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统战  >  

打开通往数字化农业新领域的大门

——记致公党中央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4-05-16 09:28:16 来源:团结报

学员在清美集团腰路基地参观学习。

“作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一名新兵,我最想了解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最新概念。”“这次培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如何使农产品收益最大化,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稳定市场价格都需要数字化农业的助力。”“未来智慧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巡查等先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智能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

4月上旬,由致公党中央主办、致公党上海市委会承办的“致公党中央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在上海举行,来自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南州,重庆市酉阳县,云南省楚雄州,安徽省六安市,福建省三明市等致公党中央帮扶地区和上海合作交流地区的151名学员参加培训。这些期待和感悟正是出自这些参训的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之口。

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开展数字技术培训

致公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3月29日,致公党中央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等6位致公党中央领导率队,赴贵州毕节召开致公党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助力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见行见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此次在上海开展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是致公党中央深化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成果的重要举措。培训班旨在帮助各地的“乡村振兴骨干”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因地制宜地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数字技术被确定为本次培训的主题。五省六地基层“乡村振兴骨干”对共同学习、研讨智慧农业话题充满期待。

来自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镇的余远飞表示,最想学到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50岁以上人群仍是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如果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的工作中,会对我所在乡镇的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他说。

黔西南州普安县农业农村局的朱中考长期从事农作物技术推广。他对智慧采集、智慧溯源、智慧水肥等智能装备精准作业比较好奇,尤其希望学习到病虫害远程诊断与预警、大田自动灌溉与水肥管理、无人机喷药辅助授粉等操作技术。

课程理论实践并重

学员感叹收获满满

结合学员实际需要,培训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配备师资力量,帮助学员们提升数字化意识,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数字化农业新领域的窗口。为此,主办方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知名教授为学员介绍智慧农业领域的最新成果。

与此同时,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等地的农业数字化技术领域企业家,也受邀与学员们分享探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成功经验。

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赴清美集团、华维灌溉、点甜机器人和九丰农业等现代农业企业现场教学,近距离感受智能设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感知现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力。

黔西南州贞丰县农业农村局的徐雨晴直言,在企业现场观摩农业机器人作业,让她惊叹于农业科技发展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建设‘无人化农场’,可以极大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她说。

“大数据精准激活乡村产业业态、补齐产业链、助力乡村富裕的讲课内容,让我很受启发。”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联盟社区的陈玲表示,贵州在保留原有传统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应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智慧文旅之路。

教学激发干事热情

学以致用回馈桑梓

“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大胆拥抱农业数字技术时代,回馈桑梓、争做乡村振兴先行者和引路人。”在培训班结业式上,致公党上海市委会秘书长刘新宇对参训学员提出殷切期盼。现场聆听智慧农业的研究成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现场感受智慧农业的便利和高效,学员们也纷纷表示将用好所学,争做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贡献者。

贵州山区多丘陵多,小气候特点明显,规模化大田化机械化发展难以实现。经过此次学习,致公党毕节市工委副主委胡潘武认识到,发展山区农业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地理气候及作物特点而定,依据时代科技现代农业技术、当地人力资源情况而定,重点发展特色畜牧业、特色种植业,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消费群体,大力推进定制化之路,实现农业特色发展。

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瓮本村的张祥发更关注乡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他表示,回村后将结合所学,积极推进以乡村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基础,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激活乡村闲置资产,尝试用村集体或村民闲置房发展民宿、餐饮、长期租赁等,多渠道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

“智慧农业需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高永林谈及学习感悟时表示,智慧农业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案,实现精准农业,“我将把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黄昌盛


[ 责任编辑:丁咪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