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点子上,送到心窝里”
——民革中央助力中医药抗疫发布时间:2020-02-25 11:55:16 来源:团结报
2月11日,应民革湖北省委会请求,按照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的指示,中山博爱基金会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颇见疗效的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鄂州市中医院、黄石市中医院、荆州市中医院,定向捐赠共110万元,用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捐款已于当日到账。
很多人关心,民革中央定向援助的五家医院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效果如何?中医药防治还面临哪些难点、痛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定向支持是雪中送炭”
据了解,民革中央所捐款项,由中山博爱基金会和院方协商,按照当前工作实际,五家医院用于购买中药材及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继续开展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研究。
面临来势汹汹的疫情,上述医院每天中药材的消耗量巨大。以荆州市中医院为例,该院作为当地新冠肺炎防治的定点医院,共有6个隔离病区,95间病房,580余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目前共收住86名新冠肺炎患者,同时还担负着为全市一线工作人员提供防疫中药的重任。每天,仅用于预防的“益气防感合剂”就要生产2.5万瓶,是平时产能的3倍。据统计,自防疫工作启动以来,该院用于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材消耗已达300余万元。
“民革对中医院的定向支持是雪中送炭,送到了点子上,送到了心窝里。”上述医院多位受访者表示,大家有信心也有决心把中医药发扬光大,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医药防治屡屡建功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这一新型病毒的特效药。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中,中医药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革中央定向援助的五家医院,从疫情一开始就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医药也确实发挥了良好效果。
在这次的疫情阻击战中,中医的“治未病”思路得到了彰显,守护着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
荆州市中医院研发的“神仙水”——“益气防感合剂”,以及“不怕五虫害”的“香草袋”,内外结合,帮助该院580余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一个半月高强度的抗疫工作中实现了“零感染”。鄂州市中医院也为该市各区安置点、各部门医护人员及临床病患调配预防方3万多付,服务1万余人次,有效发挥了中医药预防和阻击疫情的作用。
治疗阶段,通过中西医结合救治,截至2月20日,荆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6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61名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71%,其余的患者也在康复过程中。
在受助的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他们在呼二病区试点总共收治50人,出院30人,其中29人接受中药干预治疗。现在呼吸科五个病区所有病人也都在尝试中药辅助治疗,目前中医药介入范围已扩展到19个病区。
被称为黄石“小汤山”医院的黄石市中医医院,主要收治当地的确诊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截至2月20日,累计收治病患数310人,治愈出院136人。该院特成立了中医药治疗小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截至2月19日,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累计确诊148人,全部有中医药参与治疗,症状改善人数累计83人,中医参与治愈出院40人,累计住院16.3天,累计改善患者超过56%,治愈患者接近30%。
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共有来自全国中医药系统的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了4批588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
“我们在这次防治过程中体会很深,老百姓对中医药有种迫切需求,吃了中医药后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根据临床调查,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有90%愿意接受中医药干预,隔离的患者也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
继续为中医药发展鼓与呼
民革中央长期高度关注中医药发展,2019年曾将“中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列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亲自率队赴多地开展调研。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报送的《关于深入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建议》和《关于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等,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多次批示。许多建议内容体现在后续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民革中央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先后通过“党派直通车”、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方式,向中共中央、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报送了系列建议,为中医药更好地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
2月14日,在应勇同志履新湖北省委书记的第二天,民革湖北省委会就通过“党派直通车”的渠道向中共湖北省委提交了建议,并在当天获得应勇同志批示。这是在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发挥多党合作效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针对中医药防治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民革的调研步伐还在继续。在收集多方意见反馈和专题调研基础上,民革湖北省委会进一步提出建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精准的手段让中医药深度参与到救治面,让更多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能够应服尽服、应用尽用;扩大预防用中药参与社区防控的范围,让预防药能够及时进社区进农村;积极谋划购置中药材,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给予扶持,协调畅通渠道,落实采购计划;加强中药材供应、药品加工、运输、储存、分送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价格监督和市场监督等。
面临猖獗的疫魔,越来越多的案例已证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大有可为。民革中央及各级组织,也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为中医药在特殊时期发挥独特作用鼓与呼。(记者周福志 通讯员韩婷)
[ 责任编辑:郭昊天 ]
2月11日,应民革湖北省委会请求,按照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的指示,中山博爱基金会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颇见疗效的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鄂州市中医院、黄石市中医院、荆州市中医院,定向捐赠共110万元,用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捐款已于当日到账。
很多人关心,民革中央定向援助的五家医院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效果如何?中医药防治还面临哪些难点、痛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定向支持是雪中送炭”
据了解,民革中央所捐款项,由中山博爱基金会和院方协商,按照当前工作实际,五家医院用于购买中药材及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继续开展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研究。
面临来势汹汹的疫情,上述医院每天中药材的消耗量巨大。以荆州市中医院为例,该院作为当地新冠肺炎防治的定点医院,共有6个隔离病区,95间病房,580余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目前共收住86名新冠肺炎患者,同时还担负着为全市一线工作人员提供防疫中药的重任。每天,仅用于预防的“益气防感合剂”就要生产2.5万瓶,是平时产能的3倍。据统计,自防疫工作启动以来,该院用于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材消耗已达300余万元。
“民革对中医院的定向支持是雪中送炭,送到了点子上,送到了心窝里。”上述医院多位受访者表示,大家有信心也有决心把中医药发扬光大,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医药防治屡屡建功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这一新型病毒的特效药。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中,中医药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革中央定向援助的五家医院,从疫情一开始就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医药也确实发挥了良好效果。
在这次的疫情阻击战中,中医的“治未病”思路得到了彰显,守护着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
荆州市中医院研发的“神仙水”——“益气防感合剂”,以及“不怕五虫害”的“香草袋”,内外结合,帮助该院580余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一个半月高强度的抗疫工作中实现了“零感染”。鄂州市中医院也为该市各区安置点、各部门医护人员及临床病患调配预防方3万多付,服务1万余人次,有效发挥了中医药预防和阻击疫情的作用。
治疗阶段,通过中西医结合救治,截至2月20日,荆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6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61名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71%,其余的患者也在康复过程中。
在受助的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他们在呼二病区试点总共收治50人,出院30人,其中29人接受中药干预治疗。现在呼吸科五个病区所有病人也都在尝试中药辅助治疗,目前中医药介入范围已扩展到19个病区。
被称为黄石“小汤山”医院的黄石市中医医院,主要收治当地的确诊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截至2月20日,累计收治病患数310人,治愈出院136人。该院特成立了中医药治疗小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截至2月19日,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累计确诊148人,全部有中医药参与治疗,症状改善人数累计83人,中医参与治愈出院40人,累计住院16.3天,累计改善患者超过56%,治愈患者接近30%。
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共有来自全国中医药系统的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了4批588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
“我们在这次防治过程中体会很深,老百姓对中医药有种迫切需求,吃了中医药后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根据临床调查,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有90%愿意接受中医药干预,隔离的患者也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
继续为中医药发展鼓与呼
民革中央长期高度关注中医药发展,2019年曾将“中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列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亲自率队赴多地开展调研。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报送的《关于深入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建议》和《关于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等,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多次批示。许多建议内容体现在后续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民革中央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先后通过“党派直通车”、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方式,向中共中央、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报送了系列建议,为中医药更好地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
2月14日,在应勇同志履新湖北省委书记的第二天,民革湖北省委会就通过“党派直通车”的渠道向中共湖北省委提交了建议,并在当天获得应勇同志批示。这是在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发挥多党合作效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针对中医药防治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民革的调研步伐还在继续。在收集多方意见反馈和专题调研基础上,民革湖北省委会进一步提出建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精准的手段让中医药深度参与到救治面,让更多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能够应服尽服、应用尽用;扩大预防用中药参与社区防控的范围,让预防药能够及时进社区进农村;积极谋划购置中药材,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给予扶持,协调畅通渠道,落实采购计划;加强中药材供应、药品加工、运输、储存、分送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价格监督和市场监督等。
面临猖獗的疫魔,越来越多的案例已证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大有可为。民革中央及各级组织,也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为中医药在特殊时期发挥独特作用鼓与呼。(记者周福志 通讯员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