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推动两岸交流“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3-02-23 09:49:36 来源:团结报

团结报北京讯 (见习记者李筱)2月2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此次新闻发布会。朱凤莲就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措施落实、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以及近期热点事件答记者问。她表示,希望两岸同胞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让更多的两岸民众共享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红利。

谈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措施落实

台湾同胞在大陆越来越方便

即将到来的2月28日是《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发布实施5周年。大陆出台的一系列给予台湾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做好落实落细工作,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朱凤莲应询表示。

朱凤莲进一步介绍了政策措施落实的最新情况。

在支持台企发展方面,大陆积极支持台企同等参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项目。多家台企进入2022年绿色制造名单、2022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冠捷电子等8家(个)台资企业和项目分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提名奖。各地还积极支持台企申设高新技术企业并同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在农业林业领域方面,台胞台企参与大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在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东庆获选2022年度“三农人物”,成为该活动举办18年来首度获此荣誉的台胞。

在金融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台企在A股上市,为台胞台商提供更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2022年有10家台企在A股上市,数量创历年新高,目前在A股上市台企累计达59家。

在重点区域方面,加大对涉台经济园区支持和赋能。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已批准在广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庆设立了6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有关措施助力吸引台企集聚发展和有需求的台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拓展内需市场中获得更多商机。

在台胞参评荣誉奖项和职业资格考试方面,台湾同胞得到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融入感。迄今已有331名台胞(家庭、集体)在22个省区市荣获地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有6名台胞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据不完全统计,有上万名台胞报名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

在文化领域,台湾同胞积极加入大陆各类文化团体,参评文化奖项,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文联及其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迄今已吸收台湾地区会员82人。7名在闽台胞获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出台和完善造福台湾同胞、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朱凤莲说。

谈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携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有记者指出,在目前已批准设立的9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涉及民间信仰的交流基地有20个,占比21.98%。对此,朱凤莲回应,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根深叶茂,各种民间信俗至今依然繁多且活跃。一些民间信仰在大陆的祖庭祖庙和重要宫庙成为广大台胞来大陆的必访之处,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的重要场域和纽带。她指出,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一批以民间信仰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为了支持鼓励这些地方加强建设、发挥作用,为台湾同胞前来参访和开展两岸交流创造更好条件,促进同胞心灵契合。“我们热忱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到这些交流基地参访交流。”朱凤莲说。

对于民进党当局上台六年多搞“去中国化”,频频上演所谓闽南语“正名”、审查修改教科书等“去中国化”闹剧,朱凤莲表示,尽管两岸关系经历曲折起伏,但两岸同胞始终保持人文往来不停、文化交流不断。大陆方面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在两岸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对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凤莲总结了大陆在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一是支持两岸文化界人士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合作举办各类交流活动,促进交流互鉴;二是鼓励两岸同胞开展基层人文交流,强化两岸历史联结和情感纽带;三是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彰显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四是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重要平台,支持两岸文化机构和青年艺术家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五是落实落细文化领域惠及台胞措施,鼓励台湾同胞共创共享文化繁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通过合力保护文化遗产、共同繁荣文艺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携手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等多种方式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同胞心灵契合。”谈及未来规划,朱凤莲强调,希望更多台湾同胞共享大陆文化事业发展机遇,坚决反对“去中国化”等“台独”图谋,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携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对于《流浪地球2》《狂飙》等优质影视剧在两岸同时掀起追剧热潮的现象,朱凤莲介绍,在演出市场方面,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已发布消息,从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她进一步表示,希望两岸文化业者抓住机遇,在大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分享机遇,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谈近期热点事件

禁限封堵两岸往来交流不得人心

对于民进党当局自2月20日起开放港澳人士赴台个人游并取消跟团限制,但仍以大陆“‘疫情不透明’且尚未开放赴台团队游和个人游”为由限制大陆游客赴台,朱凤莲应询回应道:“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实行禁限封堵,违背两岸同胞愿望,不得人心。”

谈及近期大陆吊唁星云法师代表团无法赴台一事,朱凤莲表示,唯一的原因就是民进党当局罔顾人道、粗暴阻挡。“大陆代表团此次准备赴台,目的单纯,就是吊唁星云法师。”朱凤莲说,但台湾陆委会却节外生枝,无端提出所谓“希国台办能够先循既有联系机制联系陆委会”的要求,蓄意制造障碍。

朱凤莲还特别指出,就在2月11日大陆吊唁团准备出发赴台之际,当天早晨出刊的台湾《自由时报》大幅报道吊唁团赴台被拒,甚至详细公开吊唁团中12名大陆公职人员的姓名和单位信息。“如果没有民进党当局的背后操作,这家绿营喉舌媒体怎么会得到这些信息?”朱凤莲还指出,《自由时报》为了给民进党当局粗暴拒绝大陆吊唁团赴台找借口,竟然不惜造谣嫁祸。“我们奉劝民进党当局和岛内‘台独’媒体,不要再做这些自欺欺人的亏心事,不要再做不得人心的事,任何‘刻意进行政治操作’的伎俩,最终都要露馅,也注定失败。”朱凤莲回应道。

2月18日至20日,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一行应台北市政府邀请赴台,参观“2023台湾灯会在台北”有关展区,与台北市政府开展市政交流,并参访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等。此行作为疫后首个大陆官方赴台交流团组,受到岛内关注。但陆委会对访团的行程设置不少限制引发争议。

朱凤莲再次强调,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岛内主流民意,也是挡不住的趋势。“希望台湾有关方面顺应民意,尽快取消对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尽早恢复两岸往来正常化、交流常态化。”朱凤莲说。

有记者提出,台湾海基会新任董事长李大维日前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交流机制建立不易,并称其期待两会可以逐步展开互访,海基会能够及早赴陆。

朱凤莲对此表示,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与联系机制建立确实不易,理应倍加珍惜。“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只要海基会得到授权,向海协会确认坚持‘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两会协商和联系机制就可恢复。”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