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追光”的民主党派成员,登上首场“代表通道”!
发布时间:2024-03-06 09:03:39 来源:团结网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全国人大代表、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高中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接受记者采访。

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现场
团结君注意到,接受采访的6位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一位是民主党派成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带着用科技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故事,高纪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高纪凡接受记者采访
“我是天合光能创始人,也是光伏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一名‘追光者’。”高纪凡这样介绍自己。
高纪凡表示,在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是一名亲历者,更是一名奋斗者。“1988年我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放弃了出国读博,决心当一名创业者。如今而言,我无悔当时的选择。光伏行业从当时的技术、市场、设备三头在外,到如今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产业链完善程度全部全球第一,领跑世界。”
2010年,天合光能的核心技术变成国际标准。但此前,光伏行业的所有国际标准都是由国外企业制定的,彼时高纪凡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当时,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只有15年,但高纪凡深信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完全可以让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做得更长。“我马上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攻关,并且亲自参与。经历了几十次的失败,通过1000多个日夜的坚持不懈,我们成功了。依靠天合的独创技术,我还牵头完成了中国光伏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制定,现在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最高可以达到30年以上,为全球的光伏发电大大降低了成本。”高纪凡动情地回忆道。
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拦路虎”不仅仅有技术难题。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全行业亏损,很多人建议高纪凡砍掉研发投入。但高纪凡不仅坚持不能砍研发投入,每年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超过230亿元。由于长期的投入,天合光能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领先,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尤其是晶体硅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虽然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只有牢牢抓住创新不放松,才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喜悦。”高纪凡感慨道。
据介绍,天合光能凝聚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创新者和创业者,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件累计发货量超过190吉瓦,相当于在全球种了140亿颗树的减碳量。“当然,我们还面临多重挑战,我将秉持科技创业者坚韧、执着的精神,坚定不移开展自主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拼搏奋斗,争当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高纪凡表示。
(邱凌)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全国人大代表、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高中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接受记者采访。
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现场
团结君注意到,接受采访的6位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一位是民主党派成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带着用科技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故事,高纪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高纪凡接受记者采访
“我是天合光能创始人,也是光伏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一名‘追光者’。”高纪凡这样介绍自己。
高纪凡表示,在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是一名亲历者,更是一名奋斗者。“1988年我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放弃了出国读博,决心当一名创业者。如今而言,我无悔当时的选择。光伏行业从当时的技术、市场、设备三头在外,到如今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产业链完善程度全部全球第一,领跑世界。”
2010年,天合光能的核心技术变成国际标准。但此前,光伏行业的所有国际标准都是由国外企业制定的,彼时高纪凡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当时,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只有15年,但高纪凡深信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完全可以让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做得更长。“我马上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攻关,并且亲自参与。经历了几十次的失败,通过1000多个日夜的坚持不懈,我们成功了。依靠天合的独创技术,我还牵头完成了中国光伏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制定,现在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最高可以达到30年以上,为全球的光伏发电大大降低了成本。”高纪凡动情地回忆道。
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拦路虎”不仅仅有技术难题。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全行业亏损,很多人建议高纪凡砍掉研发投入。但高纪凡不仅坚持不能砍研发投入,每年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超过230亿元。由于长期的投入,天合光能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领先,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尤其是晶体硅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虽然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只有牢牢抓住创新不放松,才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喜悦。”高纪凡感慨道。
据介绍,天合光能凝聚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创新者和创业者,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件累计发货量超过190吉瓦,相当于在全球种了140亿颗树的减碳量。“当然,我们还面临多重挑战,我将秉持科技创业者坚韧、执着的精神,坚定不移开展自主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拼搏奋斗,争当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高纪凡表示。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