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曾建刚:见证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9 16:28:27 来源:团结报

讲述人:曾建刚,男,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台盟重庆市委会参政议政处处长、副秘书长(兼)。

二〇二〇年七月,曾建刚赴重庆市巴南区开展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课题调研(左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对于十几年前从公安机关走进台盟机关这片陌生领地、走进多党合作事业这一广阔天地的我来说,与多党合作事业结缘,与台盟事业同发展,进一步增添了我对党的热爱与崇敬之情,也对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充满着热切渴望。

回首在台盟重庆市委会十余年的成长历程,尤其刚来时,自己对多党合作事业、对台盟工作知之甚少,甚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感到一片迷茫。

幸运的是,我赶上了台盟重庆市委会高速发展的好时期。在我刚来到台盟重庆市委会不久,台盟重庆市委会便由工委升格为市委会,这一契机加深了我对多党合作事业、对台盟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2008年台盟重庆市委会成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切身感受到台盟重庆市委会的发展得到台盟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多方面的特殊关爱和热情引导,感受到台盟重庆市委会在此激励下高标准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信心和决心,感受到台盟重庆市委会着力发挥“组织小、声音不小;人数少,作用不少”独特影响力的积极作为。

我时刻铭记领导的嘱托和教诲,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解台盟和多党合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内修外练、实践磨砺等多种途径着力克服自己的“本领恐慌”。在搜集整理盟员前辈的事迹材料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台盟先辈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感受到老一辈台盟人的高尚情操,感受到广大台盟盟员在履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炽热的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耳濡目染的教育启发,日积月累的学习思考,令我逐步了解认识到,民主党派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主体,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台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出参政党应有的作用、体现出新型政党制度应有的效能。

通过参加中央统战部、中央社院和重庆市委统战部的学习培训,通过参与台盟中央和台盟重庆市委会组织开展的参政议政、涉台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会议和活动,以及通过在党派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所见所闻,我见证并感受到,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风景这边独好”的激情澎湃。我为此倍受鼓舞,也多次向我身边的盟员和朋友宣传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针对盟员少、专家缺、基层组织匮乏、整体力量相对较弱的实际,在台盟重庆市委会新老主委的带领下,在广大盟员的配合下,自己和机关同志一道,铭记使命职责,强化责任担当,从台盟工作的一名“门外汉”干起,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及联络服务台胞等工作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为提升和拓展台盟影响力而不懈努力。身处这个伟大时代,亲历并参与充满勃勃生机的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也让我由衷自豪。

在台盟重庆市委会十余载不平凡的岁月中,我还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建立台盟巴南区工委、实现台盟组织政治交接、台盟中央对口重庆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感受到台盟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和涉台工作等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自己和众多台盟人一样充满着骄傲和自豪。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在台盟重庆市委会的工作经历,作为一名普通的盟务工作者,自己虽然仅仅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分内工作,但组织上和盟员们却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尤其令我感动的是,自己到台盟重庆市委会时间不长、资历不深,却被台盟中央评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盟务工作者”。这些荣誉和激励,是我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无比珍贵的留念和感动。

“豪情满怀迎盛会,踔厉奋发向未来。”在即将迎来中共二十大之际,我必将铭记党的恩情,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为台盟事业发展多建功,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伸阅读

2008年3月,经台盟中央批准,台盟重庆市委会正式成立。在对台工作方面,台盟重庆市委会积极联系重庆市台办、重庆市台联等部门,积极征询台商的各类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着力将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落到实处。通过举办在渝台胞新春同乐会、中秋国庆联谊会等活动,参与接待来渝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经贸活动的台湾嘉宾,为广大盟员、台胞、台商增进桑梓情谊搭建平台。此外,还专门邀请有关台湾问题专家到重庆作台情专题讲座,让广大盟员、台胞对两岸关系发展态势、台湾社情民意等有了更客观深入认识。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