在比较大的规模方面、大的范围做一些试点和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

第三个大方面,我们党派参与扶贫攻坚最有意义的就是民主监督,各党派中央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任务,对于这些重大的举措、指标性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我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多,同时民革省委会根据民革中央的部署,也参与了民革中央在贵州的民主监督工作。这个民主监督工作不是检查,也不是例行地第三方调查,我们就是去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去出主意、想办法,来把这些工作做好,把扶贫攻坚工作做好。

[主持人] (2018-03-09 19:08:40)

接下来我们想问一下王红玲委员,我们知道您曾经是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同时也是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民革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第一调研组组长,您又是如何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中去的呢?

[王世杰] (2018-03-09 19:04:10)

脱贫攻坚工作对贵州来说是第一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统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的抓手,全社会都在积极地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中去。我们民主党派也不例外,也积极地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去,但是每个单元参与脱贫攻坚,因为它本身的性质不一样,它也有他自身的一些特点。我们党派参与精准脱贫,这个主战场我们的主要做法可能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第一,民主党派作为一个参政党,他带有政治上的一种责任。也很荣幸贵州省被民革中央选为精准脱贫、民主监督的一个省份。所以我们也结合这些对于贵州省精准脱贫过程中抱着这样一种原则,孕监督于帮扶之中,孕帮扶于监督之中这样的特点开展工作。整体上来说,我们首先参与精准脱贫的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地方各级政府是不是把中央的有关精准脱贫的大政方针,具体的一些举措是不是落实到位了。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都会不一样,也要善于发现在落实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是不是有一些东西落实的时候还需要补充一些条件,或者说可能增加一些实施的内容。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帮扶过程中、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中央的精神在落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咱们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利用我们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直通车的特点,形成意见和建议,报到民革中央和中共中央,进一步把我们的精准脱贫,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完善起来,更加贴合精准脱贫的主战场的特点。

第二,我们凝集了党派的一些资源投入到精准脱贫的主战场里面去,这个资源是多方面的,因为党派的成员有的来自于科技战线、有的来自于医疗、来自于教育,方方面面的,我们有智力的出智力,有科研成果的把科研成果转化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去。我们实施的载体一般来说是以一个乡为一个单元,重点选择一个村进行试点。同时布的面因为要考虑到不同的情况,像贵州有9个市州,除了贵阳市没有脱贫任务以外,8个市州都有脱贫的任务,我们有组织的地方很鼓励党员同志要积极投入到主战场中去。现在贵州省的六七个市州都有点,这个点范围不大,有的地方两三个乡、有的地方只有一个村子作为试点进行拓展。同时我们也号召,除了智力方面贡献以外,也动员我们的企业家积极参与到其中。同时我们也利用党派的优势积极地帮助这些乡里去协调它所需要得产业扶贫产业发展的资金、项目。

所以从现在来看,应该说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在当地是很受欢迎的,而且我们做的是点上的工作、精品的工作,所以从这几年实施的效果来看,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它有一些典型、示范、放大的作用。

[主持人] (2018-03-09 19:00:09)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青年网、团结报、团结网联合录制的两会特别节目《两会大家谈》,我是主持章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请到三位重量级嘉宾,以他们参照脱贫攻坚那些事以及他们对于扶贫的思考和建议展开分享,他们分别是: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 王世杰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 王红玲

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邓兴贵

欢迎三位老师,欢迎您们做客我们的演播室现场。

十九大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今天我们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也是中共中央赋予民主党派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如何参与到脱贫攻坚当中去,我想三位嘉宾都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首先请王世杰委员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年咱们围绕脱贫攻坚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