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连线  >  

民建徐州市委会铜山区总支一支部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调研暨“两学一走”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26 13:47:57 来源:徐州民建微信公众号

12月13日,民建徐州市委会铜山区总支一支部赴铜山区柳泉镇北村和伊庄镇马集村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调研暨“两学一走”学习活动。铜山区总支一支部9名会员参加活动。

会员们首先来到铜山区柳泉镇北村,北村位于徐州市北郊25公里处,风景秀丽、文化厚重、生态良好、产业明晰。近年来,北村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这个“最大目标”,狠抓落实、勇求突破,趟出了一条“举绿色生态之旗、走产业发展之路、供优质高端产品、创乡村旅游福地”的乡村振兴之路,短短五年时间实现了从“万难”变“皖南”的蝶变,曾经的“脏乱差”穷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高颜值”明星村,在乡村振兴江苏样板徐州率先突破中创造了“北村经验”。 

随后,会员们来到位于柳泉镇微山湖畔的红色教育基地——向阳渠。向阳渠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70年,先后建成123华里长的一、二干渠。整个工程包括:中型翻水站5座、大渡槽5座、桥涵闸369处、隧洞5个,架设高压线25公里。向阳渠水利工程于1976年竣工,与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齐名于全国。向阳渠作为“平原梯级河网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上乘精品之作。向阳渠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建筑艺术价值外,还有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展示了那个时代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是那个年代“农业学大寨”的产物,是“战天斗地”的见证,是人民公社后期留存下来不可多得的大型文物,当然也曾灌溉过千亩良田,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当地的一些用水问题。向阳渠传承着那个时代的大精神、建筑的震撼和文化的永恒,起着时代见证的作用。

最后,会员们来到伊庄镇马集村,这里依山傍水,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并且以三月观杏花、五月采杏果为契机,旅游产业已有雏形,但村庄环境及旅游体验还略显不足,去年以来,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深入实施了特色田园乡村景观提升工程,以尊重村庄自然肌理与特色为原则,合理利用地形,借水造景,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树、不拆房,凸显乡村特色风貌,多栽乡土树种和花卉,见缝插针栽植桂花、红枫、红花紫薇、紫荆等花灌木;大量栽植月季、蔷薇、紫藤等爬墙植物;对村庄墙体进行适当改造及修复提升,使农村更像农村,把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展现马集村乡村特色深度体验自然风光的休闲观光场地。 

北村核心区游览线景观提升、向阳渠三十八孔桥园和马集村景观绿化均由铜山区总支一支部副主委闻德胜负责的徐州润林园林绿化公司打造,三个项目多次作为市、区乡村振兴考察现场观摩点,工程质量及景观效果得到一致好评。

民建铜山区总支一支部精心策划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支部的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履职能力,助力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学习,会员们纷纷表示,要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奋发有为中践行使命担当;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履职尽责,献良策、出实招,不断巩固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民建力量。(洪维、闻德胜)

[ 责任编辑:闻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