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图  >  

方寸屏里的浩瀚星空

——记民盟“沪滇合作·空中课堂”教师培训项目

发布时间:2023-02-24 08:59:55 来源:团结报

图为“空中课堂”教学现场。

“对于我们云南的老师学生,最难拼准的是in和ing,en和eng,比如清、彭等字,读不准,老师能再示范一下吗?”

“以orange、juice为例,怎么让同学们能很快分清可数和不可数?”

……

上海的特级教师们在“云端”,为千里之外的云南老师答疑解惑。这是民盟“沪滇合作·空中课堂”教师培训项目中日常的一幕。

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写入“推进教育数字化”;突出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部署。

教育是民盟的主界别。从民盟中央确定上海与云南开展对口帮扶合作以来,民盟上海市委会陆续以援建学校、捐资助学等多种形式,助力云南教育事业发展。如今,沪滇协作正书写新的篇章,上海民盟本着“真干、真帮、见真效”的理念,持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云南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精准定位

构建沪滇教育“云链接”

“空中课堂”筹备之初,并没有上海市小学核心课程教研设计对外省市播放的先例。为此,民盟上海市委会多次赴上海市教委、闵行区教育学院等地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用上海民盟多年智力帮扶的成果、“空中课堂”全流程实施计划、完善的项目化管理手段取得市教委的认可与信任,成功获得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视频课程资源,供云南省宜良县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使用。

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空中课堂”举办了两期课程,聚焦小学语文、小学英语教学等,有近千位云南当地的老师和教研员参与,进入专门线上平台的参训老师达4540人次,得到民盟云南省委会、当地教师的广泛好评。

升级智库

扩容沪滇教育“云储备”

民盟上海市委会负责同志曾多次表示:云南和上海共饮长江水,两地民盟情深谊长。云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两地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双方不仅要在助力乡村振兴、认真履职尽责上开展合作,充分展示民盟的界别优势和智力优势,也要在云南这片镌刻着民盟前辈足迹的土地上,进一步学习传承民盟优良传统,更好推进政治交接主题教育。

“空中课堂”是“沪滇合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民盟上海市委会成立上海工作团队。其中,盟员陈芳和宋哲分别作为项目教学和技术负责人,配备了由市、区特级或中高级教研员组成的“专家型”师资队伍,发挥盟内人才资源和借力“外脑外智”优势,提升智库效能,保障“空中课堂”内容的权威性、多样性和实时性。

延伸服务

实现沪滇教育“云共享”

“沪滇合作·空中课堂”项目,是上海民盟和上海市教委对外省市教育帮扶数字化发展的尝试与探索。为保障课程实时共享,双方均配备固定的技术人员,帮助授课老师和学员提前熟悉视频程序,即便遇到突发事件,“空中课堂”也不曾受到丝毫影响。上海市教委严把质量关,每期课程均是精品,针对云南当地小学教育的共性、个性问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此外,民盟上海市委会还配送了1000多册小学英语教材,线上线下配合,充分发挥“空中课堂”教师培训作用。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上海民盟的“空中课堂”开展两年来,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肯定。当前,民盟上海市委会正以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新要求,汇聚更多盟内外优质教育力量,在骨干教师队伍培育上持续发力,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上重点发力,持续推动中西部教育均衡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张丹枫 王 倩)

[ 责任编辑:闻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