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 台盟十一大代表王愫怡:在教书育人和建言资政上双岗建功
发布时间:2022-11-30 09:37:18 来源:团结网
编者按
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陆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已经做好准备,代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行使光荣使命,他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优秀代表,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发展大局,发挥党派特色优势履职尽责。“团结报团结网”开设栏目,展现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的风采。
2022年6月,台盟盟员、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副校长王愫怡在为落实“助学帮困”而奔走。“上半年,我通过线上家访,了解到有些学员身患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有些学员失业在家、处境窘迫,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王愫怡将掌握的困难学生情况逐条研究,一方面积极争取上海开放大学的支持来减免学员学费,另一方面和学员所在乡镇联系,解决学员再就业问题。

王愫怡
王愫怡出生在崇明,1999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后,来到了崇明区民本中学,走上了三尺讲台。从事地理教学近20年,王愫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播种着希望。工作以来,王愫怡三次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十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教育期刊和省市级教育刊物,先后荣获“上海市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等荣誉。
在教学一线奉献了全部青春的王愫怡,对教育行业有着赤诚的热爱。2017年,王愫怡担任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瀛通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来到新岗位,教育对象从高中生变成了比自己长了一辈的老年朋友,王愫怡表示,老人的事和孩子的事同等重要,都是关乎未来的事,关乎千家万户的事。“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老有所养’,同样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获’。我想努力做一名老年教育的亲历者、推动者、参与者,把老年朋友最感兴趣的教学课程办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满足老年朋友日益增长的对提高晚年生活品质的需求。”2018年,在接受采访时候,王愫怡说。
如今,王愫怡在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担任副校长,岗位再次发生改变,但他热情依旧。当王愫怡看到崇明区乡村大量劳动力迁移、妇老农业和留守儿童所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时,他急在心里,也记在心上。于是,他深入学校、社区,精心组织“同心守沪,共育未来”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通了家庭教育服务热线,举办家庭教育在线课堂,提供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组织考前公益咨询活动,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云端沙龙活动,并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开展“依法带娃,让家庭教育更有力量”网上论坛。
为了培养崇明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王愫怡组织了崇明区100余名老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题培训。近年来,王愫怡连续多年利用社区假日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开设了“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暑期爱国教育公益讲座和“祖国宝岛台湾”涉台教育公开课,社区居民好评如潮。

王愫怡在崇明区陈家镇党群服务中心为假日学校的学生开设《祖国宝岛台湾》思政教育课。
身为人大代表和台盟盟员,王愫怡十分关注民生工作。在接待选民听取意见时,王愫怡了解到农村居民看病需要另外办理“转诊单”才能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经常导致病情延误这一情况。王愫怡马上提交了“关于取消农村居民就医办理‘转诊单’手续”的建议,积极呼吁简化看病流程,提高医保成效,为村民的“看病难”排忧解难。该建议得到了崇明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经多方努力,在2021年新年伊始,上海市新的医保规定取消了“转诊单”手续,王愫怡第一时间将这好消息反馈给了村民。
近年来,王愫怡撰写台盟中央和台盟上海市委会重点课题调研报告10余篇,提交社情民意20余份,每年提交崇明区人大代表建议3件以上,荣获台盟中央协商议政论坛演讲比赛第一名,多次荣获台盟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台盟上海市委会参政议政突出贡献个人和先进个人。
在社会服务工作上,王愫怡积极参加台盟中央贵州赫章脱贫攻坚任务,为赫章县海雀村的彝族苗族小朋友开设自然地理课堂,带领他们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黄果树瀑布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在赫章县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筹建过程中,台盟上海市委会直属一支部积极响应王愫怡主委的号召,全体盟员捐款捐物,共同助力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顺利落成。王愫怡也获颁台盟中央帮扶项目感谢状,荣获台盟中央“全盟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愫怡参加台盟上海市委会“上海-赫章心连心学生夏令营”,为海雀小学学生开设“喀斯特地貌”自然地理课。
作为台盟十一大代表,王愫怡表示:“作为台盟盟员,我要学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发挥好、运用好台盟盟员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齐心协力开好台盟十一大,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 责任编辑:闻超 ]
编者按
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陆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已经做好准备,代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行使光荣使命,他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优秀代表,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发展大局,发挥党派特色优势履职尽责。“团结报团结网”开设栏目,展现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的风采。
2022年6月,台盟盟员、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副校长王愫怡在为落实“助学帮困”而奔走。“上半年,我通过线上家访,了解到有些学员身患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有些学员失业在家、处境窘迫,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王愫怡将掌握的困难学生情况逐条研究,一方面积极争取上海开放大学的支持来减免学员学费,另一方面和学员所在乡镇联系,解决学员再就业问题。
王愫怡
王愫怡出生在崇明,1999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后,来到了崇明区民本中学,走上了三尺讲台。从事地理教学近20年,王愫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播种着希望。工作以来,王愫怡三次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十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教育期刊和省市级教育刊物,先后荣获“上海市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等荣誉。
在教学一线奉献了全部青春的王愫怡,对教育行业有着赤诚的热爱。2017年,王愫怡担任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瀛通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来到新岗位,教育对象从高中生变成了比自己长了一辈的老年朋友,王愫怡表示,老人的事和孩子的事同等重要,都是关乎未来的事,关乎千家万户的事。“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老有所养’,同样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获’。我想努力做一名老年教育的亲历者、推动者、参与者,把老年朋友最感兴趣的教学课程办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满足老年朋友日益增长的对提高晚年生活品质的需求。”2018年,在接受采访时候,王愫怡说。
如今,王愫怡在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担任副校长,岗位再次发生改变,但他热情依旧。当王愫怡看到崇明区乡村大量劳动力迁移、妇老农业和留守儿童所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时,他急在心里,也记在心上。于是,他深入学校、社区,精心组织“同心守沪,共育未来”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通了家庭教育服务热线,举办家庭教育在线课堂,提供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组织考前公益咨询活动,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云端沙龙活动,并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开展“依法带娃,让家庭教育更有力量”网上论坛。
为了培养崇明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王愫怡组织了崇明区100余名老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题培训。近年来,王愫怡连续多年利用社区假日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开设了“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暑期爱国教育公益讲座和“祖国宝岛台湾”涉台教育公开课,社区居民好评如潮。
王愫怡在崇明区陈家镇党群服务中心为假日学校的学生开设《祖国宝岛台湾》思政教育课。
身为人大代表和台盟盟员,王愫怡十分关注民生工作。在接待选民听取意见时,王愫怡了解到农村居民看病需要另外办理“转诊单”才能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经常导致病情延误这一情况。王愫怡马上提交了“关于取消农村居民就医办理‘转诊单’手续”的建议,积极呼吁简化看病流程,提高医保成效,为村民的“看病难”排忧解难。该建议得到了崇明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经多方努力,在2021年新年伊始,上海市新的医保规定取消了“转诊单”手续,王愫怡第一时间将这好消息反馈给了村民。
近年来,王愫怡撰写台盟中央和台盟上海市委会重点课题调研报告10余篇,提交社情民意20余份,每年提交崇明区人大代表建议3件以上,荣获台盟中央协商议政论坛演讲比赛第一名,多次荣获台盟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台盟上海市委会参政议政突出贡献个人和先进个人。
在社会服务工作上,王愫怡积极参加台盟中央贵州赫章脱贫攻坚任务,为赫章县海雀村的彝族苗族小朋友开设自然地理课堂,带领他们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黄果树瀑布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在赫章县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筹建过程中,台盟上海市委会直属一支部积极响应王愫怡主委的号召,全体盟员捐款捐物,共同助力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顺利落成。王愫怡也获颁台盟中央帮扶项目感谢状,荣获台盟中央“全盟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愫怡参加台盟上海市委会“上海-赫章心连心学生夏令营”,为海雀小学学生开设“喀斯特地貌”自然地理课。
作为台盟十一大代表,王愫怡表示:“作为台盟盟员,我要学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发挥好、运用好台盟盟员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齐心协力开好台盟十一大,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