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庆林: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9 15:12:45 来源:团结报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民营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全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政策红利和机遇,激励着民营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实现新跨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民营经济的论述和举措,对指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新跨越、新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提供了坚实保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民营经济的壮大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提升就业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步伐,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决定》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一基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策基础。“两个毫不动摇”的再次明确,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是民营企业能够坚定信心、持续投资、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避免了民营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观望和犹豫情绪,激发了民营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生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破解融资难题、优化监管和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资源配置、市场拓展、风险应对等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民营经济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更深度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壮大。
一是加强法律保障。《决定》指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将从法律层面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它可以有效破除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不合理政策限制和隐性壁垒,让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等方面真正享受平等的待遇,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二是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决定》指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以前可能难以涉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一方面可以拓宽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为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决定》指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一政策将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活力,民营企业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效的创新转化机制,让其牵头技术攻关,能够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研发成本,有助于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是破解融资难题。《决定》指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同时,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成本和风险担忧,提升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度,让资金更顺畅地流向民营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血液。
五是优化监管和服务体系。《决定》指出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减少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和行政干扰。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可以避免乱收费现象,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则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被不合理占用的问题,改善民营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则为民营企业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上。
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一方面,《决定》指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这对民营企业家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情和动力。民营企业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决定》对于科技研发创新等方面的重视以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表述,有利于科技型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和市场机会等,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民营企业应该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拓展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以适应更加规范、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改革创新是强国之道,也是民营经济发展进步的根本路径。展望未来,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
[ 责任编辑:丁咪 ]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民营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全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政策红利和机遇,激励着民营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实现新跨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民营经济的论述和举措,对指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新跨越、新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提供了坚实保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民营经济的壮大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提升就业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步伐,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决定》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一基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策基础。“两个毫不动摇”的再次明确,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是民营企业能够坚定信心、持续投资、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避免了民营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观望和犹豫情绪,激发了民营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生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破解融资难题、优化监管和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资源配置、市场拓展、风险应对等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民营经济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更深度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壮大。
一是加强法律保障。《决定》指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将从法律层面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它可以有效破除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不合理政策限制和隐性壁垒,让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等方面真正享受平等的待遇,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二是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决定》指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以前可能难以涉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一方面可以拓宽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为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决定》指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一政策将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活力,民营企业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效的创新转化机制,让其牵头技术攻关,能够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研发成本,有助于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是破解融资难题。《决定》指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同时,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成本和风险担忧,提升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度,让资金更顺畅地流向民营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血液。
五是优化监管和服务体系。《决定》指出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减少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和行政干扰。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可以避免乱收费现象,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则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被不合理占用的问题,改善民营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则为民营企业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上。
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一方面,《决定》指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这对民营企业家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情和动力。民营企业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决定》对于科技研发创新等方面的重视以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表述,有利于科技型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和市场机会等,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民营企业应该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拓展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以适应更加规范、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改革创新是强国之道,也是民营经济发展进步的根本路径。展望未来,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