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统战  >  

民革中央:建议将女性生育与用人单位减税挂钩

发布时间:2023-03-10 10:01:11 来源:团结网

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怎么办?多地发布的鼓励生育政策管用吗?鼓励生育,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火的话题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这个体系要怎么构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民革中央专门提交了《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提案》,提出一揽子对策建议。

记者了解到,这是民革中央继去年两会提交《多方施策鼓励生育、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的大会发言和《关于改善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的提案》后,再次围绕生育支持提交建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人口总数出现负增长。深究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三个关键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当前生育支持措施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家庭经济的支持主要依赖地方探索,国家层面“真金白银”的激励措施少;二是托育服务虽得到一定重视,但住房、生育辅助技术等方面公共供给不足;三是目前就业女性的生育成本实际上主要由企业负担,导致企业主观上对女性就业产生歧视,从而降低了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

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中国特色,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并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我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指明了方向。为此,民革中央提出三方面对策建议。

首先是出台物质奖励及直接补贴家庭经济政策。“鉴于低收入家庭对补贴敏感,高收入家庭对税收敏感,因此宜双管齐下。”提案指出,借鉴目前一些地方经验,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1000元、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同时建立面向0-3岁儿童的普惠型儿童津贴制度,按照一孩、二孩、三孩3个档次按月发放育儿津贴,形成生育直接激励。此外,在个税专项扣除中提标、增项,修订《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纳税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专项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并将0-3岁托育费用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畴,以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其次是完善生育扶持公共服务和保障类政策。提案建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幼儿园招生前置一年,并推进托幼一体化,将2-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普惠性幼儿园服务体系,与学前教育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大多孩家庭的住房保障和住房优惠,制定保障性(或政策性)住房对二孩、三孩家庭机会倾斜、价格优惠、利率优惠等政策。同时提高医保对生育服务的支持力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将辅助生殖、无痛分娩等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上调孕产妇相关医疗服务和药品报销比例和上限额度。

在提案中,民革中央还进一步呼吁,要完善女性就业促进和生育服务政策。一是优化和完善女性就业政策。建立机制将用人单位税收减免、融资优惠、社保补贴、国企核算、评比表彰等与员工享受产假、育儿假产生的负担相挂钩。二是规范发展辅助医疗技术和服务。将健康生殖、辅助生育相关医学专科纳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加大向不孕不育家庭提供辅助生育治疗咨询和技术支持。建立规范“冻卵”机制,延长女性生育期限。三是建立成本共担的生育假、育儿假制度。由中央财政设立生育调节专项基金,承担生育假、育儿假成本。根据各地人口变动与生育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由中央财政对地方生育保险基金实施动态奖补,逐步引导基金平衡。对实施育儿假的企业,由地方政府进行税费奖补,补贴水平与企业享受生育津贴员工的数量挂钩。(作者:周福志   制图:邱凌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