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带”轻轻飘扬
——民盟上海市委会用爱重塑社区矫正人员发布时间:2023-01-11 09:07:05 来源:团结报
2022年12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的会议室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黄丝带’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项目已累计帮教了137位对象,这是一场接力赛,我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感化生命!”上海民盟志愿者服务总队与浦东新区司法社区矫正管理局正在举行2022年度“黄丝带”帮教经验交流暨解矫对象欢送会。
“走在人生的岔路口,我自己都不知道接下去怎么走,真的没有想到,吴琴警官和民盟志愿者老师没有放弃我。”“我要感谢老师们陪伴我成长,帮助我蜕变,用爱为我重塑人生的可能。”会议现场,几位已经解矫的对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议后,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每年约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社区矫正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与日俱增。这一年,民盟上海市委会探索将“黄丝带”帮教行动从监狱矫正转换到社区矫正,并首创“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模式,即由1名律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爱心盟员成为一组,共同帮扶1名社区矫正对象。2021年12月17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民盟上海市委会《“黄丝带”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纠正行动》被评为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受到表彰。
在去年12月的这场解矫对象欢送会上,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孙玉向民盟上海市委会赠送了锦旗,感谢民盟上海市委会长期支持和参与浦东的社区矫正工作。
“民盟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在法律、教育、心理、医疗等方面的专业性,为刚性的刑罚添上一抹温柔的底色,在感化矫正对象,特别是因材施教、问题导向,帮助矫正对象打开心结、重新融入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双方要继续坚定帮教合作信心,形成工作合力,润物无声地开展好教育对象、转化对象的工作。”孙玉说。
根据帮教对象的特点量身定制矫正方案,全方位帮扶,是“三师助一”黄丝带帮教的重要特色。
2022年年初的一场精彩人工智能现场演示,如一缕阳光照亮了青年小张的心。
本次帮教对象小张,高三时已收到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 却因参与聚众斗殴被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从而失去了留学机会。在社区服刑期间,小张不听从训诫,不服从相关管理要求,与母亲多次发生语言冲突,并离家出走一次,经矫正民警推荐,小张的母亲找到了“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团队寻求帮助。
首次见面矫正会,小张就对“三师助一”团队打开了心扉。原来,小张在校时一直品学兼优,高中里的一次学校突发事件让小张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当时认为母亲有所顾虑,没有站在我的立场处理这件事情,从此就与母亲关系疏离了。”走上叛逆之路的小张最终因寻衅滋事被判社区服刑。虽因犯错失去了留学机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上大学的理想,接受管教期间,还在继续学习准备参加来年春季高考。“但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行业,我也感到迷茫。”小张说。
了解到小张的情况之后,阳光矫正团队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组长陈曦带领成员设计了针对性矫正方案助力小张完成学业。在第二次矫正活动时,团队针对他学习压力的问题,邀请了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范润华向他介绍现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未来学科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师孙依婷为其缓解备考压力,最后小组成员为其在学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
2022年1月,小张春季高考刚结束,陈曦就立马联系钛虎科技为小张开展阳光矫正实践活动。活动现场,阳光矫正团队成员带着小张与钛虎科技研发团队就人工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和元宇宙等前沿科技进行了互动交流。
钛虎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还向帮教对象小张赠送了机器人模型,鼓励小张大学专业朝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方面发展,并欢迎他随时到公司交流与实践。“我也希望能走到科研一线,研究核心的科研技术,设计更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来回报社会。”小张说。
现场的盟员志愿者老师纷纷鼓励小张,要以这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丰富阅历,开拓自己的眼界,做个心有热爱的有为青年。
近年来,民盟上海市委会“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共帮扶10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为他们铺好回归社会的路。
民盟上海市委会秘书长费俭说:“‘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司法部门与民盟上海市委会9年来的通力合作,是200余名盟员志愿者与许许多多帮教警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更饱含着市区两级司法局支持和信任,令人感动。接下来,民盟上海市委会将继续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推进‘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以及社区矫正工作行稳致远。”(蒋天羚)
[ 责任编辑:闻超 ]
2022年12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的会议室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黄丝带’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项目已累计帮教了137位对象,这是一场接力赛,我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感化生命!”上海民盟志愿者服务总队与浦东新区司法社区矫正管理局正在举行2022年度“黄丝带”帮教经验交流暨解矫对象欢送会。
“走在人生的岔路口,我自己都不知道接下去怎么走,真的没有想到,吴琴警官和民盟志愿者老师没有放弃我。”“我要感谢老师们陪伴我成长,帮助我蜕变,用爱为我重塑人生的可能。”会议现场,几位已经解矫的对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议后,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每年约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社区矫正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与日俱增。这一年,民盟上海市委会探索将“黄丝带”帮教行动从监狱矫正转换到社区矫正,并首创“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模式,即由1名律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爱心盟员成为一组,共同帮扶1名社区矫正对象。2021年12月17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民盟上海市委会《“黄丝带”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纠正行动》被评为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受到表彰。
在去年12月的这场解矫对象欢送会上,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孙玉向民盟上海市委会赠送了锦旗,感谢民盟上海市委会长期支持和参与浦东的社区矫正工作。
“民盟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在法律、教育、心理、医疗等方面的专业性,为刚性的刑罚添上一抹温柔的底色,在感化矫正对象,特别是因材施教、问题导向,帮助矫正对象打开心结、重新融入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双方要继续坚定帮教合作信心,形成工作合力,润物无声地开展好教育对象、转化对象的工作。”孙玉说。
根据帮教对象的特点量身定制矫正方案,全方位帮扶,是“三师助一”黄丝带帮教的重要特色。
2022年年初的一场精彩人工智能现场演示,如一缕阳光照亮了青年小张的心。
本次帮教对象小张,高三时已收到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 却因参与聚众斗殴被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从而失去了留学机会。在社区服刑期间,小张不听从训诫,不服从相关管理要求,与母亲多次发生语言冲突,并离家出走一次,经矫正民警推荐,小张的母亲找到了“三师助一”社区阳光矫正团队寻求帮助。
首次见面矫正会,小张就对“三师助一”团队打开了心扉。原来,小张在校时一直品学兼优,高中里的一次学校突发事件让小张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当时认为母亲有所顾虑,没有站在我的立场处理这件事情,从此就与母亲关系疏离了。”走上叛逆之路的小张最终因寻衅滋事被判社区服刑。虽因犯错失去了留学机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上大学的理想,接受管教期间,还在继续学习准备参加来年春季高考。“但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行业,我也感到迷茫。”小张说。
了解到小张的情况之后,阳光矫正团队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组长陈曦带领成员设计了针对性矫正方案助力小张完成学业。在第二次矫正活动时,团队针对他学习压力的问题,邀请了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范润华向他介绍现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未来学科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师孙依婷为其缓解备考压力,最后小组成员为其在学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
2022年1月,小张春季高考刚结束,陈曦就立马联系钛虎科技为小张开展阳光矫正实践活动。活动现场,阳光矫正团队成员带着小张与钛虎科技研发团队就人工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和元宇宙等前沿科技进行了互动交流。
钛虎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还向帮教对象小张赠送了机器人模型,鼓励小张大学专业朝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方面发展,并欢迎他随时到公司交流与实践。“我也希望能走到科研一线,研究核心的科研技术,设计更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来回报社会。”小张说。
现场的盟员志愿者老师纷纷鼓励小张,要以这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丰富阅历,开拓自己的眼界,做个心有热爱的有为青年。
近年来,民盟上海市委会“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共帮扶10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为他们铺好回归社会的路。
民盟上海市委会秘书长费俭说:“‘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司法部门与民盟上海市委会9年来的通力合作,是200余名盟员志愿者与许许多多帮教警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更饱含着市区两级司法局支持和信任,令人感动。接下来,民盟上海市委会将继续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推进‘黄丝带’三师助一项目以及社区矫正工作行稳致远。”(蒋天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