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 民革十四大代表张宝艳: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
发布时间:2022-11-18 09:35:44 来源:团结网
编者按
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陆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已经做好准备,代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行使光荣使命,他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优秀代表,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发展大局,发挥党派特色优势履职尽责。“团结报团结网”开设栏目,展现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的风采。
在民革党员中,张宝艳的名字和事迹已经耳熟能详。她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宝贝回家”自2007年创建以来,通过“互联网+打拐”新模式,免费帮助寻亲家长寻找他们被拐、走失的孩子,到目前为止,已经促成9000多个家庭重新团聚。今天,“宝贝回家”已拥有全职工作人员20多人、志愿者38万人,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失孤》《亲爱的》等影视作品的原型很多都来自“宝贝回家”的真实案例。前段时间,寻亲家长李静芝、郭刚堂、孙海洋等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如愿以偿找到被拐孩子的故事在网络上得到广泛关注,骨肉团聚、相拥而泣的场景让无数人泪目,这些感人的故事背后,都少不了“宝贝回家”志愿者的身影。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深受观众喜爱,张宝艳作为点评嘉宾每期节目都会和大家见面,节目的素材也多数由“宝贝回家”提供。

2015年,张宝艳(左一)、秦艳友夫妇获得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张宝艳及其团队多年的努力,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张宝艳2016年作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年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7年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代表通道”;201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1年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宝艳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代表通道”。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张宝艳在帮人寻找孩子的同时,还会深入调研,用心思考打拐、防拐问题,就进一步保护儿童和社会弱者的权益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力求在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张宝艳曾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宝贝回家”再无孩子可找,早日“关门大吉”。为此,她积极奔走呼吁,并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张宝艳的相关建议为全国联网的打拐数据库建立、公安部开展第五次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公安部修改失踪儿童立案时间和立案规定(立案时间由失踪24小时立案改为即接即立,立案规定由一般案件上升为刑事案件)起到了推动作用。2015年,由民革吉林省委会和张宝艳共同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力度,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建议》助推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一律追究刑责”的规定,从源头上对拐卖儿童犯罪进行了有效遏制。该建议在当年民革中央开展的民革省级组织参政议政成果评选表彰活动中获评一等奖。
随着国家各项打拐新政的实施和公安机关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持续高压打击,随着我国法治教育的普及和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越来越多的家庭骨肉团圆、重获希望,亲人离散、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也变得少之又少。
开展公益寻亲之外,张宝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承担民革党员、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积极发声。她曾建议将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建议对受到性侵、家暴等侵害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治疗;建议组建公益托管机构,为自闭症、脑瘫、智障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
“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工作、建言献策,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切实履行好参政党成员的职责。”张宝艳说。
[ 责任编辑:闻超 ]
编者按
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陆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已经做好准备,代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行使光荣使命,他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优秀代表,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发展大局,发挥党派特色优势履职尽责。“团结报团结网”开设栏目,展现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的风采。
在民革党员中,张宝艳的名字和事迹已经耳熟能详。她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宝贝回家”自2007年创建以来,通过“互联网+打拐”新模式,免费帮助寻亲家长寻找他们被拐、走失的孩子,到目前为止,已经促成9000多个家庭重新团聚。今天,“宝贝回家”已拥有全职工作人员20多人、志愿者38万人,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失孤》《亲爱的》等影视作品的原型很多都来自“宝贝回家”的真实案例。前段时间,寻亲家长李静芝、郭刚堂、孙海洋等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如愿以偿找到被拐孩子的故事在网络上得到广泛关注,骨肉团聚、相拥而泣的场景让无数人泪目,这些感人的故事背后,都少不了“宝贝回家”志愿者的身影。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深受观众喜爱,张宝艳作为点评嘉宾每期节目都会和大家见面,节目的素材也多数由“宝贝回家”提供。
2015年,张宝艳(左一)、秦艳友夫妇获得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张宝艳及其团队多年的努力,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张宝艳2016年作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年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7年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代表通道”;201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1年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宝艳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代表通道”。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张宝艳在帮人寻找孩子的同时,还会深入调研,用心思考打拐、防拐问题,就进一步保护儿童和社会弱者的权益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力求在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张宝艳曾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宝贝回家”再无孩子可找,早日“关门大吉”。为此,她积极奔走呼吁,并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张宝艳的相关建议为全国联网的打拐数据库建立、公安部开展第五次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公安部修改失踪儿童立案时间和立案规定(立案时间由失踪24小时立案改为即接即立,立案规定由一般案件上升为刑事案件)起到了推动作用。2015年,由民革吉林省委会和张宝艳共同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力度,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建议》助推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一律追究刑责”的规定,从源头上对拐卖儿童犯罪进行了有效遏制。该建议在当年民革中央开展的民革省级组织参政议政成果评选表彰活动中获评一等奖。
随着国家各项打拐新政的实施和公安机关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持续高压打击,随着我国法治教育的普及和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越来越多的家庭骨肉团圆、重获希望,亲人离散、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也变得少之又少。
开展公益寻亲之外,张宝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承担民革党员、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积极发声。她曾建议将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建议对受到性侵、家暴等侵害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治疗;建议组建公益托管机构,为自闭症、脑瘫、智障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
“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工作、建言献策,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切实履行好参政党成员的职责。”张宝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