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三学社社员徐梅霞谈电影与戏曲的融合体会:

用豫剧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2-18 11:35:21 来源:团结报

“拍电影的过程很难,但因为从小热爱,我一直把弘扬豫剧文化、传递正能量当成自己的责任。”2022年11月12日,在厦门举行的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礼中,由九三学社社员徐梅霞担任出品的豫剧电影《谷文昌的故事》荣获最佳戏曲片提名奖。对于取得的荣誉,徐梅霞如是说。

徐梅霞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2015年,徐梅霞的公司开始影视创作。《谷文昌的故事》是徐梅霞拍摄的第二部电影。她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博士还乡》,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片,由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等联合摄制。影片大气磅礴、催人泪下,于2019年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漯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奖项,并在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上斩获了“杰出扶贫贡献奖”。这部电影的成功拍摄也大大提振了徐梅霞投身电影事业的信心。

谈到电影《谷文昌的故事》的创作起源和契机,徐梅霞说,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她和朋友聊天时听到了谷文昌的故事,被深深感动。2017年,徐梅霞决定将谷文昌的事迹拍摄成电影。

“我母亲一辈子都在为传承豫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而努力,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豫剧和电影艺术结合起来。”徐梅霞说。徐梅霞和她的团队就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之后,立马将之付诸行动。

如何让电影艺术与戏曲结合,在制作与表达上相得益彰,对于刚刚投身电影行业的徐梅霞来说,是探索创新,更是挑战。特别是演员阵容,除了主演谷文昌的演员是专业的电影演员之外,剧组其他的演员全部都是豫剧演员,比起电影故事片不事雕琢娓娓道来的表演方式,他们更习惯戏曲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没少返工,后来才逐渐摸索出经验。

说起电影与戏曲的融合,从小学戏唱戏的徐梅霞如数家珍。她认为,前者场面可以很宽阔,后者可以穿堂入室,进入家庭,带有更多的灵活性,更加逼近生活。“这部电影对戏曲的原有形态进行了再造,突破了以幕和场为单元的演出方式和固定的剧场化演出格局,丰富了场景的变化,加强了画面的造型,使得叙事中的戏剧化成分得以突破,对现在观众来说,具有比舞台戏曲演出更多的剧情性、可看性。”徐梅霞说。

在《谷文昌的故事》中,徐梅霞采用了真实的场景,并运用了写实性的镜头语言,舍弃了一些戏曲程式化的语言。“这部豫剧电影结合了豫剧艺术与电影技巧,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地方方言的运用与具有教化作用的题材作为地方戏的特征,给这部豫剧电影带来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写实化的情景创作与真实自然的表演风格又给这部电影带来了特殊的审美风格。”徐梅霞说。写实化的情景创作使观众更易接受,这也是对传统豫剧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2022年5月,《谷文昌的故事》在全国上映。影片在福建首映后,观众好评如潮。徐梅霞欣慰地说:“我们这部电影是全国首部把地方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进行结合,又在其他省份成功演出的。”

2022年11月4日,该部影片荣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影片奖”,在澳门举办的2022首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上,徐梅霞又一举囊括“最佳制片人奖”和“最佳故事片提名奖”。

“创新是传承的未来,我和我的团队将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出更多讴歌时代楷模的影片,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希望通过大银幕让更多观众了解豫剧,共同为传承、弘扬豫剧文化作出贡献。”徐梅霞说。(吴继红

[ 责任编辑:丁咪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