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记
发布时间:2022-12-05 10:07:18 来源:团结报
姑苏城外(3月于苏州)
三月,耽搁了很久的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会在苏州召开。
苏南郊外添了许多花草和春意。姑苏城外高新区,不似千年古城的风雨故园,满是网红时代清新隽永的灵动和气势。春潮涌动,花丛草地弥漫着青春的甜腻。这时来苏州,满怀重聚的冲动,体验江南的早春,复习久违的山水画境,流连在小桥流水街巷。
苏州没有机场,首选的东航航班在无锡硕放机场降落。从各地来的航班相继降落,画家朋友们用集合的间隙寒暄招呼,念叨一年多分别的惆怅:“又瘦啦,”“看样子挺精神啊,”如同一个个早早地把重彩的花儿画在了脸上,也似江南的太阳留在脸上的一抹抹潮红。那样子真是抒怀,长出了一口气。江南风光清朗,即便有几片云来,也投下一丝柔迷,去衬着中巴车里的阵阵笑声。画家们独有的放声大笑。
住在苏州高新区的清山会议中心。这名字或有些公务,好像缺一些自然的滋养。画家们陆续报到,我趁着晚饭前的空闲,去外面转转。
酒店隐在一处幽静的山谷,背靠林木葱郁的山梁,朝东伸出一条油路,舒展地沟连着山脚下的一湾湖水。斜阳跨过山梁,照在山脚下的彩石湖上。湖水清澈,倒映着架在湖边的廊桥和廊桥上的游人,亮晶晶的,披着金辉,跳跃在碧波中。湖岸平缓,河沙上的草坪透着嫩绿的生机,在夕阳的照耀下,温暖、和平。湖岸向上的缓坡种满果树,当春时节,白的梨花、粉的桃花、嫣红的樱花、海棠,或有许多我不识名的花,团团忽闪,在水中,坡上和空中,姹紫嫣红一坡春色。
在散落岸边的石头上,有画家坐在那里写生。是画山,是画水,画桃花,画海棠。水彩写生,水墨雕栏。我的手机没有画家的笔下意境,也对付着拍下姑苏城外一隅的斑斓色彩,留下匆匆一瞥印下的娴静。画面偶尔会被鸟儿打断,它们同样跳跳地闯进来,啾啾叫下,左顾右盼,期待灌木枝头的和声。日落西山,却把这西坡照耀,唤醒。躲在草稞树洞泥土等等冬眠的还有许多的物种,大大小小的多少族群,不知醒来与否,可加入了这春之声。
姑苏之名气自在它的灵秀。即便是郊外,也尽把大千世界抟在一域。脚力到处,目光所及,不过转瞬片刻,留下春意和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城里的园林景致,拙政园、网狮林、平江路,雕栏玉砌,流水人家,以小见大之所比比皆是。更不用说运河渡口,网罗天下,足见一斑。何等格局,何等胸怀。难怪文人墨客必扰之。
夜降临。在酒店用晚餐,特别选了鲜嫩的春笋,那酸爽滑腻的口味,也把苏南的春味儿留在舌尖。姑苏城外,月落乌啼。眼下不知姑苏城里可还有江枫渔火的去处。
呢喃(3月于北海)
潮汐涌着,差点把我叫醒。挣扎在里面,努力分辨思绪里时空的边界。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想了无数的话要说。空凉的光,像一张灰色的纸,不似梦醒时分压在心头的那颗星,压得太紧,消失,在灰蒙蒙的空。这不像我,自由飞舞的蝶,一直在酒乡,沉醉,在清晨,再尝试。
北部湾洋流潜涌,寂静的海湾在洋流低频声浪的撞击下醒来。三月湿冷,唯裹着赤脚的地毯存一丝暖意。巨大的玻璃窗外,海雾迷蒙,目力可及处,隐约一些小船在海面。小船四周,一些更小的黑点点,或是更小的船,载着赶海的渔人。黑点点围着小船,小船散布在海面,有序,错落,看似海洋作业,极为缓慢的移动。玻璃窗隔断了海面渔船的马达声音。知为劳作,不知何为。也许今天该有太阳,也许阳光下劳作的目标会消失,所以渔人早起,所以海雾遮阳,清冷的浅水才有香螺。
一直没见到太阳。朋友说现在是回南季节。梅雨天,下雨湿,不下雨也湿。言语中羡慕北方的四季分明,不像这里整天湿漉漉。瓷砖地板湿滑腻歪,墙壁到处霉斑,黑黢黢。也奇怪,知道湿气重,这里的建筑外墙依旧涂刷的白色涂料,梅雨的浸淫下,白墙慢慢爬满霉斑,黑黢黢。是妆点了神秘的时代感,崭新的建筑也布满沧桑。
终于来海岸散步。终于出来太阳。懒洋洋,喜洋洋。酒店楼下的泳池一池清水温静,倒映着微风轻拂的棕榈和云朵。微风中吉他声传来,声音击打在沙滩上,砂砾在抖。声音掠过温静的清水,荡起涟漪水波。风依然寒冷。脚踏在海水浸湿的沙滩,软绵绵地托起一团泡沫。也有多少微观的生命在周围,兴奋,抑或挣扎。若有芒果,熟了,落在草坪,滚向沙滩,无所谓兴奋,挣扎。香蕉不会熟落,秋天,或每年此刻都是熟落行程的旁观者。能长到香蕉芒果样子硕大的果实,同是生命循环之过程。亦会有更小的,看不见的同类,在空气中,在海水里,或旁观,或随风而去,遇潮而来。
自在 (三月于南宁)
南宁的夜生活这才开始。吃过米粉,热酸厚纯的汤汁裹着热能在身体里挥发,觉得毛孔有汗渗出,不禁夜里街巷飘忽的蒙蒙雨,打个冷颤。巨大的芒果树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中摇曳,树伞上下忽闪,甩落穗叶和花蕊里的雨水,让我见到黑暗里漫卷在都市的风。如果有雨,怎能无风。沉醉的时候才无风雨。
沉醉给人机会。有兴趣,难得一次盎然。说起棕榈在南方,如同向日葵在北方。一个遮了太阳,把阴凉铺在沙滩的影子里。一个随着骄阳的影子,摇头晃脑地思想。到深夜,只留下沉重的话题和沉醉的朋友。南北风俗不同,聊起来话题很多。从二人转、粤剧谈起,说起艰苦岁月北方的苦,朋友大呼受教育,叹曰:那年月,我们没粮食的时候,没办法,要吃海鲜的。我听了这话,叹叹叹!乖乖滴,我们吃糠咽菜扒树皮,你们吃海鲜,上哪里说理。哈哈,直讲到一个个坐在凳子上瞌睡。胡乱散了。
夜。毛毛雨执着地在庭院里飘。
早晨起来,小客车上飘落了一层金绿色芒果花叶。我大喜说,这是周末彩车呦。朋友歉意,不想一夜停在外面,落了这么多芒果,却花了车。我说挺喜欢。这样待客天意,芒果花叶也是礼呀。
想起老师说的话,有无量自在。(赵澍)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姑苏城外(3月于苏州)
三月,耽搁了很久的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会在苏州召开。
苏南郊外添了许多花草和春意。姑苏城外高新区,不似千年古城的风雨故园,满是网红时代清新隽永的灵动和气势。春潮涌动,花丛草地弥漫着青春的甜腻。这时来苏州,满怀重聚的冲动,体验江南的早春,复习久违的山水画境,流连在小桥流水街巷。
苏州没有机场,首选的东航航班在无锡硕放机场降落。从各地来的航班相继降落,画家朋友们用集合的间隙寒暄招呼,念叨一年多分别的惆怅:“又瘦啦,”“看样子挺精神啊,”如同一个个早早地把重彩的花儿画在了脸上,也似江南的太阳留在脸上的一抹抹潮红。那样子真是抒怀,长出了一口气。江南风光清朗,即便有几片云来,也投下一丝柔迷,去衬着中巴车里的阵阵笑声。画家们独有的放声大笑。
住在苏州高新区的清山会议中心。这名字或有些公务,好像缺一些自然的滋养。画家们陆续报到,我趁着晚饭前的空闲,去外面转转。
酒店隐在一处幽静的山谷,背靠林木葱郁的山梁,朝东伸出一条油路,舒展地沟连着山脚下的一湾湖水。斜阳跨过山梁,照在山脚下的彩石湖上。湖水清澈,倒映着架在湖边的廊桥和廊桥上的游人,亮晶晶的,披着金辉,跳跃在碧波中。湖岸平缓,河沙上的草坪透着嫩绿的生机,在夕阳的照耀下,温暖、和平。湖岸向上的缓坡种满果树,当春时节,白的梨花、粉的桃花、嫣红的樱花、海棠,或有许多我不识名的花,团团忽闪,在水中,坡上和空中,姹紫嫣红一坡春色。
在散落岸边的石头上,有画家坐在那里写生。是画山,是画水,画桃花,画海棠。水彩写生,水墨雕栏。我的手机没有画家的笔下意境,也对付着拍下姑苏城外一隅的斑斓色彩,留下匆匆一瞥印下的娴静。画面偶尔会被鸟儿打断,它们同样跳跳地闯进来,啾啾叫下,左顾右盼,期待灌木枝头的和声。日落西山,却把这西坡照耀,唤醒。躲在草稞树洞泥土等等冬眠的还有许多的物种,大大小小的多少族群,不知醒来与否,可加入了这春之声。
姑苏之名气自在它的灵秀。即便是郊外,也尽把大千世界抟在一域。脚力到处,目光所及,不过转瞬片刻,留下春意和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城里的园林景致,拙政园、网狮林、平江路,雕栏玉砌,流水人家,以小见大之所比比皆是。更不用说运河渡口,网罗天下,足见一斑。何等格局,何等胸怀。难怪文人墨客必扰之。
夜降临。在酒店用晚餐,特别选了鲜嫩的春笋,那酸爽滑腻的口味,也把苏南的春味儿留在舌尖。姑苏城外,月落乌啼。眼下不知姑苏城里可还有江枫渔火的去处。
呢喃(3月于北海)
潮汐涌着,差点把我叫醒。挣扎在里面,努力分辨思绪里时空的边界。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想了无数的话要说。空凉的光,像一张灰色的纸,不似梦醒时分压在心头的那颗星,压得太紧,消失,在灰蒙蒙的空。这不像我,自由飞舞的蝶,一直在酒乡,沉醉,在清晨,再尝试。
北部湾洋流潜涌,寂静的海湾在洋流低频声浪的撞击下醒来。三月湿冷,唯裹着赤脚的地毯存一丝暖意。巨大的玻璃窗外,海雾迷蒙,目力可及处,隐约一些小船在海面。小船四周,一些更小的黑点点,或是更小的船,载着赶海的渔人。黑点点围着小船,小船散布在海面,有序,错落,看似海洋作业,极为缓慢的移动。玻璃窗隔断了海面渔船的马达声音。知为劳作,不知何为。也许今天该有太阳,也许阳光下劳作的目标会消失,所以渔人早起,所以海雾遮阳,清冷的浅水才有香螺。
一直没见到太阳。朋友说现在是回南季节。梅雨天,下雨湿,不下雨也湿。言语中羡慕北方的四季分明,不像这里整天湿漉漉。瓷砖地板湿滑腻歪,墙壁到处霉斑,黑黢黢。也奇怪,知道湿气重,这里的建筑外墙依旧涂刷的白色涂料,梅雨的浸淫下,白墙慢慢爬满霉斑,黑黢黢。是妆点了神秘的时代感,崭新的建筑也布满沧桑。
终于来海岸散步。终于出来太阳。懒洋洋,喜洋洋。酒店楼下的泳池一池清水温静,倒映着微风轻拂的棕榈和云朵。微风中吉他声传来,声音击打在沙滩上,砂砾在抖。声音掠过温静的清水,荡起涟漪水波。风依然寒冷。脚踏在海水浸湿的沙滩,软绵绵地托起一团泡沫。也有多少微观的生命在周围,兴奋,抑或挣扎。若有芒果,熟了,落在草坪,滚向沙滩,无所谓兴奋,挣扎。香蕉不会熟落,秋天,或每年此刻都是熟落行程的旁观者。能长到香蕉芒果样子硕大的果实,同是生命循环之过程。亦会有更小的,看不见的同类,在空气中,在海水里,或旁观,或随风而去,遇潮而来。
自在 (三月于南宁)
南宁的夜生活这才开始。吃过米粉,热酸厚纯的汤汁裹着热能在身体里挥发,觉得毛孔有汗渗出,不禁夜里街巷飘忽的蒙蒙雨,打个冷颤。巨大的芒果树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中摇曳,树伞上下忽闪,甩落穗叶和花蕊里的雨水,让我见到黑暗里漫卷在都市的风。如果有雨,怎能无风。沉醉的时候才无风雨。
沉醉给人机会。有兴趣,难得一次盎然。说起棕榈在南方,如同向日葵在北方。一个遮了太阳,把阴凉铺在沙滩的影子里。一个随着骄阳的影子,摇头晃脑地思想。到深夜,只留下沉重的话题和沉醉的朋友。南北风俗不同,聊起来话题很多。从二人转、粤剧谈起,说起艰苦岁月北方的苦,朋友大呼受教育,叹曰:那年月,我们没粮食的时候,没办法,要吃海鲜的。我听了这话,叹叹叹!乖乖滴,我们吃糠咽菜扒树皮,你们吃海鲜,上哪里说理。哈哈,直讲到一个个坐在凳子上瞌睡。胡乱散了。
夜。毛毛雨执着地在庭院里飘。
早晨起来,小客车上飘落了一层金绿色芒果花叶。我大喜说,这是周末彩车呦。朋友歉意,不想一夜停在外面,落了这么多芒果,却花了车。我说挺喜欢。这样待客天意,芒果花叶也是礼呀。
想起老师说的话,有无量自在。(赵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