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面貌 新作为
——民革北京市委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发布时间:2022-07-05 08:43:15 来源:团结报

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培训班。
凝心聚力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展现参政党新面貌新作为。五年来,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民革北京市委会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对标“四新”“三好”参政党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个文件”“五个纪要”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建设政治坚定的参政党

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王红为全市民革党员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五年来:
理论武装不断强化。民革北京市委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组织学习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贯彻中央“三个文件”“五个纪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民革北京市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24次,引领党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政治共识不断深化。民革北京市委会通过主题教育不断巩固深化政治共识,围绕“同心同行七十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百年初衷·共筑百年梦想”“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系列主题教育。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王红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党员和机关干部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群众游行和观礼活动,各级组织开展专题辅导、参观座谈、主题征文等活动600余次。
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质增效。民革北京市委会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统筹自有和主流媒体讲好民革故事,构建协同高效的传播体系。五年来,“北京民革”公众号发稿2700余篇,民革北京市委会网站发稿近3000篇,编发20期《北京民革》杂志,《民革北京市委会宣传工作通讯》创刊并印发至所有支部,各类活动被北京电视台、团结报等媒体报道400余次。加强对民革榜样人物等优秀民革党员的宣传,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和组织了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报道,发出民革好声音。以全民族抗战爆发、孙中山诞辰和逝世等纪念日为契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成数十位抗战将领后代等视频资料抢救性采集编辑工作,成为传承民革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统战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民革北京市委会组织民革党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与统一战线”“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主题举办理论研讨会,并形成成果。组织报送理论研究文章126篇,其中44篇被收入各种理论文集,17篇文章在各项评比中获奖。
筑牢组织根基,建设组织坚实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五年来发展高层次人才31人。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不断筑牢组织根基,五年来:
党员规模和质量齐头并进。人才兴则事业兴,民革北京市委会以求贤若渴之心延揽履职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形成了“主委亲自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组织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局面。五年来,发展新党员1365人,全市党员规模达到6795人,民革重点分工领域党员占比达69.4%;新发展高层次人才31人,总数达到124人,其中专家学者58人,副处级以上实职干部94人。建立健全干部和人才发展、培养、使用、管理互相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荐优秀党员多渠道、多平台履职,民革党员中共有各级人大代表49人,各级政协委员271人;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2人,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4人;担任各级特邀特约人员17人。高度重视青年党员队伍建设,召开青年党员座谈会,成立青年党员研究小组。关心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探索建立分层、分级、分类教育培训体系,五年累计培训3000人次,党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基层组织规范性和组织力显著增强。民革北京市委会将示范支部创建和党员之家建设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推动示范引领、发挥作用,走活基层组织建设“一盘棋”。全市173个支部全部完成达标验收,12个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6个党员之家获评“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深化政治交接,圆满完成区级组织、基层组织换届,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认同、清正廉洁、热爱民革事业的党员走上领导岗位。区级组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4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占43.2%、具有行政管理经验的领导干部占77.3%。成立一批基层组织,组织布局进一步优化。
内部监督和纪律建设稳步推进。民革北京市委会着力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研究制定监委会委员履职办法,在换届、评优等工作中开展全过程监督。民革东城区委会率先建立区级监督委员会。对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增强履职实效,建设履职有力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新一届区级组织和部分直属组织领导机构成员任职培训班。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将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举全市民革党员之力抓参政议政,五年来:
协商建言成效显著。民革北京市委会在政党协商座谈会、议政会等平台提出建议19件,关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建议写进了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加快航空服务业开放创新”等建议得到北京市主要领导同志肯定和回应,被有关部门采纳。充分利用政协平台,累计提交党派、界别提案40余篇。
调研成果亮点纷呈。民革北京市委会不断完善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调研机制,累计开展课题研究240余个并通过多渠道转化,其中有26篇在北京市委统战部评比中获奖。主动对接民革中央重点调研任务,提供北京案例和北京建议。踊跃参加莫干山论坛,20余篇征文入选征文集。各区级组织履职成果丰硕。
品牌和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为发现和培养人才搭建平台,民革北京市委会联合津冀打造“中山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与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六期“新·好时政漫谈”。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智库5家,形成参政议政合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质量稳步提升。民革北京市委会完善考核通报等工作机制,累计报送信息近2000篇,多次被民革中央、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评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专项民主监督打开新局面。将专项民主监督作为首都多党合作制度的生动实践,民革北京市委会坚持“寓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于民主监督之中”,20余次赴北京密云、平谷对口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近300人次参与,形成建言10余篇,成果得到中共北京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始终发挥民革祖统特色和优势,广泛凝聚反“独”促统合力,五年来:

王红带队前往对口帮扶的纳雍县羊场乡开展实地调研。
两岸和平融合发展增添新助力。民革北京市委会每年举办台情报告会,积极反映涉台社情民意,为在京台青提供协调服务,走访慰问祖统人士,开展联谊、读书会等系列活动。
深化两岸交流再谱新篇章。民革北京市委会与民革中央共同举办台青之友沙龙活动,接待台湾高校杰出青年。深化与台联、台盟等相关单位合作,会同市台办等单位举办六届“京台学者共研会”。打造一批实习和创新创业基地,华灿工场被市台办授予“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称号,歌华、国美等5家企业被民革中央授予“台港澳青年实习基地”称号。
涉台研究取得新成绩。在疫情防控中关注台青返陆隔离、台青就业等问题,民革北京市委会调研形成的成果得到国台办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回应。和民革中央联合调研形成的《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两岸武术交流的提案》,作为民革中央集体提案报送全国政协。12篇报告获北京市涉台调研课题一等奖。
始终把开展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集聚资源力量服务大局,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联合津冀民革组织打造“中山论坛”参政议政品牌,第二届论坛主题为“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机遇、新趋势” 。
助力贵州纳雍县羊场乡如期脱贫摘帽。在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带领下,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全市总动员、各级同行动。民革北京市委会领导先后20余次带队开展实地调研,调动党员800余人次参与结对帮扶,向纳雍及其他贫困地区投入资金1.9亿元。助力羊场乡如期脱贫并为乡村振兴不断努力。
各党派帮扶门头沟“8+1”行动结硕果。民革北京市委会赴门头沟调研50余次,企业家联谊会门头沟帮扶实现常态化,通过果树认养、电商助销、农技指导等项目,对口帮扶高台村顺利脱低增收。
社会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民革北京市委会深化企业家联谊会平台建设,引导民革企业家在抗疫、抗洪、关爱困难党员等工作中,勇担责任捐款捐物。“博爱·牵手”“三下乡”、主题书画笔会等活动成为展现民革北京市委会形象的重要窗口。
同心抗疫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民革北京市委会为抗疫提供人力、物资和智力支持。近200位党员奋战在医疗救治第一线;组织同心抗疫志愿服务团,民革党员和机关干部下沉参加抗疫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20余人参加专项检查。党员捐款捐物超过4800万元,筹集、协调资金超亿元,中山博爱基金会大力支援北京抗疫。为抗疫建言献策,7篇建言获市领导批示,70余篇被上级单位采用。
助力冬奥展作为。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同赴冰雪之约 共筑冬奥梦想”中山论坛,提交冬奥建言数十篇,参加“同心冬奥”观赛,2位民革党员参加火炬传递,部分党员因服务保障冬奥受到表彰和感谢。
转作风立规矩,建设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抓手,把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与民革中央联络部共同举办第十四次“台青之友沙龙” 活动。
领导班子作风呈现新气象。民革北京市委会领导班子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三项要求”,提高“五种能力”,努力带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团结、干实事”的坚强有力领导集体。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等各项要求,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核心作用,累计召开主委会议63次、常委会议31次、全委会议11次、主委办公会议45次、主委办公(专题)会议24次。深化联系基层组织制度,深入和服务基层成为习惯和自觉。
各级组织作风展现新面貌。民革北京市委会广泛开展“加入民革为什么”“民革历史贡献担当是什么”“我能为民革做什么”主题大讨论,坚守多党合作初心。把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以工作为牵引狠抓作风养成。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学风、文风、会风。
机关作风明显改观。民革北京市委会以治“软”强政治规矩、治“懒”强责任担当、治“散”强团结和谐的“三治三强”专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全面开展“零差错”活动,加强干部轮岗交流与考核,选派干部到基层和重大活动中培养锻炼,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民革北京市委会建制度、立规矩,制修订78项制度,具有民革特点、系统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各区也加强了建章立制工作。抓落实、重执行,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级按制度办事意识不断增强。

民革北京市委会机关、民革北京市顺义区总支联合组织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以直通车形式向中共北京市委报送8篇建言专报,得到重要批示,40余篇信息得到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
五年来,一批先进集体脱颖而出。12个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6个党员之家获评“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民革北京市委会获评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组织奖、8个集体获评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1个集体获评民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3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组织工作先进集体,2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4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五年来,党员模范不断涌现。2人获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2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2人获评“民革榜样人物”,2人获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当选年度“北京榜样”,2人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2人获评“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获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6人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9人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民革北京市委会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展望未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和民革十四大的胜利召开!
(图文由民革北京市委会提供)
[ 责任编辑:闻超 ]
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培训班。
凝心聚力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展现参政党新面貌新作为。五年来,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民革北京市委会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对标“四新”“三好”参政党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个文件”“五个纪要”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建设政治坚定的参政党
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王红为全市民革党员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五年来:
理论武装不断强化。民革北京市委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组织学习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贯彻中央“三个文件”“五个纪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民革北京市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24次,引领党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政治共识不断深化。民革北京市委会通过主题教育不断巩固深化政治共识,围绕“同心同行七十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百年初衷·共筑百年梦想”“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系列主题教育。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王红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党员和机关干部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群众游行和观礼活动,各级组织开展专题辅导、参观座谈、主题征文等活动600余次。
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质增效。民革北京市委会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统筹自有和主流媒体讲好民革故事,构建协同高效的传播体系。五年来,“北京民革”公众号发稿2700余篇,民革北京市委会网站发稿近3000篇,编发20期《北京民革》杂志,《民革北京市委会宣传工作通讯》创刊并印发至所有支部,各类活动被北京电视台、团结报等媒体报道400余次。加强对民革榜样人物等优秀民革党员的宣传,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和组织了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报道,发出民革好声音。以全民族抗战爆发、孙中山诞辰和逝世等纪念日为契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成数十位抗战将领后代等视频资料抢救性采集编辑工作,成为传承民革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统战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民革北京市委会组织民革党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与统一战线”“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主题举办理论研讨会,并形成成果。组织报送理论研究文章126篇,其中44篇被收入各种理论文集,17篇文章在各项评比中获奖。
筑牢组织根基,建设组织坚实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五年来发展高层次人才31人。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不断筑牢组织根基,五年来:
党员规模和质量齐头并进。人才兴则事业兴,民革北京市委会以求贤若渴之心延揽履职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形成了“主委亲自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组织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局面。五年来,发展新党员1365人,全市党员规模达到6795人,民革重点分工领域党员占比达69.4%;新发展高层次人才31人,总数达到124人,其中专家学者58人,副处级以上实职干部94人。建立健全干部和人才发展、培养、使用、管理互相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荐优秀党员多渠道、多平台履职,民革党员中共有各级人大代表49人,各级政协委员271人;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2人,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4人;担任各级特邀特约人员17人。高度重视青年党员队伍建设,召开青年党员座谈会,成立青年党员研究小组。关心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探索建立分层、分级、分类教育培训体系,五年累计培训3000人次,党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基层组织规范性和组织力显著增强。民革北京市委会将示范支部创建和党员之家建设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推动示范引领、发挥作用,走活基层组织建设“一盘棋”。全市173个支部全部完成达标验收,12个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6个党员之家获评“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深化政治交接,圆满完成区级组织、基层组织换届,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认同、清正廉洁、热爱民革事业的党员走上领导岗位。区级组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4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占43.2%、具有行政管理经验的领导干部占77.3%。成立一批基层组织,组织布局进一步优化。
内部监督和纪律建设稳步推进。民革北京市委会着力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研究制定监委会委员履职办法,在换届、评优等工作中开展全过程监督。民革东城区委会率先建立区级监督委员会。对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增强履职实效,建设履职有力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新一届区级组织和部分直属组织领导机构成员任职培训班。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将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举全市民革党员之力抓参政议政,五年来:
协商建言成效显著。民革北京市委会在政党协商座谈会、议政会等平台提出建议19件,关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建议写进了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加快航空服务业开放创新”等建议得到北京市主要领导同志肯定和回应,被有关部门采纳。充分利用政协平台,累计提交党派、界别提案40余篇。
调研成果亮点纷呈。民革北京市委会不断完善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调研机制,累计开展课题研究240余个并通过多渠道转化,其中有26篇在北京市委统战部评比中获奖。主动对接民革中央重点调研任务,提供北京案例和北京建议。踊跃参加莫干山论坛,20余篇征文入选征文集。各区级组织履职成果丰硕。
品牌和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为发现和培养人才搭建平台,民革北京市委会联合津冀打造“中山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与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六期“新·好时政漫谈”。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智库5家,形成参政议政合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质量稳步提升。民革北京市委会完善考核通报等工作机制,累计报送信息近2000篇,多次被民革中央、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评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专项民主监督打开新局面。将专项民主监督作为首都多党合作制度的生动实践,民革北京市委会坚持“寓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于民主监督之中”,20余次赴北京密云、平谷对口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近300人次参与,形成建言10余篇,成果得到中共北京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始终发挥民革祖统特色和优势,广泛凝聚反“独”促统合力,五年来:
王红带队前往对口帮扶的纳雍县羊场乡开展实地调研。
两岸和平融合发展增添新助力。民革北京市委会每年举办台情报告会,积极反映涉台社情民意,为在京台青提供协调服务,走访慰问祖统人士,开展联谊、读书会等系列活动。
深化两岸交流再谱新篇章。民革北京市委会与民革中央共同举办台青之友沙龙活动,接待台湾高校杰出青年。深化与台联、台盟等相关单位合作,会同市台办等单位举办六届“京台学者共研会”。打造一批实习和创新创业基地,华灿工场被市台办授予“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称号,歌华、国美等5家企业被民革中央授予“台港澳青年实习基地”称号。
涉台研究取得新成绩。在疫情防控中关注台青返陆隔离、台青就业等问题,民革北京市委会调研形成的成果得到国台办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回应。和民革中央联合调研形成的《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两岸武术交流的提案》,作为民革中央集体提案报送全国政协。12篇报告获北京市涉台调研课题一等奖。
始终把开展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集聚资源力量服务大局,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联合津冀民革组织打造“中山论坛”参政议政品牌,第二届论坛主题为“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机遇、新趋势” 。
助力贵州纳雍县羊场乡如期脱贫摘帽。在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带领下,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全市总动员、各级同行动。民革北京市委会领导先后20余次带队开展实地调研,调动党员800余人次参与结对帮扶,向纳雍及其他贫困地区投入资金1.9亿元。助力羊场乡如期脱贫并为乡村振兴不断努力。
各党派帮扶门头沟“8+1”行动结硕果。民革北京市委会赴门头沟调研50余次,企业家联谊会门头沟帮扶实现常态化,通过果树认养、电商助销、农技指导等项目,对口帮扶高台村顺利脱低增收。
社会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民革北京市委会深化企业家联谊会平台建设,引导民革企业家在抗疫、抗洪、关爱困难党员等工作中,勇担责任捐款捐物。“博爱·牵手”“三下乡”、主题书画笔会等活动成为展现民革北京市委会形象的重要窗口。
同心抗疫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民革北京市委会为抗疫提供人力、物资和智力支持。近200位党员奋战在医疗救治第一线;组织同心抗疫志愿服务团,民革党员和机关干部下沉参加抗疫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20余人参加专项检查。党员捐款捐物超过4800万元,筹集、协调资金超亿元,中山博爱基金会大力支援北京抗疫。为抗疫建言献策,7篇建言获市领导批示,70余篇被上级单位采用。
助力冬奥展作为。民革北京市委会举办“同赴冰雪之约 共筑冬奥梦想”中山论坛,提交冬奥建言数十篇,参加“同心冬奥”观赛,2位民革党员参加火炬传递,部分党员因服务保障冬奥受到表彰和感谢。
转作风立规矩,建设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参政党
民革北京市委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抓手,把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与民革中央联络部共同举办第十四次“台青之友沙龙” 活动。
领导班子作风呈现新气象。民革北京市委会领导班子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三项要求”,提高“五种能力”,努力带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团结、干实事”的坚强有力领导集体。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等各项要求,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核心作用,累计召开主委会议63次、常委会议31次、全委会议11次、主委办公会议45次、主委办公(专题)会议24次。深化联系基层组织制度,深入和服务基层成为习惯和自觉。
各级组织作风展现新面貌。民革北京市委会广泛开展“加入民革为什么”“民革历史贡献担当是什么”“我能为民革做什么”主题大讨论,坚守多党合作初心。把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以工作为牵引狠抓作风养成。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学风、文风、会风。
机关作风明显改观。民革北京市委会以治“软”强政治规矩、治“懒”强责任担当、治“散”强团结和谐的“三治三强”专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全面开展“零差错”活动,加强干部轮岗交流与考核,选派干部到基层和重大活动中培养锻炼,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民革北京市委会建制度、立规矩,制修订78项制度,具有民革特点、系统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各区也加强了建章立制工作。抓落实、重执行,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级按制度办事意识不断增强。
民革北京市委会机关、民革北京市顺义区总支联合组织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五年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以直通车形式向中共北京市委报送8篇建言专报,得到重要批示,40余篇信息得到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
五年来,一批先进集体脱颖而出。12个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6个党员之家获评“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民革北京市委会获评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组织奖、8个集体获评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1个集体获评民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3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组织工作先进集体,2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4个集体获评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五年来,党员模范不断涌现。2人获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2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2人获评“民革榜样人物”,2人获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当选年度“北京榜样”,2人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2人获评“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获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6人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9人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民革北京市委会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展望未来, 民革北京市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和民革十四大的胜利召开!
(图文由民革北京市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