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E家图  >  

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11-02 10:22:30 来源:团结报

清末第一批留学生

容闳——近代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1918年,蔡元培被选为欧美同学会的主任干事

西南联大的部分欧美同学会会员

今年是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欧美同学会是党领导下的具有群众性、高知性、统战性的人民团体,成立110年来始终高举留学报国旗帜,为团结广大留学人员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出积极贡献。

诞生于1913年的欧美同学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组织最健全的留学人员团体,是近代中国走向民主、进步的产物,具有光荣的历史、重要的贡献和广泛的影响力。一百多年以来,欧美同学会以留学海外归国的同学为主体,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凝聚了一代代留学人员,积极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对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变迁进行一定的梳理,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欧美同学会诞生的背景

清朝末年,中国赴欧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中国留学生也纷纷组织了同乡会。

早在明清之际就有人赴欧洲留学。据记载,中国人赴欧洲学习,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初年的郑玛诺(1633年—1673年)。郑玛诺的父亲郑安多尼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和法国籍耶稣会士亚历山大·陆德往来密切,所以在亚历山大·陆德的影响下,郑玛诺也笃行天主教,并进入教会学习。亚历山大·陆德被誉为“安南使者”,富有传教经验,他于1623年从印度进入澳门,在广东各地传教。他甚为关爱郑玛诺,经常在日记中称其为“我的中国小孩”或“小玛诺”。由于成绩优异,12岁的他被教会选中,随陆德神父赴意大利罗马深造。1645年12月20日,郑玛诺随传教士陆德从澳门乘船出发,于1650年抵达罗马。他之所以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才抵达罗马,那是因为他中途被荷兰人监禁,在亚美尼亚某修道院灵修,被土耳其人拘押。郑玛诺在罗马加入耶稣会,进入罗马公学攻读修辞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音乐和希腊语等多门课程,毕业后在罗马教授拉丁文、希腊文法和文学。1660年,郑玛诺继续攻读神学,成为神父,并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传教,1668年他返回澳门,在大三巴神学院温习中文。

从1645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约200年内,赴欧洲留学的国人多达数百人,而归国者大部分开始在国内传教。洋务运动兴起后,在容闳等人的策动下,第一批留美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登船,开启了近代官派留学的先河。有史学家总结说:容闳以一人之力带动一批,以一批影响一代,以一代造福一国的留学教育,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创了百年留学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批批富国强兵的栋梁之材,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清末,中国赴欧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1911年留美学生人数达到1000余人,赴欧的学生也多达1000多人。随着赴欧美留学人数的增长,中国留学生纷纷组织了同乡会。留美学生按地区组织了美西、美中等多个留学生会,1911年还成立了留美中国学生总会,1906年后,英国留英学会、苏格兰的留苏中国学生会、德国的留德学生等也组织起来了。

清末归国欧美留学生多聚集在北京、上海、江浙和广州等地。北京的归国欧美留学生多从政,彼此交往,并成立了留美同学会、小欧美同学会、留法比德等留学生归国社团。

北洋政府时期欧美同学会正式诞生

中华民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中的会员有许多人在外交、经济、政治领域有所建树,其组织的活动也受到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等各界的重视。

中华民国成立后,结社成风,政党林立。1913年10月18日,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该社团主要发起人和创立者是顾维钧、周诒春。会员均有自己的职业,他们乐于参加同学会的活动。最初欧美同学会的宗旨是:讲学、言志、敦品、励志。没有政治目的,不具有政治意图,不介入党争,并且讲究道德、学问、修养,为留学生提供了一处“会友辅仁”的港湾。

欧美同学会起初在北京市西交民巷租赁了一座可容纳100多人聚餐的四合院作为会所。然而,办公聚餐等活动场所不宜长期依靠租赁,于是会员选择了交通便利,位于东华门东南的一座皇家寺庙作为会所。在明代,该寺是皇宫的崇质殿。该庙为清顺治八年敕建的,后改名为普胜寺(俗名为石鞑子庙或石达子庙),为蒙古高僧大喇嘛恼木汗在京驻锡处。1915年,欧美同学会筹集资金购得该寺。

普胜寺原占地约2700平方米,主体部分为两门三间,大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各殿间以围廊连通。整个院落由廊庑相通。

欧美同学会购得普胜寺之后立即开始修缮工作。至此,欧美同学会才有自己的房产,占地约16.6亩,共有庙房和群房34间左右。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京是全国的首都,欧美同学会在南河沿的会所盛极一时,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8年3月,蔡元培被选为欧美同学会的主任干事,他亲自规划了欧美同学会的工作,使同学会走向了制度化。颜惠庆任主任干事、干事长期间,同学会通过募捐等方式,会务活动空前活跃。同学会积极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关心会员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对于会员真实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和满足,定期考察留学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表扬、奖励和批评,推荐优秀留学人员中的表现突出者。同学会每年均会举办年会(常年大会、年份大会),大会内容围绕:经济、会章、演讲、选举、聚餐五项进行。演讲、聚餐和舞会等文娱活动在大会休会期间也经常举办。会所建立了图书编辑社、图书室,订阅外文杂志,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除此,同学会还致力于发展慈善福利事业,举办美术展、义展等活动。

欧美同学会中的会员多是忠贞爱国之士,且有许多人在外交、经济、政治领域有所建树,他们心系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留心世界局势变化。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陆徴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等几位中国代表均为欧美同学会会员,他们在巴黎和会中各尽所能,竭尽全力地维护中国权益。其他会员也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临时大会,表示力争外权。由于列强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赴会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时,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成为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中国拒绝签字不仅没有导致政府担心的严重后果,反而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为日后重新提出和解决山东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也表明,顾维钧等欧美同学会会员作为近代我国最优秀的外交人员之一,受过西方专业教育,通晓国际法及近代外交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努力做到“外争国权”,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由于顾维钧等欧美同学会会员发挥了先声、引导和示范作用,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期间,欧美同学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组织的活动也受到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等各界的重视。欧美同学会是五四运动当之无愧的发起者、参与者与后援者。

五四运动之后,欧美同学会在北京的会所也成为北京爱国活动的重要据点,许多进步革新人士均在此聚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来此发表讲话。1919年,孙中山莅临欧美同学会会所,参加活动,并为其题词:“指导国民。”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欧美同学会

这个时期是欧美同学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欧美同学会多次组织集会和游行,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很多会员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28年,北洋政府被推翻,欧美同学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众多中央和地方机构。留学欧美的学生也陆续归国,北京的文教事业获得迅猛的发展,欧美同学会的会务活动也逐渐增加,大批留学归国人员加入了欧美同学会。

从1928年至1937年,欧美同学会组织机构基本和前期相同。尽管北平已经不是民国的首都,但它依然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中心,各国使馆、图书馆、大学等均有所发展。这个时期是欧美同学会迅速发展的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欧美同学会多次组织集会和游行,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会员施肇基、颜惠庆在维系国内、国际关系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1937年至1945年的抗战时期,日寇占领了北平、天津后,组织了伪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以华制华的阴谋,企图威逼利诱欧美同学会会员加入日本侵华的行动。但绝大多数会员不为所动,让日寇企图控制同学会的阴谋破产了。许多成员不甘被奴役而纷纷逃离了北平,导致当时的欧美同学会只有一位专职的职员,欧美同学会陷入困难时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军就把欧美同学会位于南河沿大街的新会址关闭了,霸占为日军俱乐部。由此,北平的欧美同学会彻底停办,不再举行任何活动和集会,大批会员奔向江南或大后方。部分留在北平的欧美同学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在抗战期间,很多会员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顾维钧以驻法大使的身份在美国会议上发表了关于谴责日本侵略者残暴行为的演讲,通过其不懈努力,国联远东顾问委员会通过了谴责日本的决议。胡适于1938年出任驻美大使,在美国表示中立的情况下,努力争取到2500万美元的贷款。

历史学家傅斯年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出版了《东北史纲》一书,针对日本学者的不实言论,他从历史角度详细地论证了东北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此书后被翻译成英文提交给了国联,为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明确指出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各国公认之事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留法博士裴文中,他为了著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曾多次受到日本人的威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四天,日本特务就向他要北京猿人头盖骨,裴文中拒不合作。不久,日本宪兵没收了他的居住证,不许他出城。1944年,裴文中被日本特务逮捕、审讯和监禁,但他依然不肯屈服,始终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日本特务的软硬兼施,他义正词严地说:“要我不抗日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日本人退出中国。只要日本人占领中国的地方,杀害中国人,是中国人就要抗日!”由于日寇找不到罪证,无计可施,又迫于社会压力,在把他关押了36天之后,不得不恢复了他的自由。

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翁文灏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在抗战期间从军上前线,次子在抗战中殉国。

抗战胜利后,索回会所成为欧美同学会的一件大事。当时欧美同学会位于北京南河沿大街的会所被国民政府当作敌伪资产没收,由敌伪财产管理局管理。从1945年至1947年,该会所的使用单位是平津铁路局。1947年初,会所归还给了欧美同学会。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多处墙屋坍塌,基本家具残缺,现状惨淡。历经两个多月的修理,游艺室、阅报室、图书室和小餐厅各屋内修理一新。

1949年1月,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中,会员们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留在北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的选择坚守自己本职工作岗位;有的选择积极响应和平解放北平的方针政策,保护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北平市市长、欧美同学会理事长何思源一边努力劝说傅作义走和平之路,另一方面,他联系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和平倡议,并亲自和人民解放军商谈恰当的解决方案。何思源为傅作义做足了思想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的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动员、团结欧美留学生归国人员投身祖国建设,报效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的第一个任务是获得新政权的批准,正式登记为合法的社会团体。经过民政部门和教育部就欧美同学会的调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该会在北京南河沿有一百多间房子,经济方面以房租为主要来源,已无大问题。第二,该会为俱乐部性质,以不带有政治目的为宗旨,现尚未发现有政治活动。第三,该会创始人和会员大多数是大学教授和社会民主人士,在资金方面对革命进行了许多支援。

1952年,欧美同学会正式获得了民政部门的认可,今后将以合法身份继续存在于社会团体之中。欧美同学会致力于成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社团,并整理会籍、发展会员、几次修改会章。除了基础会务的改革外,欧美同学会还积极动员欧美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

留学归国人员对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崇拜”之心,通过抗美援朝运动,许多人了解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和本质,从而改变了思想。1950年,欧美同学会为志愿军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抗美援朝运动。

1960年至1976年,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留学生归国人数缩减,欧美同学会失去会员,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欧美同学会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尤为突出。1960年,该会改选了部分委员,1961年修改了会章,1962年,取消了该会,收缩为“欧美同学会俱乐部”。“俱乐部”成为一个“入会无需手续,会员无名册,会所无大会”的松散团体,之后活动逐渐减少。1963年以后,再无记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新气象,社会兴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热潮,欧美同学会顺利收回了会所,会员人数增加到几千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领导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该会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央统战部代管,由各界留学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众社团,成为中国连接世界,国内联系海外留学生的纽带。

1983年,在政协礼堂举办了欧美同学会建会70周年的庆祝大会,联系了各国各界的留学生,既在国内向民众宣传了欧美同学会,又向海外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政策。

1989年6月,欧美同学会基金会正式成立了,第一任理事长为伍修权。该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社团,业务主管单位是教育部。在拥有基金会储备资金的支持下,欧美同学会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是加强留学人员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欧美同学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强化留学人员之家建设。在资源配置、政治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一体化的照顾,为欧美同学会广泛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全国各地还加强对欧美同学会工作的经费保障,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适当情况下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办公场所。

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作用。为了助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欧美同学会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海归创业学院,并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地成立了6家地方学院,鼓励、支持留学人员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潮。

三是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欧美同学会会员遍及世界各地,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中国企业需要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的防范,保障海外投资利益不遭到损失,更好地与当地社会环境的文化融合。

四是保护和利用欧美同学会的会址。欧美同学会目前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11号,除陆续扩建和危房拆除外,该址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好保存至今。欧美同学会的会所在百年间历经波折而依旧屹立不倒,且在历史进程中没有遭到较大的破坏,能保存建筑的原始风貌,可以认定为会址目前属于合理使用。面对这份特殊的人类遗产,欧美同学会全体会员决定:转变观念,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协调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把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原本的面貌回馈给人民。

一代代留学生心怀报国志,在欧美同学会的组织、带领下,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欧美同学会的历史,是留学人员的历史,也是国家的历史。(李玉林)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