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好“十四五”履职路 民主党派成员代表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1-03-11 14:27:49 来源:团结网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奋力启航。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

超过7万字、厚达142页的规划纲要草案文本,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的“案头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身为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们对规划纲要草案,有什么认识和思考?对于未来发展,他们有什么期待?不忘合作初心,他们将如何走好“十四五”履职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三新”主线贯穿规划纲要草案全文,鲜明彰显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指标设置体现规划的重点与导向,规划纲要草案列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20项主要指标。对此,代表们给予高度关注。

规划纲要草案在“经济发展”指标中没有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而是强调“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会主委郭乃硕点赞此举说:“这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体现了实事求是、负责任的精神。”

规划纲要草案设置8个约束性指标,7个集中在“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方面,其中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两个约束性指标系首次列入五年规划主要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黄东兵认为,“在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下,仍设置8个约束性指标,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原则。”

20项主要指标中涉及民生福祉的有7项。“民生指标更细化,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郭乃硕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最为关注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部分。他表示,“因为在中国,除了城市就是乡村,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多位代表不约而同地表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副主委、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认为,只有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把科技创新的势能转变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科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要将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重点,进一步增加科研投入,落实相关政策,完善项目评审机制,给予更为全面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指出。

秦顺全代表建议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让创新成果接市场、有效益、暖民心,

以创新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助推高质量发展,确保圆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抢占数字经济先机

规划纲要草案将“加快数字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彰显了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决心。 

“这正是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优势,抢占先机的具体体现。”罗平代表说。在她看来,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实践经验表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能,并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积累经验。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起步很快,势头良好,在多数领域开始形成与先行国家同台竞争、同步领跑的局面,未来在更多的领域存在路线发展的巨大潜力。”畅想未来,罗平代表信心满满。

“期待数字经济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乡村产业里抢新机、出新绩、走新路!”黄东兵代表有着自己的“数字梦”。他认为,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应将数字经济的新空间拓展到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新图景激励接续奋斗

目标纲要草案勾勒出未来5年及15年美好生活的新图景。面向未来,更需接续奋斗。

作为科技部门负责人,罗平代表志在“下好创新先手棋”,结合安徽创新实际,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安徽力量。

蔡继明代表的研究领域是价值和分配理论、城市化和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和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他表示,将带领团队认真完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十四五’时期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路径研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等课题,以实际行动为“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作出贡献。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认为最近有一项工作非常重要,就是抓紧做好村域乡村振兴规划,开展贵州省村域乡村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编制标准研究。”黄东兵代表始终牵挂着家乡贵州的发展。

规划纲要草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一章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

如何在新时代加强参政党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周洪宇认为,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跟党走,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史等,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党为师,全方位加强参政党制度建设,着力建立完善民主党派制度体系;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新渠道新举措。

作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郭乃硕代表对参政党建设有着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为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民主党派要不断提升参政党建设水平,在‘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继续践行‘四新’‘三好’要求。”他许下了一位民主党派成员的承诺。(万李娜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