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谈“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发布时间:2022-12-23 09:17:00 来源:团结报

本期嘉宾 黎 琳 民革广西区委会副主委 民革南宁市委会主委 南宁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陈文华 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 民盟新余市委会主委 新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沈金强 民建中央副主席 民建重庆市委会主委

钱振明 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 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一,并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心声。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记 者: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您认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有何重要意义?
黎 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能够更有力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陈文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征程中,我们推进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成就;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丰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复兴。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统筹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能够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使人民的精神享受得到极大满足,焕发民族自豪感和获得感,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能够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沈金强: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体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其意义首先体现在实现主体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精神世界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神世界的创造才有源头活水,才有受众体,才更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其次体现在实现的内容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是中华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民群众的立身之基,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再次体现在实现的途径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钱振明:现代化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涉及人类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所有领域的变化,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深刻变革,而且包括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本国历史、现实和现代化所处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局限于物质富裕,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不仅要有一个强大的、有权威的政党掌舵领航,即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且要通过意识形态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记 者:精神富有首先体现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精神富有的重要前提。中共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章节中提出五点内容,分别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于推进文化自信,您有何感受与思考?
黎 琳: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方向决定道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民族精神家园,指导人民精神生活,自觉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发展建设等的部署安排,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凝聚力,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共识;二是要加强哲学社科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思想理论话语表达方式,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陈文华:作为新余市政府分管文化领域的负责人,我认为在新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更为现实的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更加自觉的文化自强意识,要有更加科学的文化治理水平,还要有更加综合的文化创新能力。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动能。我们要以新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撑,提升文化生产能力,实现文化资源的符号化、场景化、故事化的转化,创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进一步发挥和拓展自身功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沈金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产业的成果,除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外,一部分也会转化为公共产品,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的兴旺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化事业的繁荣也能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各类优秀文化创作会不断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兴旺的源泉。只有文化“两业”兴旺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力量,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种媒介,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作品问世,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明。
钱振明:人只要存在,总是有价值追求,不仅需要一个满足欲望的物质世界,更需要一个彰显其价值理想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解决理想缺失、自信不足、精神懈怠等精神世界受到侵蚀的问题,必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形成价值共识,凝聚人心,不仅能使人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起来,也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驱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国家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建设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举措。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民主党派大有可为
记 者:您认为,民主党派可以如何发挥优势,助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黎 琳:一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智力密集优势。各民主党派汇集大量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对于开展文化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筛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合适命题,组织成员深入调研,做好建言资政的工作。二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文艺专业特长。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在科教兴国和文化建设第一线,生产和传播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精品。三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作用。民主党派成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他们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对宣传提升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例如,近年来,广西部分地市民革组织与台湾宜兰县参观团开展杨廷理历史研究,与台湾花莲县开展文化联谊交流等。
陈文华:要发挥好民主党派三大优势:一是发挥政治优势。民主党派始终铸牢“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政治生命线,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战斗,集聚成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磅礴力量。二是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倾听群众实话,了解群众需求,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三是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在开发智力、传播知识、繁荣文化上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注重三项结合:一是注重建言献策,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参政议政相结合,树立敏锐的民生触角,深入群众,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二是注重民主协商,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加强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汇集各方智慧。三是注重为民服务,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建文艺、科技等服务团队,构建同心服务基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沈金强: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助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民主党派责无旁贷。民主党派在许多领域都有一些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主党派成员除了在资政建言的“会场”上“动脑”献计,为文化“两业”繁荣发展出实招、献良策,也要在文化建设的“战场”上动手出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民主党派还有着各自的界别优势和党派特色,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和特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当先锋、争做表率,团结并影响周边的群众,共同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凝心聚力的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钱振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具有代表性人士涉及领域多、专业聚集性强、行业内影响力大等特点,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诸多挑战,可以发挥凝聚社会共识作用。我们要强化对民主党派中行业代表的思想理论引领,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社会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民主党派还聚集了大量的文化领域的精英人才。例如,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参政党,拥有一批优秀的教育和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传媒领域的专业人士,理论阐释、言传身教、新闻写作、艺术创作、媒体传播等是我们可以利用、善于利用的形式和手段,应成为意识形态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蒋天羚)
[ 责任编辑:闻超 ]
本期嘉宾 黎 琳 民革广西区委会副主委 民革南宁市委会主委 南宁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陈文华 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 民盟新余市委会主委 新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沈金强 民建中央副主席 民建重庆市委会主委
钱振明 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 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一,并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心声。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记 者: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您认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有何重要意义?
黎 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能够更有力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陈文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征程中,我们推进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成就;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丰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复兴。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统筹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能够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使人民的精神享受得到极大满足,焕发民族自豪感和获得感,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能够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沈金强: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体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其意义首先体现在实现主体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精神世界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神世界的创造才有源头活水,才有受众体,才更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其次体现在实现的内容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是中华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民群众的立身之基,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再次体现在实现的途径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钱振明:现代化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涉及人类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所有领域的变化,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深刻变革,而且包括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本国历史、现实和现代化所处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局限于物质富裕,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不仅要有一个强大的、有权威的政党掌舵领航,即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且要通过意识形态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记 者:精神富有首先体现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精神富有的重要前提。中共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章节中提出五点内容,分别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于推进文化自信,您有何感受与思考?
黎 琳: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方向决定道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民族精神家园,指导人民精神生活,自觉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发展建设等的部署安排,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凝聚力,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共识;二是要加强哲学社科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思想理论话语表达方式,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陈文华:作为新余市政府分管文化领域的负责人,我认为在新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更为现实的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更加自觉的文化自强意识,要有更加科学的文化治理水平,还要有更加综合的文化创新能力。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动能。我们要以新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撑,提升文化生产能力,实现文化资源的符号化、场景化、故事化的转化,创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进一步发挥和拓展自身功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沈金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产业的成果,除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外,一部分也会转化为公共产品,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的兴旺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化事业的繁荣也能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各类优秀文化创作会不断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兴旺的源泉。只有文化“两业”兴旺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力量,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种媒介,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作品问世,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明。
钱振明:人只要存在,总是有价值追求,不仅需要一个满足欲望的物质世界,更需要一个彰显其价值理想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解决理想缺失、自信不足、精神懈怠等精神世界受到侵蚀的问题,必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形成价值共识,凝聚人心,不仅能使人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起来,也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驱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国家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建设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举措。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民主党派大有可为
记 者:您认为,民主党派可以如何发挥优势,助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黎 琳:一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智力密集优势。各民主党派汇集大量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对于开展文化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筛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合适命题,组织成员深入调研,做好建言资政的工作。二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文艺专业特长。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在科教兴国和文化建设第一线,生产和传播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精品。三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作用。民主党派成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他们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对宣传提升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例如,近年来,广西部分地市民革组织与台湾宜兰县参观团开展杨廷理历史研究,与台湾花莲县开展文化联谊交流等。
陈文华:要发挥好民主党派三大优势:一是发挥政治优势。民主党派始终铸牢“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政治生命线,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战斗,集聚成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磅礴力量。二是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倾听群众实话,了解群众需求,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三是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在开发智力、传播知识、繁荣文化上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注重三项结合:一是注重建言献策,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参政议政相结合,树立敏锐的民生触角,深入群众,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二是注重民主协商,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加强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汇集各方智慧。三是注重为民服务,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建文艺、科技等服务团队,构建同心服务基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沈金强: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助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民主党派责无旁贷。民主党派在许多领域都有一些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主党派成员除了在资政建言的“会场”上“动脑”献计,为文化“两业”繁荣发展出实招、献良策,也要在文化建设的“战场”上动手出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民主党派还有着各自的界别优势和党派特色,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和特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当先锋、争做表率,团结并影响周边的群众,共同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凝心聚力的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钱振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具有代表性人士涉及领域多、专业聚集性强、行业内影响力大等特点,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诸多挑战,可以发挥凝聚社会共识作用。我们要强化对民主党派中行业代表的思想理论引领,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社会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民主党派还聚集了大量的文化领域的精英人才。例如,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参政党,拥有一批优秀的教育和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传媒领域的专业人士,理论阐释、言传身教、新闻写作、艺术创作、媒体传播等是我们可以利用、善于利用的形式和手段,应成为意识形态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蒋天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