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平:加强和改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充分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2-21 14:13:21 来源:团结报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地位,关系到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用的发挥。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党派特色鲜明,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落实“三个文件”精神,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的“四新”“三好”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围绕建设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代表性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性、代表性更加突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多党合作政治舞台积极发声、发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热情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密切联系自身所代表成员和群众,宣传政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民情上达等方面作用更加显著。二是服务大局、贡献社会能量更加强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中展现了亮丽风采,贡献了重要力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人才数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年龄层次多集中于30至50岁之间,人才队伍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高学历、高职称的趋势呈加速态势。四是各级中共党委、部门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系更加紧密。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并在教育培训方面形成常态化机制。
同时,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两提升一优化”:一是大统战工作格局仍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有待进一步优化。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关系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对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状况,遵循新时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增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增强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增强把握“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的历史自信。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发挥“一校两院”(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
进一步加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宣传和施行力度,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构建落实落地
坚持遵循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基本原则,切实提升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党组议事日程中的地位,真正做到关涉到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党委统一研究部署。要特别注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理解与支持,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
要建立和完善统战组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又职责分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与各民主党派组织、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中共党委的沟通与协调,各级中共党委统领全局,在代表人士发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主导。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协同发力。强化各级中共党委新任领导班子的岗前培训,推动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统战工作常态。
进一步强化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
构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和考评激励机制。由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按照党派成员的界别特色和分工进行甄选,并与组织部、民主党派组织定期协商人才动态信息,完善人才发现信息动态系统。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统战部门、中共党委组织部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委针对代表人士的特点优势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的机制。建立代表人士综合考评和分类考评制度。深入考察代表人士的作风状态和实际表现,常态化开展代表人士表现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加大优秀青年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健全定向、精准培养机制。
加强沟通与协调,构建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强化各级中共党委从战略布局高度推动多党合作事业有序发展,进一步重视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推动各级中共党委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统战工作常态。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各有关部门和方面共同参加的领导机制,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关键事务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规划,提升到各级党委议事日程。
强化巩固联谊交友制度。在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各级党委、党政干部联谊交友的工作贯彻落实、做实做细。领导干部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要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从思想、生活和工作中全方位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建构帮助格局。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可采取多种平台和方式与党派人士进行交流沟通。
创新管理,增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内驱动力
完善地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信息数据库建设。动态掌握地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基本情况,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定期选送优秀党外人士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全国高等院校等高层次学习平台进行深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人才库,并统一纳入人才信息数据库。
搭建平台,着力建设党派人才后备队伍。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为民主党派人才蓄水池涵养水源。支持民主党派协调有序做好人才吸纳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统战部门以及民主党派所在单位中共党委之间的相互配合,从全局上提高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积极搭建平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稳妥做好民主党派各层级干部培养使用,严管厚爱,激励担当。
动态监督和管理优化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监督部门和民主党派各级监督委员会机制作用,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严格纪律要求,塑造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务实进取、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作者系台盟中央副主席、湖北省委会主委)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地位,关系到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用的发挥。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党派特色鲜明,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落实“三个文件”精神,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的“四新”“三好”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围绕建设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代表性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性、代表性更加突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多党合作政治舞台积极发声、发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热情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密切联系自身所代表成员和群众,宣传政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民情上达等方面作用更加显著。二是服务大局、贡献社会能量更加强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中展现了亮丽风采,贡献了重要力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人才数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年龄层次多集中于30至50岁之间,人才队伍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高学历、高职称的趋势呈加速态势。四是各级中共党委、部门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系更加紧密。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并在教育培训方面形成常态化机制。
同时,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两提升一优化”:一是大统战工作格局仍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有待进一步优化。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关系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对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状况,遵循新时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增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增强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增强把握“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的历史自信。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发挥“一校两院”(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
进一步加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宣传和施行力度,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构建落实落地
坚持遵循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基本原则,切实提升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党组议事日程中的地位,真正做到关涉到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党委统一研究部署。要特别注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理解与支持,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
要建立和完善统战组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又职责分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与各民主党派组织、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中共党委的沟通与协调,各级中共党委统领全局,在代表人士发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主导。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协同发力。强化各级中共党委新任领导班子的岗前培训,推动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统战工作常态。
进一步强化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
构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和考评激励机制。由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按照党派成员的界别特色和分工进行甄选,并与组织部、民主党派组织定期协商人才动态信息,完善人才发现信息动态系统。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统战部门、中共党委组织部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委针对代表人士的特点优势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的机制。建立代表人士综合考评和分类考评制度。深入考察代表人士的作风状态和实际表现,常态化开展代表人士表现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加大优秀青年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健全定向、精准培养机制。
加强沟通与协调,构建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强化各级中共党委从战略布局高度推动多党合作事业有序发展,进一步重视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推动各级中共党委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统战工作常态。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各有关部门和方面共同参加的领导机制,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关键事务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规划,提升到各级党委议事日程。
强化巩固联谊交友制度。在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各级党委、党政干部联谊交友的工作贯彻落实、做实做细。领导干部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要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从思想、生活和工作中全方位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建构帮助格局。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可采取多种平台和方式与党派人士进行交流沟通。
创新管理,增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内驱动力
完善地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信息数据库建设。动态掌握地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基本情况,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定期选送优秀党外人士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全国高等院校等高层次学习平台进行深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人才库,并统一纳入人才信息数据库。
搭建平台,着力建设党派人才后备队伍。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为民主党派人才蓄水池涵养水源。支持民主党派协调有序做好人才吸纳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统战部门以及民主党派所在单位中共党委之间的相互配合,从全局上提高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积极搭建平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稳妥做好民主党派各层级干部培养使用,严管厚爱,激励担当。
动态监督和管理优化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监督部门和民主党派各级监督委员会机制作用,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严格纪律要求,塑造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务实进取、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作者系台盟中央副主席、湖北省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