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党派成员走上委员通道,分享身边“平凡人平凡事”
发布时间:2024-03-08 09:20:18 来源:团结网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共九位委员分三批接受采访。

现场
本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委员通道中,共有5位民主党派成员,他们分别为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

现场
据了解,五位民主党派成员分享了他们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通过这些故事他们又有什么话要说?
郑军,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委员故事分享: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叫王值军。师范毕业后,扎根在湖北崇阳一个库区的“孤岛”教学点,以校为家,风雨无阻摇着小船,28年接送学生上学放学,那个只有800多村民的小山村,在他的培养下,走出了46名大学生。教学点调整后,他再次放弃进城的安排,申请到县里最边远的高枧乡任教,他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无论是未来的医生、工程师、工匠,还是未来的航天员、轮机长,未来的家国栋梁今天正端坐在明亮的课堂,都渴望着好老师去培养,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教育。”郑军介绍了一串数字:全国近50万所学校,有1890多万名教师,托起近3亿在校学生的教育,关联着学生家长群众近8亿人。
郑军认为,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教育,要用好教育培养好老师。“我们建立了大中小幼一体化教师培养机制,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把中小学老师请到大学讲堂,让大学生登上中小学课堂,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充分贯通,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基础教育师资。”
今年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郑军呼吁,要让重教温暖每一位老师,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黄宝荣,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老工业基地强经济必须强工业

委员故事分享:
浆水酸菜是我们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但很少人相信它可以成为一种产业。一名甘肃小伙,他在前几年返乡创业,瞄准浆水酸菜,与兰州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历经14,000多次实验,开发了浆水方便面等系列酸菜产品。我见证了这家民营企业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健康消费产业的过程,它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带领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而这也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
黄宝荣来自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在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黄宝荣介绍,甘肃省正在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在河西走廊,随处可见连片的风电光伏电站,陆上三峡跃然戈壁。甘肃省正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
“甘肃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强经济必须强工业,我们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引大引强一个徒步行动,以承接产业转移,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黄宝荣说。
舒勇,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
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文化桥梁

委员故事分享:
在这些年与国际朋友们交往中,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他们在谈论中国的时候,不仅仅提到长城故宫,还会非常热心地告诉我,他们坐过高铁,吃过烤鸭,坐过新能源汽车。这些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把世界不同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引发共情,产生共识,达到共鸣。我想这就是文化符号蕴藏在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舒勇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桥”就是“连接”的载体。在当今世界,相互间的交流、理解与沟通,显得既重要又珍贵。
2013年,舒勇以赵州桥为原型,用2万块长城砖大小、融入了世界各个国家国花的金砖,创作了一件大型的景观雕塑作品。“当《丝路金桥》作品在世界巡展的时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来自中国的善意和声音也被不断传递。”舒勇说,“我想,打造好国家文化符号,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
然而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绝非易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舒勇说:“希望以此来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文明创造的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
安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壮阔的舞台

委员故事分享:
我为大家分享一个幕后故事,在排练话剧《上甘岭》时,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这一场立国之战,演员在三伏天关闭所有的门窗,关闭所有的空调电扇,16个演员一天只分享一小瓶矿泉水,在近45度的高温下穿着志愿军的棉服摸爬滚打。其实这样的排练远不及真正战场残酷的万分之一,实际上演员们就是想体验志愿军战士曾经经历过什么,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英雄的国度,从不缺少英雄,更不缺少歌颂英雄的作品,英雄们负重前行,牺牲生命,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歌颂他们。”安庭回忆,他小时候看过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电影中的场景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多年以后,永不消失的电波又以舞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有许多和剧中人物一样的革命英雄,他们已化身为永不消失的电波,将爱和信念传递给今天幸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安庭还分享了表演花絮。“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演出结束谢幕的时候,台上台下的演员、观众都合唱《我的祖国》。我们这首歌还没唱完,演员脸上的妆已经哭花了,现场所有的观众都热泪盈眶。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太多的时代英雄时代楷模,成为了我们舞台上的英雄形象。安庭说:“我们深信时间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当我们遥望着万家灯火,想着舞台上的感人瞬间,会发现是人民铸就了这舞台上的英雄,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最壮阔的舞台。”
邓琳,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
唱响社区服务供给“大合唱”

委员故事分享:
我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幸福路社区见到了一位王女士,她坐在轮椅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阳光开朗,然而,听到她自己的经历后,我深受触动。她是一位先天肢体残疾者,36岁之前一直封闭在家庭里,根本不和外界打交道,正是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的帮助下,她走出家门,进入了社会,不仅活成了平凡的追光者,还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主动把温暖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爱心传递中实现双向奔赴。
这几年参与社区工作,邓琳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社区服务供给是一个“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现在,各地都在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就是整合“五社”力量,帮助基层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邓琳表示,社区服务就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邓琳介绍,现在重庆社区基本都有了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针对老人很多社区开展了养老服务站,针对小孩有了托管课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重点帮扶。
“每扇门背后的家事是国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随着各地的落实,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为民便民安民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邓琳说。
(薛蒙蒙)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共九位委员分三批接受采访。
现场
本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委员通道中,共有5位民主党派成员,他们分别为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
现场
据了解,五位民主党派成员分享了他们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通过这些故事他们又有什么话要说?
郑军,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委员故事分享: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叫王值军。师范毕业后,扎根在湖北崇阳一个库区的“孤岛”教学点,以校为家,风雨无阻摇着小船,28年接送学生上学放学,那个只有800多村民的小山村,在他的培养下,走出了46名大学生。教学点调整后,他再次放弃进城的安排,申请到县里最边远的高枧乡任教,他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无论是未来的医生、工程师、工匠,还是未来的航天员、轮机长,未来的家国栋梁今天正端坐在明亮的课堂,都渴望着好老师去培养,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教育。”郑军介绍了一串数字:全国近50万所学校,有1890多万名教师,托起近3亿在校学生的教育,关联着学生家长群众近8亿人。
郑军认为,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教育,要用好教育培养好老师。“我们建立了大中小幼一体化教师培养机制,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把中小学老师请到大学讲堂,让大学生登上中小学课堂,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充分贯通,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基础教育师资。”
今年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郑军呼吁,要让重教温暖每一位老师,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黄宝荣,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老工业基地强经济必须强工业
委员故事分享:
浆水酸菜是我们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但很少人相信它可以成为一种产业。一名甘肃小伙,他在前几年返乡创业,瞄准浆水酸菜,与兰州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历经14,000多次实验,开发了浆水方便面等系列酸菜产品。我见证了这家民营企业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健康消费产业的过程,它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带领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而这也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
黄宝荣来自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在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黄宝荣介绍,甘肃省正在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在河西走廊,随处可见连片的风电光伏电站,陆上三峡跃然戈壁。甘肃省正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
“甘肃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强经济必须强工业,我们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引大引强一个徒步行动,以承接产业转移,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黄宝荣说。
舒勇,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
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文化桥梁
委员故事分享:
在这些年与国际朋友们交往中,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他们在谈论中国的时候,不仅仅提到长城故宫,还会非常热心地告诉我,他们坐过高铁,吃过烤鸭,坐过新能源汽车。这些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把世界不同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引发共情,产生共识,达到共鸣。我想这就是文化符号蕴藏在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舒勇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桥”就是“连接”的载体。在当今世界,相互间的交流、理解与沟通,显得既重要又珍贵。
2013年,舒勇以赵州桥为原型,用2万块长城砖大小、融入了世界各个国家国花的金砖,创作了一件大型的景观雕塑作品。“当《丝路金桥》作品在世界巡展的时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来自中国的善意和声音也被不断传递。”舒勇说,“我想,打造好国家文化符号,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
然而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绝非易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舒勇说:“希望以此来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文明创造的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
安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壮阔的舞台
委员故事分享:
我为大家分享一个幕后故事,在排练话剧《上甘岭》时,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这一场立国之战,演员在三伏天关闭所有的门窗,关闭所有的空调电扇,16个演员一天只分享一小瓶矿泉水,在近45度的高温下穿着志愿军的棉服摸爬滚打。其实这样的排练远不及真正战场残酷的万分之一,实际上演员们就是想体验志愿军战士曾经经历过什么,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英雄的国度,从不缺少英雄,更不缺少歌颂英雄的作品,英雄们负重前行,牺牲生命,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歌颂他们。”安庭回忆,他小时候看过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电影中的场景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多年以后,永不消失的电波又以舞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有许多和剧中人物一样的革命英雄,他们已化身为永不消失的电波,将爱和信念传递给今天幸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安庭还分享了表演花絮。“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演出结束谢幕的时候,台上台下的演员、观众都合唱《我的祖国》。我们这首歌还没唱完,演员脸上的妆已经哭花了,现场所有的观众都热泪盈眶。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太多的时代英雄时代楷模,成为了我们舞台上的英雄形象。安庭说:“我们深信时间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当我们遥望着万家灯火,想着舞台上的感人瞬间,会发现是人民铸就了这舞台上的英雄,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最壮阔的舞台。”
邓琳,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
唱响社区服务供给“大合唱”
委员故事分享:
我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幸福路社区见到了一位王女士,她坐在轮椅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阳光开朗,然而,听到她自己的经历后,我深受触动。她是一位先天肢体残疾者,36岁之前一直封闭在家庭里,根本不和外界打交道,正是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的帮助下,她走出家门,进入了社会,不仅活成了平凡的追光者,还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主动把温暖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爱心传递中实现双向奔赴。
这几年参与社区工作,邓琳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社区服务供给是一个“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现在,各地都在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就是整合“五社”力量,帮助基层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邓琳表示,社区服务就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邓琳介绍,现在重庆社区基本都有了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针对老人很多社区开展了养老服务站,针对小孩有了托管课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重点帮扶。
“每扇门背后的家事是国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随着各地的落实,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为民便民安民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邓琳说。
(薛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