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修典的重要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20 09:23:05 来源:团结报

中华文化是一座含金量极其丰厚、规模极其宏大的资源宝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文化资源解构重构,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并按照当代学习习惯,在编纂权威性、普及性兼具的中华文化大典的同时,构建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势在必行。

陈国桢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会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开明书画院院长

新时代修典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新时代修典不能是简单的文献汇集,其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新时代修典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新整理整合,更应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成,应是修典的基本出发点。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中虽有诸多体量庞大、集大成式的传世文献,但因多为注疏、校勘、考证、评论、辑佚、增补性工作,而体现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成语、典故、名言、观点、例证等,有一些则淹没在推导论证或长篇叙述之中。现在需要的是将它们遴选出来成为独立单元、赋予代码,进入互联网络。

通过修典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要的主题化供给体系。当前社会分工的细化正在推动各个领域的细分,人们的文化追求愈来愈多样化,对知识的掌握亦正在由泛泛涉猎向按主题深入了解转变。现有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和关键词搜索方式难以实现检索结果的主题化、批量化,导致知识碎片化问题逐渐凸显。通过修典再造一个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和主题化供给平台就显得尤为迫切。

《儒藏》

新时代修典需要大众参与、系统思维、综合利用。大众参与是指资源大众化积累、编校大众化参与、成果大众化分享,避免编用脱节;系统思维是不应把修典仅仅看成一个独立的图书编纂活动,而应作为一项综合性文化建设工程,包括根据时势发展和读者需要组织相应的主题文化活动、构造体现当代需求、以要素为基点的主题化出版体系等;综合利用是指把修典打造成构建中华文化精要的主题化检索供应平台、与高新科技深入融合的创新平台、主题文化系列节目的资源提供平台。 

新时代修典关键是具有当代特点的类别体系的建立和对文化要素的提炼。虽然类编典籍因其便于学用而一直是修典的主流,但其编纂体例难以适应当今人们的思考习惯。对于文化要素的提炼,由于古今词语内涵不尽相同,同一语句,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语境之下都会有不同含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工甄别。所以,无论是编纂队伍的组建,还是物力财力的支持,都需要作为一项重点的国家级工程予以推进。(陈国桢

[ 责任编辑:赵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