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布时间:2023-02-16 09:41:57 来源:团结报
本期嘉宾

于干千 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 红河学院院长

孔维林 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刘 泓 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

袁林旺 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其中,最后一个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围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要求,记者采访了4位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记 者:您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于干千:我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目标的人民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主体。
“新”在结构要素的系统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五大文明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新”在合作共赢的开放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国内资源、依靠自身力量,以和平为取向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发展机会,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新”在世界愿景的统一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中国国情,又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实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体现“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的文明形态。
孔维林:同于干千主委观点类似,我也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本性”,“新”在体现了“五位一体”文明形态发展的“协同性”。
此外,我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还“新”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先进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内涵。
“新”在体现了对世界文明的共生“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和平发展、共同进步,为世界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进融通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在其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大众,在充分吸纳包括历史上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拓宽了人类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刘 泓: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下的文明创造。从文明价值取向上看,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现代化模式追求的是以资本为中心、贫富两极分化、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以及对外扩张掠夺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甚至使得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世界陷入了诸多的文明困境。
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相协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面性、系统性。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推动了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模式。
袁林旺:人类文明新形态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脉,是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全新的文明理念和共同价值观,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文明。其“新”主要体现在“中华文明之新”。源自西方土壤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当代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也是构建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生变量。
“新”体现在“社会主义之新”。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不断试错检验之后,最终在中国大地上修成正果。这标志着与西方文明异质的中华文明迎来发展新境地,体现了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和新特质。
“新”还体现在“现代文明之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率先开启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逐步显现出诸多弊端。中国则融合中外之长探索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成功实现了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
在同行共进中开创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记 者:您如何理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于干千: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铺展了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创造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现实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相互贯通、相生相成、同行共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发展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规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品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蕴含着不同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内在文明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五种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孔维林:个人认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犹如大地和禾苗、母亲与孩子、树根与枝干,体现了本源和表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形态的基础,文明形态是现代化水平状况的现实表达。每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自己决定,反映自己独有的文明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础之上创造和内生出来,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延续性和阶段性特点。作为人类文明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自然蕴含人类文明发展新动因。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时俱进,在每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了不同的时代内涵,放大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外延。
最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历史发展提供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所独有,经验和启示往往将超越一国一地而具有世界意义与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证明了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文明可以互学互鉴、互促共进。中国共产党倡导和践行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科学,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
刘 泓:中国式现代化在开启人类现代化的崭新篇章的同时,也以崭新的形态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价值、新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辩证统一,一体两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一方面,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不断升华,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基础和信仰根基,因此,就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质,具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源流。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产物,是对以往现代化“旧”道路中呈现出来的人类文明“旧”形态的积极扬弃。
袁林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孕育而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需求与鲜明特色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向世界展示了以中华文明为内核的文明新力量和新形态。
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刻上自己的时代印记
记 者:作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您对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如何更好地致力于参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何期待和思考?
于干千:作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我将带领全省民革党员,懂政治、讲规矩、顾大局,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紧密围绕中共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和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界别优势,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深入调研,扎实履职尽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问题,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民革界别优势,积极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认真完成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光荣使命,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民革组织应有的贡献。
孔维林: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更好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系统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的认识。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习要做到日学日新。二是要在本职中担起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责任。要坚持守好底线,做到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奋力履职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带动大家能力整体提高,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成长和成熟,在新业态新挑战面前敢闯、敢拼、敢试,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发展文明。三是要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善作善成,立真旨、求真知、抱真心、献真言、出真招,多献“金玉良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要求,我将牢记老一辈革命家和先驱志士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精神,坚定不移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共为师,为发展助力,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挥作用,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上刻上自己的时代印记。
刘 泓: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付出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也更加需要有伟大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由之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深刻理解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需要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引导广大成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党为师,强化履职担当,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新型政党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使命。
袁林旺: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助力推动其现实实践,为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为写好中国故事引领文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马克思主义人地观认为无论哪种文明本质上都要面对和解决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关系。作为地理学工作者,要秉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内核,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地观的创造性转化,充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石;要多维度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机理,厘清不同文明类型演进的内在逻辑,将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历史发展相统一,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机制与发展模式;要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新时代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话语体系。(薛蒙蒙 蒋天羚)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本期嘉宾
于干千 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 红河学院院长
孔维林 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刘 泓 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
袁林旺 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其中,最后一个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围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要求,记者采访了4位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记 者:您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于干千:我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目标的人民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主体。
“新”在结构要素的系统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五大文明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新”在合作共赢的开放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国内资源、依靠自身力量,以和平为取向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发展机会,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新”在世界愿景的统一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中国国情,又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实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体现“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的文明形态。
孔维林:同于干千主委观点类似,我也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本性”,“新”在体现了“五位一体”文明形态发展的“协同性”。
此外,我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还“新”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先进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内涵。
“新”在体现了对世界文明的共生“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和平发展、共同进步,为世界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进融通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在其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大众,在充分吸纳包括历史上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拓宽了人类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刘 泓: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下的文明创造。从文明价值取向上看,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现代化模式追求的是以资本为中心、贫富两极分化、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以及对外扩张掠夺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甚至使得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世界陷入了诸多的文明困境。
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相协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面性、系统性。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推动了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模式。
袁林旺:人类文明新形态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脉,是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全新的文明理念和共同价值观,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文明。其“新”主要体现在“中华文明之新”。源自西方土壤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当代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也是构建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生变量。
“新”体现在“社会主义之新”。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不断试错检验之后,最终在中国大地上修成正果。这标志着与西方文明异质的中华文明迎来发展新境地,体现了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和新特质。
“新”还体现在“现代文明之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率先开启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逐步显现出诸多弊端。中国则融合中外之长探索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成功实现了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
在同行共进中开创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记 者:您如何理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于干千: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铺展了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创造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现实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相互贯通、相生相成、同行共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发展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规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品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蕴含着不同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内在文明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五种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孔维林:个人认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犹如大地和禾苗、母亲与孩子、树根与枝干,体现了本源和表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形态的基础,文明形态是现代化水平状况的现实表达。每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自己决定,反映自己独有的文明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础之上创造和内生出来,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延续性和阶段性特点。作为人类文明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自然蕴含人类文明发展新动因。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时俱进,在每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了不同的时代内涵,放大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外延。
最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历史发展提供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所独有,经验和启示往往将超越一国一地而具有世界意义与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证明了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文明可以互学互鉴、互促共进。中国共产党倡导和践行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科学,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
刘 泓:中国式现代化在开启人类现代化的崭新篇章的同时,也以崭新的形态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价值、新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辩证统一,一体两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一方面,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不断升华,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基础和信仰根基,因此,就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质,具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源流。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产物,是对以往现代化“旧”道路中呈现出来的人类文明“旧”形态的积极扬弃。
袁林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孕育而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需求与鲜明特色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向世界展示了以中华文明为内核的文明新力量和新形态。
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刻上自己的时代印记
记 者:作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您对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如何更好地致力于参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何期待和思考?
于干千:作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我将带领全省民革党员,懂政治、讲规矩、顾大局,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紧密围绕中共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和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界别优势,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深入调研,扎实履职尽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问题,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民革界别优势,积极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认真完成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光荣使命,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民革组织应有的贡献。
孔维林: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更好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系统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的认识。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习要做到日学日新。二是要在本职中担起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责任。要坚持守好底线,做到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奋力履职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带动大家能力整体提高,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成长和成熟,在新业态新挑战面前敢闯、敢拼、敢试,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发展文明。三是要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善作善成,立真旨、求真知、抱真心、献真言、出真招,多献“金玉良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要求,我将牢记老一辈革命家和先驱志士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精神,坚定不移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共为师,为发展助力,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挥作用,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上刻上自己的时代印记。
刘 泓: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付出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也更加需要有伟大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由之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深刻理解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需要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引导广大成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党为师,强化履职担当,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新型政党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使命。
袁林旺: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助力推动其现实实践,为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为写好中国故事引领文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马克思主义人地观认为无论哪种文明本质上都要面对和解决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关系。作为地理学工作者,要秉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内核,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地观的创造性转化,充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石;要多维度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机理,厘清不同文明类型演进的内在逻辑,将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历史发展相统一,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机制与发展模式;要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新时代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话语体系。(薛蒙蒙 蒋天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