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  

以清廉建设推动民主党派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7 09:55:23 来源:团结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在理论上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在实践中寄予民主党派“四新”“三好”要求,并为其履行职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治氛围,推动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期望各民主党派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将“作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五大建设”布局,明确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中要“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要求政协委员“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推动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党内外监察对象全覆盖,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新时代新要求看,推进党派清廉建设意义重大。

一、推进党派清廉建设是我国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风廉政建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驰而不息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反腐败不分党内党外,只要掌握权力,就有腐败的风险和可能性。随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颁布、修订,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越来越多的民主党派成员在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任职,不少还在领导岗位担任正职,掌握着职位赋予的公权力。同时,大量民主党派成员通过政治安排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掌握着影响政策决策的权力。近年来,少数党外人士因为宗旨观念淡薄、廉洁意识不强、权力观扭曲,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尽管从量上看,党外人士在腐败案件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外人士是腐败的绝缘体。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败高压态势下,如何提高党外人士特别是党外干部廉洁意识,引导党外人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显得尤为迫切。

二、推进党派清廉建设是发展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推动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是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目标。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我国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多党合作制度格局中的民主党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共产党高度注重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中共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相比,各民主党派的清廉建设明显滞后。从参政党与执政党共同进步、良性互动的角度出发,民主党派迫切需要加强清廉建设。各民主党派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清廉建设制度体系,才能跟上执政党的步伐,展现参政党的新面貌,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因此,推进党派清廉建设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推进党派清廉建设是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积极推进清廉建设是民主党派保持肌体健康、加强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从各民主党派的章程看,基本都有清廉方面的要求。例如在民革章程中,将“在本职工作中,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作为党员的基本义务,将“教育和监督党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为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将“清正廉洁”作为担任本党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成员身份、价值取向多元化,加入党派的动机更趋多样和复杂化,加入党派以后的行为选择具有多种不确定性,进而带来民主党派组织整体发展的不确定性。而推动党派清廉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民主党派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制度建设水平,有利于增强民主党派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自身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推动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

(作者:曹伟,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 责任编辑:闻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