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结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5-31 09:20:54 来源:团结网

2022年度团结报社会责任报告

(扫码查看H5版本)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团结报创刊于1956年4月25日,是民革中央机关报、统战主流媒体,是展示各民主党派工作成就、宣传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窗口,团结、联系、服务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重要桥梁,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和“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团结报社现有团结报,以及团结网和微信、微博、客户端、多媒体阅报屏等新媒体平台。设办公室、人事部、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事业发展部六个内设部门,下辖全资子公司北京同舟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建有14个记者站。拥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特色鲜明、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7人。

2.社会责任理念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新闻志向,以服务民主党派、服务多党合作、服务统一战线为己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立足民革,面向民主党派;立足统一战线,面向社会生活”办报宗旨,全过程、全方位、全视角、全媒体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实践,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生动故事。

3.获奖情况

2022年,团结报社新闻部荣获民革全国祖统工作先进集体、民革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数字团结”数据信息服务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行业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团结报社“融媒体一体化平台”案例获得首届中国行业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体系建设类、行业服务类双重提名。

有7件作品分获第24届全国政协好新闻二等奖、2022年“民进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第五届全国气象优秀新闻作品奖、第六届全国气象优秀新闻作品奖、2022年“新春走基层”全国性行业类媒体评选优秀作品奖、浙江省第四届人民政协好新闻奖。

万李娜、王富聪、李雁津、吴家珍、张德海5位同志荣获民革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周福志同志荣获第八届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优秀选手”;王欣雨同志荣获2022年“新春走基层”全国行业媒体先进个人。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2022年11月,团结报策划推出“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专栏。

2022年11月,策划推出“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结网专题报道。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任务和报道主线,及时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深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创新丰富传播手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富有成效。

2022年10月,策划推出“喜迎中共二十大”特刊。

把做好中共二十大重大主题报道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贯穿全年新闻舆论工作的主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策划采写一批融媒体报道精品,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首次派记者现场报道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推出特刊全景式回顾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呈现的新气象。坚持开门办报、精心打磨,形成了立体丰富、多点开花的报道体系,擦亮了团结报作为统战主流媒体的品牌价值。中国记协和中国行业报协会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连续三次报道点赞。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团结报推出的中共二十大报道给予重点关注。

团结报官微策划推出“新型政党制度•非凡十年”系列栏目报道。

推出民主党派成员谈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党派成员谈迎接中共二十大等系列重磅策划,及时表达民主党派成员的坚定政治立场和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了统战主流媒体的政治职责。

2022年3月,团结报头版头条刊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消息。

2.舆论引导

充分发挥多党合作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主阵地作用,在统一战线、民主党派的重大新闻、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方面,及时报道、专业解读、权威发声,有力有效引导新闻舆论。

2022年6月,策划推出“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围绕民主党派中央、省级组织换届推出“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迎接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风采•2022、薪火相传-主委访谈等特色专栏,推出图文、海报、微视频等差异化产品。

2022年11月,策划推出“民革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报道。

聚焦各民主党派中心工作,重点做好年度大调研、专项民主监督等主题报道,以团结沙龙、专题报道等方式推出多个精彩专版和系列融合报道。

2022年7月,策划推出《聚焦民革中央2022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专题报道。

3.舆论监督

围绕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精心策划,跟随民革中央、台盟中央调研组深入长江沿线城市开展实地采访,推出专题报道。

围绕唐山打人案等热点事件,策划推出《关于唐山打人案,民主党派成员怎么看》系列视频,得到社会关注和读者好评。

2022年7月23日,以民革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为主题,推出专题报道。

2022年6月,策划推出《关于唐山打人案,民主党派成员怎么看?》融媒报道和微视频。

4.对外传播

2022年10月,以“团结沙龙”形式推出《专家学者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访谈报道。

2022年11月,以“团结沙龙”形式推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主委谈“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访谈报道。

邀请有代表性的民主党派成员围绕重大选题深入解读,以专业视角精准开展对外传播。加强议题设置,围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研讨解读,运用多种产品形态,讲好中国故事,主动对外宣介。在《传媒》等核心期刊发表社领导署名文章,阐述做好多党合作宣传的重大意义和积极成效。

2022年2月,核心期刊《传媒》杂志刊发团结报社社长邵丹峰署名文章。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持续完善融媒体一体化平台、融媒指挥系统及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设。“两微一端”订户数、粉丝数、下载数大幅增长,多媒体阅报屏内容建设逐渐规范化,栏目设置、表现形式、图文风格均有明显改观,全年策划、刊发图文海报2000余幅,视频更新1700余条。

2022年12月,团结报多媒体阅报屏发布的海报作品。   

2.融媒体矩阵

打通所属报、网、微、端、屏载体平台,重构报社媒体融合发展格局。构建起“六位一体”全媒体传播格局和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统战主流舆论矩阵。注重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将优质内容转化为符合不同渠道传播特点的新闻产品,最大限度提升传播效果。

团结报新媒体矩阵一览

3.融媒体报道

成立视频组、视觉组,积极探索工作室运作机制,持续优化微信小组的运作机制,加大策划力度。首次开展抖音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6.2万人次。微视频报道呈现常态化,邀请党派专家解读社会热点,推出党派之声•律师说法、健康科普系列微视频。

2022年4月,组织开展“知产强国 助力乡村振兴”抖音直播及专题报道。

围绕中共二十大报道,充分发挥报、网、微、屏、端协同发力的联动优势,注重特色精品的集中生产、多次加工和差异化传播,精心制作的系列融媒作品政治站位高、媒体特色明、内容形式新、传播效果佳。

2022年10月,官微策划推出中共二十大相关融媒报道。

围绕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第一落脚点在微信上,第一时间反映大会盛况。规定动作如开闭幕消息、人事信息等及时转发权威媒体,获得较多关注,产生点击10万+的微信文章7篇。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全国两会等各类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刊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法新规和政务、政策信息。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最新进展。

疫情期间,官方微信多次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

2.社会服务

2022年2月,联合庞清佟健艺术中心开展冰上舞剧观演活动,为读者在线赠票。

发挥统战媒体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北京冬奥会期间,联合庞清佟健艺术中心开展冰上舞剧观演活动,在北京市统一战线成员中引起强烈反响。结合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博物馆日等重大节假日纪念日,推出契合读者需求的专栏、专题报道,聚焦热点问题、解答公众疑惑。全年在各地安装多媒体阅报屏33台,为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组织提供工作便利。

2022年8月,团结报多媒体阅报屏进驻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3.公益活动

免费赠阅报纸。为部分地方民主党派组织、抗战老兵等特殊群体开展免费赠阅团结报活动,共计4000余份。

推出换届专版。聚焦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和民主党派中央换届,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在充分沟通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换届专版30余个。

2022年5月,推出民革河南省委会换届专版。

助推乡村振兴。选派1名骨干党员赴贵州省纳雍县岩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好贵州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初,团结报社主编、贵州省纳雍县岩脚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昌盛(左)在工作中。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持续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话题,策划推出《共同富裕不是“养懒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到每一个人》《破解“执行难” 让“老赖”无处可躲》等多期团结沙龙,采访嘉宾层次较高、专家观点独到、报道效果佳。

2022年1月,以“团结沙龙”形式推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到每一个人》访谈报道。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及时刊发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地震抗震救灾报道,围绕民主党派组织援助灾区群众和灾后重建刊发《越是非常时刻越要同舟共济——四川省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等深度报道。台湾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刊发《台盟中央就地震向台湾同胞致慰问信》《国台办回应台湾女孩参与四川地震救援工作:谢谢有这么美的人留下帮助大家》等新闻报道。

2022年9月,推出《四川省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深度报道。

2022年8月,推出《重庆民建组织助力打好森林火情“歼灭战”纪实》深度报道。

3.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为民情怀,鼓励采编人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用笔端、镜头关注一线和社会生活,有力有效发声。《几十封受助民革党员来信 ,让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热泪盈眶……》深入报道民革关爱困难党员活动反响,在民革党内引起强烈共鸣。

2022年4月,推出聚焦民革关爱困难党员活动的深度报道《几十封受助民革党员来信 ,让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热泪盈眶……》。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统战特色,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以中共二十大召开为契机,策划“非凡十年•文艺心声”等专题10余期,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影视、小说、音乐、书法等文艺门类,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策划推出“多党合作历史启示录”、政治交接系列专题,突出党派历史特色,得到各党派中央的好评和广泛转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结合履职能力建设年“书香民革”要求开展团结读书会活动。共开展读书活动31次,品读经典著作、经典书目20余部,直接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

2022年9月,文化周刊推出“非凡十年”专题报道。

2022年12月,文史周刊策划推出“民革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

2022年7月,团结报读报栏进驻贵州,并同步开展团结读书会活动。

2022年8月6日,推出“团结读书会”走进贵阳专题报道。

2022年12月10日,推出民建北京市委会丰台区工作委员会专题报道。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策划“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高扬团结奋斗中国精神”专题,推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屈武逝世3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及“地域文化与文化自信”等特色专题。

2022年12月,推出“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民主党派在行动”专题报道。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立足统战特色、发挥党派优势,充分宣传报道民主党派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在科技领域的新突破和在科技发展中的新贡献。刊发《让更多人学科学用科学——“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行”活动结硕果》《民进中央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路在何方?》等深度重磅报道。

2022年5月,策划推出《让更多人学科学用科学——“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行”活动结硕果》深度报道。

七、安全责任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制定下发《团结报社关于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奏强音防风险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风险点排查、新闻生产安全自查。坚持大样校对和差错统计分析,三审三校制度实现不同载体全覆盖。在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印发《关于中央行业类报纸质量检查结果的通报》中,对中央行业类报纸编校质量检查和出版形式质量进行检查,团结报社全部项目检查合格。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结合“履职能力建设年”主题年活动和支部自身建设,突出建章立制,狠抓作风建设和新闻采编人员管理培训,确保所有采编人员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开展对照检查,及时传达中国记协等单位要求,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稿件审核把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2.维护社会公德

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稳定的舆论氛围。及时、全面报道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新气象、新成效,大力宣传统一战线各领域、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代表性人物和先进典型人物。

2022年8月,推出聚焦民革中山博爱夏令营助力纳雍等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专题报道。

2022年4月,推出《民革榜样人物|吴牧野:用音乐传递爱是我的使命》融媒报道。

3.接受社会监督

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坚决杜绝滥用新闻采访权。及时公布新闻从业人员名单,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2022年10月,对拟申请记者证的人员进行公示。

九、保障权益责任

1.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完善保障措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积极为编辑、记者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规范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聘任,出台《团结报社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聘任实施细则(试行)》,开展部分内设机构正职、副职的考察聘任,组织轮岗及岗位调整11人次,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组织开展职称评审、推荐和聘任工作,1人取得正高级(高级编辑)职称资格,1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2人参加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评审,全年组织18人次岗位聘任,其中专业技术岗位新聘任16人,管理岗位新聘任2人。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足额、及时缴纳相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照相关规定保障绩效工作,鼓励员工带薪休假,组织员工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确保工会福利足额及时发放,支持会员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做好离退休人员病故丧葬和慰问工作。

2022年11月,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做好报社新闻采编人员记者证的年度核验工作,稳妥推进记者站调整改革,保留14家,注销14家;开展注销记者站、报社人员兼任站长的记者站核验手续办理,修订《记者站管理办法》。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并履行注销手续。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坚持务实高效、形式灵活的原则,持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全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300余人次。其中,组织采编人员40余人次参加 “融媒体精品创作线上直播培训”,选派3人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支持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组织2期、7名采编人员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采编资格培训。

2022年8月,举办《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写与宣传策划》主题讲座。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合法合规经营职责。严格落实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依法、依规规范记者站新闻采编活动。进一步加强广告业务合同管理,加强广告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杜绝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2022年,团结报社没有受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

不足:深度报道、特色版面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有创意、有影响的融合产品不够丰富;部门职能的持续优化、骨干队伍的结构改善、发挥绩效激励作用还需加大工作力度等。

改进:

不断增强精品意识,围绕民主党派中心工作、统一战线重大任务精心做好谋划,增强深度报道力度,提升服务多党合作事业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不断增强融合意识,以媒体融合启动十周年为契机,系统总结经验、明确发展思路,以技术驱动、项目推动、部门联动、人才带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求真务实、踔厉奋发、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做好制度规章办法的废改立,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

报告图解版来了

↓↓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