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高层动态  >  

建言国计民生事 发出党派好声音——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民主党派中央建言观察

发布时间:2024-03-05 09:07:57 来源:团结报

大地春回,万木争荣。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再度于北京召开。这场春天的约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民主党派参政履职工作的“大考”。随着民盟中央于2月29日公布拟提交提案目录,各民主党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的建言已基本出炉。截至记者发稿前,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拟提交建言已逾360件。

这些建言,既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需,又充分凸显民主党派自身所长,更汇集传达民情民声民意,可谓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期许,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就各民主党派中央建言进行独家梳理,为您全面解析这些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声音”。

聚焦中心大局

为“国之大者”鼓与呼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翻开各民主党派中央拟提交建言的目录,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大局的课题不在少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是民主党派的不懈追求。

发展成色如何,经济领域最为直观。去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经济社会发展后的第一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给全国人民带来信心,也为各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提供了方向——今年全国两会上,经济话题仍是民主党派建言的重点。

以民革为例,40件建言中有许多直接涉及经济发展,包括“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沿边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激活地理位置数据潜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等。民盟中央将就“用法治方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政府采购数字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出建议,民建中央也将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完善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等建言献策。

能源这一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源,同样是各民主党派关注的焦点。瞄准这一课题,民革中央、民建中央将就“全国构建电力统一大市场”提交相关建言;农工党中央拟提出“建设新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盐湖锂资源开发,保障我国新能源战略资源安全”等建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围绕乡村振兴这个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各民主党派不吝笔墨。民革中央希望,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致公党中央将从城乡融合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种质资源文旅价值挖掘等方面提出建议;台盟中央从小处着眼,拟就“盘活扶贫项目资产”“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话题建言。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长江、黄河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已有近3年,掌握了许多一手材料,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成果也将被带到全国两会这一平台。民盟中央、农工党中央拟就长江污染管控建言,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将围绕交通运输方面献策,九三学社中央则提出协同推进长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综观各民主党派中央建言,记者发现,建言目录涉及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等领域议题的占比近半,内容涉及高质量发展的比例更大。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大局绝非空谈。

立足自身特色

“老阵地”焕发新活力

“注重突出民革传统特色优势,在社会和法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三农’这三个重点参政议政领域持续发力。”2月28日,民革中央召开2024年全国两会民革新闻宣传工作通气会时,民革中央副主席谷振春这样介绍今年民革拟提交建言的特点。

从建言目录看也确实如此,“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加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升级发展”“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推动农业高校耕读实践教育助力农业产业振兴”……这些都是民革深耕多年的传统领域。

不只是民革,各民主党派都有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但在主界别上各有侧重,这在其拟提交的建言中有着充分显现。在民盟中央拟提交的46件建言中,教育科技文化作为民盟的主界别有16件;在农工党中央拟提交的60件建言中,体现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主界别特色的共46件;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分别将涉及侨海、两岸关系作为重点,在建言中保持一定相关领域的比例,凸显了界别特色。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受到重视。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国家发改委还专门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今年两会,民建中央也更加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建议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而从总数来看,以经济为主界别特色的民建,今年拟提交44件建言,涉及经济发展和财政金融类26件,占比达60%。

在民进中央拟提交的46件建言中,“老阵地”共17件,包括教育领域10件、文化领域5件、出版传媒领域2件。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特色的参政党,民进不仅持续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等传统话题,也将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这样的新角度为教育强国建设发声。

与科技界联系密切的九三学社,在建言选题确定上,也贴合科技创新最前沿的需要。这些选题涉及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发挥国有科研仪器与设施使用效能等各个方面。

从以上数据和建言选题不难看出,虽是“老阵地”,但各民主党派在具体课题和建言角度的选取上,更加注重贴合新时势、结合新话题、切合新需求。

紧扣社会热点

为“民之关切”建真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时刻将人民群众冷暖记挂在心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也是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持续坚守。

两会不仅是共商国是的盛会,更是承载民意的平台。谷振春在通气会上直言,“民革中央提案工作主要聚焦中共中央、国务院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问题。”具体来看,无论是“加快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改革”,抑或“构建‘大数据+AI’监管体系,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水平”,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领域的具体问题。

“民生清单”上,就业和医疗常常位居“高位”,毕竟前者关乎生活水平,后者关乎生命健康。民革中央、民进中央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话题,农工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将“三医协同”作为建言内容,正是源于对社会民生的关切。

“一老一小”也是民生领域长盛不衰的话题,最容易牵动人心。

关注“银发族”,今年民革中央、台盟中央拟就“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方面分别提交建言;民盟中央提出“实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推进老年健康服务新模式”;农工党中央呼吁“加快我国互联网医疗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年患者就医便利性”;民建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则更关注农村地区的养老挑战。

聚焦青少年,民盟中央建议,完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体系;民进中央希望,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统筹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农工党中央提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托育服务”“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预防自我伤害行为”等建议。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一个人都不能少。在全国两会的平台上,各民主党派也将目光聚焦于一些特别群体。民革中央关注在陆台胞切身利益,希望进一步优化常住大陆台胞参加企业社保流程;民建中央心系“最可爱的人”,建议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民进中央为“星星的孩子”发声,拟就“推动构建高质量孤独症关爱支持体系”提交建言。

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已开启。期待这场“大考”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和代表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能交出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充分展示自身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和参政党良好形象,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出响亮的“好声音”。

(黄昌盛)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