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图  >  

团结读书会 |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5 10:15:36 来源:团结网

本期团结读书会

【领读人】罗金丁,中共百色市委党校副校长。

【市委会共读】民革百色市委会

主委致辞

民革百色市委会主委鄢永库

本次“书香民革品读经典——团结读书会”活动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参与举办本次团结读书会,旨在通过品读经典,深刻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到治国理政、下至百姓生活,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成为推动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基本、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绵延流长、生生不息,从不曾中断,而且不断丰富、不断创新。近代以来,在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一批时代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命题。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关于“人民”的精彩论述有很多,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并逐步发展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希望通过本次品读经典活动,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正确树立新时代“人民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发挥民革特色和优势,切实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贡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罗金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百年建党创造辉煌成就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亮的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的鲜明态度,再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价值取向,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人民情怀。

坚持人民至上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呢?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根本政治属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调研扶贫工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

坚持人民主体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因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障。在新时代,要把人民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好、继续发挥好。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管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每一次成功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才能永葆活动和动力,才能行稳致远。必须摆正与人民的关系。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从内心深处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觉拜人民为师。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走向成功,创造出更大的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共享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情,让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才能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依靠发展。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还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体现出来,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展示出来。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现实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牢记和践行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前进道路上,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共同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市委会共读

1983年,民革百色支部成立;1989年,民革百色市(县级)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县级百色市历经四届委员会,2006年成立民革百色市筹备委员会,2010年选举产生民革百色市第一届委员会。2016年2月,选举产生民革百色市第二届委员会。

2021年3月,选举产生民革百色市第三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4名,常委9名,委员19名。主委鄢永库,专职副主委万崇远,副主委覃曼东、张泽丰、潘隆春,秘书长王大理。

截至2021年3月,百色民革有12个支部,共计党员208名,其中男性党员156人,女性党员52人,平均年龄49岁。博士学历6人,研究生学历25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3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74人。

30多年来,百色民革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重大政治风浪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中共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中共百色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促进百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习感悟

民革党员廖英良:用行动实践合作初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会安定太平、长盛久安;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则会走向失败和灭亡。无论任何时候,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回顾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并永葆生机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木帆船划出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着眼当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从“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的出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民接种新冠疫苗,这些都是对“一切为了人民”诺言的践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百姓、为民服务。

展望未来,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造福百姓为最大政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对人民的承诺。

民革党员黄安:坚持与时俱进参政为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一大批心系百姓、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贫困潦倒中心系人民,在战火硝烟中心忧人民,在身居权位时体恤人民。他们留给后世德行教育和思想熏陶,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为民”情怀。

为官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实现,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字字句句体现着“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的宗旨。为民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杜甫,大半辈子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用诗句展现了博大深厚的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要胸怀博大的爱国爱民情怀,要为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作出努力,这就是“为民”。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本领,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体现出民主党派与时俱进、参政为民的理念。

简言之,只要坚持“把民生责任扛在肩上,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这个初心不变,所做的点滴小事,皆是“为民”。

民革党员曾丽梅:扎根乡土视村如家

怎样为民,不仅要秉持“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凡有利于民者,为之无不力”的情怀,更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百姓角度看问题、作决策,多听听群众真心话,多看看群众的身边事,看见“民之所忧”、读懂“民之所盼”、解决“民之所忧”,谋民之所利,苦干实干,善作善成。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素养和扎根于乡土的情怀、视乡村如家的归属感,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纪,以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和困难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己任,要俯下身、扎下根,脚上多沾泥土,多走“土路”、多讲“土话”、多干“土活”,多到群众家中问问,多到田间地头探探。多和群众坐一条凳子拉家常,倾听他们的酸甜苦辣,与他们坦诚交流,做他们的“贴心人”,认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深入了解他们最关心、最关切的事情,而不是“蜻蜓点水”“滥竽充数”的做做样子,要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群众之事无小事,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要务,工作中少摆“花架子”,多想“金点子”,主动出击,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重点、痛点、难点、堵点,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认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对群众的需求要感同身受,对群众的生活要经常嘘寒问暖。不仅要做乡亲们心中的“村里人”,更要做乡亲们眼里的“有心人”。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