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张学武:探索中式零食“出海经”
发布时间:2024-03-10 09:52:56 来源:团结报
“中式零食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但国内人均消费量居全球低位,仅为美国1/5、日本1/4,增长空间巨大。”在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看来,支持中式零食高质量发展将推动中式零食产业做大做强,不仅有助于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新格局,也将更好地向全球消费市场贡献中国味道与中华文化,“用中国味征服世界胃”。
由己及人,作为一名企业家,张学武今年带上全国两会的建议,重点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出海,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核心创新力上占据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是关键。”张学武说。
正因为十分看重科技创新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张学武提出,建议国家健全有利于中式零食品类创新的机制,支持成立中式零食研究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品类研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工程学科领先优势。
美味虽无国界,但中国美食因标准化程度不高,走出国门并不容易。张学武认为,中式零食已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加之消费场景的碎片化、丰富化和普世化,非常有机会打破这种格局。因此,他建议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中式零食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并在国家文化输出中积极推介中式零食。
让中式零食走上“一带一路”,也是张学武正在探索的方向。他提出,有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供应链的极致效率和总成本领先优势,探索“供应链出海”,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核心原材料的掌握,在全球原料地布局生产基地,并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扩充品类,推进在地化改造及营销。
不仅是中式零食,实际上,我国民营企业在各行业出海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贸易壁垒、政治风险、文化差异等,作为后来者,出海民营企业存在规模有限等短板,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来自当地品牌、国际品牌的挑战。
“要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张学武提出,国家应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构建出海服务平台,为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打好协同配合“组合拳”,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出海服务体系,在平台搭建、政策咨询、融资服务、风险评估和安全指引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进行国际化布局,对民营企业在海外自建产销渠道、推广自主品牌视情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缺乏海外市场本地化的运营团队,对当地市场认知片面,无法融入当地文化……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的管理难题。张学武说,企业真正需求的是懂市场、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他建议,开展海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国家设立海外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出海民营企业干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张学武对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充满信心和期待,“海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出海发展,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民营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张学武说。(李可)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中式零食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但国内人均消费量居全球低位,仅为美国1/5、日本1/4,增长空间巨大。”在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看来,支持中式零食高质量发展将推动中式零食产业做大做强,不仅有助于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新格局,也将更好地向全球消费市场贡献中国味道与中华文化,“用中国味征服世界胃”。
由己及人,作为一名企业家,张学武今年带上全国两会的建议,重点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出海,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核心创新力上占据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是关键。”张学武说。
正因为十分看重科技创新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张学武提出,建议国家健全有利于中式零食品类创新的机制,支持成立中式零食研究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品类研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工程学科领先优势。
美味虽无国界,但中国美食因标准化程度不高,走出国门并不容易。张学武认为,中式零食已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加之消费场景的碎片化、丰富化和普世化,非常有机会打破这种格局。因此,他建议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中式零食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并在国家文化输出中积极推介中式零食。
让中式零食走上“一带一路”,也是张学武正在探索的方向。他提出,有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供应链的极致效率和总成本领先优势,探索“供应链出海”,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核心原材料的掌握,在全球原料地布局生产基地,并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扩充品类,推进在地化改造及营销。
不仅是中式零食,实际上,我国民营企业在各行业出海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贸易壁垒、政治风险、文化差异等,作为后来者,出海民营企业存在规模有限等短板,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来自当地品牌、国际品牌的挑战。
“要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张学武提出,国家应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构建出海服务平台,为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打好协同配合“组合拳”,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出海服务体系,在平台搭建、政策咨询、融资服务、风险评估和安全指引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进行国际化布局,对民营企业在海外自建产销渠道、推广自主品牌视情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缺乏海外市场本地化的运营团队,对当地市场认知片面,无法融入当地文化……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的管理难题。张学武说,企业真正需求的是懂市场、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他建议,开展海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国家设立海外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出海民营企业干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张学武对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充满信心和期待,“海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出海发展,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民营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张学武说。(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