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  

凝聚共识团结同心 发挥优势接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4-10-15 14:40:06 来源:团结报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人民政协75年的光辉历程,阐明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用“十个坚持”总结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民主党派,要深刻理解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全局的高度深度参与和融入政协各项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广泛凝聚共识,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平台上民主党派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秉持共同理想、坚持共同奋斗,汇聚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合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民主党派理应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是民主党派应有的政治责任担当,也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政治要求。

一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首要的是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有效地集中民主党派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真正体现建言资政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要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为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政协协商提供了制度保障,民主党派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找准履职定位,拓展民主参与实践空间,运用好民主协商等“直通车”参政渠道,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更好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民主党派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参加政协协商议事活动等形式,提出科学性、建设性意见建议,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聚焦中心任务履行职能,全方位助力人民政协工作

民主党派要紧紧聚焦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立足特色优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我国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准确把握议政建言的方向重点,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调查研究并重,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真正把民主党派所长与国家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在参政议政中聚众智,在政党协商中献良策,在民主监督中建诤言,以高水准履职彰显青海民主党派的担当作为。

一要突出中心大局,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自觉把建言资政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谋划、在大局中作为,做到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派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和智慧就汇聚到哪里。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心选题、深度调研、精准建言、高效议政。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加强深化对改革攻坚、生态环保、绿色算力、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

二要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真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民生改善、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履职的重要着力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围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问题协商建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建利民之言、谋便民之策、做惠民之举,切实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助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发挥农工党医疗卫生主界别优势,倾力倾情持续做好对基层卫生院的全面医疗帮扶工作,助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发展,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

三要用好监督载体,切实增强监督实效。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项职能,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和民主政治人民性的宗旨。农工党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既是加强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新时代农工党在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调研、协商、监督相互贯通,加强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对党委部门决策部署、政府单位工作落实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提出意见建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建设重点,适时开展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专项民主监督检查,督促各项改革措施有序推进。进一步提高政党协商能力,特别是在“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协商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方式发表真知灼见、提出意见建议,有效深入推进民主监督,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五种能力”,在人民政协平台上更好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积极践行民主党派做到“四新”“三好”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团结和引导广大农工党党员坚守合作初心、传承优良传统,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基础,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强化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

一要持续推进思想建设,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需要全国上下团结奋斗”。新征程新起点,农工党青海省委会坚持把提升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体农工党党员和所联系界别群众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增进共识、汇聚力量、助力发展的团结合力,团结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农工党党员及界别群众增强信心,为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凝心聚力。

二要巩固健全组织体系,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农工党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如何建设参政党”,深化探索实施“五大战略”,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履职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凝聚发展合力,赓续合作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

三要坚持调查研究并重,强化履职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在国家治理新起点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履行自身政治职责。农工党青海省委会坚持以执政党为师,引领农工党党员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切实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转化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际行动。紧紧聚焦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的要求,深入基层一线,掌握一手材料,听取一线声音,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人民政协的平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参政党更大新贡献。

(作者王昆,系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