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华:凝聚改革共识 发挥法宝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26 14:28:59 来源:团结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赋予了新时代统战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的光荣使命。
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决定》在论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提出了“三个面对”“六个必然要求”,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三个面对”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作为一个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这样几个节点令人瞩目、十分重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改革”;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这三次三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是划时代的,都在中共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个必然要求”从制度建设、发展理念、价值立场、风险挑战、大国担当、党的建设等方面多角度阐述和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战略高度;既有历史深度,又有世界广度。如果我们对其重大意义再作一个凝练的概括,就是一句话: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面准确领会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中共中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宏大的思想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众多领域。这一思想系统,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思路,也含有中观层面的决策,以及微观层面的举措。精准理解把握三中全会精神,既要分层次掌握这些内容,也需要厘清不同层次间的关系。
完整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和愿景,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中共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明确将其确立为民族复兴的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谋划,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展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准确把握《决定》所确立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政方针,必须分层次进行理解。《决定》在第一部分中,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原则,是对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观层面思路的集中体现。《决定》在第二部分到第十五部分集中体现了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观层面思路。而在《决定》第二部分到第十五部分的正文之中,则分别阐述了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举措,集中体现了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层面思路。学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把握全会的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层次把握好各个领域改革的中观思路及微观思路。
完整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决定》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加凸显了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就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表署名文章,我们按照中共中央部署要求,深化规律认识、用好强大法宝,深刻把握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必须把牢讲政治、固政权的正确方向,展现聚人心、强信心的职责担当,凸显增力量、汇能量的特色优势,增强应变化、勇创新的变革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着眼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最大限度汇聚激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智慧和才能,形成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合力。
要紧扣目标任务、放大特色优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画好最大同心圆。发挥参政监督、建言协商的政治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建诤言、聚共识,做到参政议政更为聚焦、民主监督更加有力、政治协商更显质效;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助成事、促发展,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赋能助力;发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先行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早破题、树品牌,在促进“两个健康”、深化网络统战、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上探索创新,全面提高统战工作标识度、影响力;发挥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功能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防风险、守底线,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行胜于言,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唯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前所未有的拼搏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才能取得应有实效。
真正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坚强定力、强大合力。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和人民才具有了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全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铭记于心、严格遵守,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打开思想阀门。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改革的突围、开放的突破。我们要以思想破冰为突破口,改掉旧习惯,放下旧观念,抓紧扛起改革旗,走上开放路,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浩浩洪流。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须以系统视角审度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结构理路及过程逻辑,透析体系运行的内在机理和矛盾规律。
破除梗阻现象。要真正把统战工作做到中共中央的关注点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坚决破除“中梗阻”现象。
掌握过硬本领。面对错综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严峻风险挑战,如果不提高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就随时会被时代甩在身后。我们时刻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务必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要进一步大兴学习之风、大兴钻研之风、大兴实干之风,注重能力提升、锻造过硬本领,为统一战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作者系民盟新疆区委会副主委、新疆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 责任编辑:林紫文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赋予了新时代统战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的光荣使命。
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决定》在论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提出了“三个面对”“六个必然要求”,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三个面对”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作为一个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这样几个节点令人瞩目、十分重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改革”;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这三次三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是划时代的,都在中共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个必然要求”从制度建设、发展理念、价值立场、风险挑战、大国担当、党的建设等方面多角度阐述和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战略高度;既有历史深度,又有世界广度。如果我们对其重大意义再作一个凝练的概括,就是一句话: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面准确领会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中共中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宏大的思想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众多领域。这一思想系统,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思路,也含有中观层面的决策,以及微观层面的举措。精准理解把握三中全会精神,既要分层次掌握这些内容,也需要厘清不同层次间的关系。
完整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和愿景,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中共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明确将其确立为民族复兴的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谋划,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展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准确把握《决定》所确立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政方针,必须分层次进行理解。《决定》在第一部分中,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原则,是对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观层面思路的集中体现。《决定》在第二部分到第十五部分集中体现了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观层面思路。而在《决定》第二部分到第十五部分的正文之中,则分别阐述了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举措,集中体现了全会所描绘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层面思路。学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把握全会的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层次把握好各个领域改革的中观思路及微观思路。
完整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决定》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加凸显了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就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表署名文章,我们按照中共中央部署要求,深化规律认识、用好强大法宝,深刻把握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必须把牢讲政治、固政权的正确方向,展现聚人心、强信心的职责担当,凸显增力量、汇能量的特色优势,增强应变化、勇创新的变革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着眼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最大限度汇聚激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智慧和才能,形成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合力。
要紧扣目标任务、放大特色优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画好最大同心圆。发挥参政监督、建言协商的政治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建诤言、聚共识,做到参政议政更为聚焦、民主监督更加有力、政治协商更显质效;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助成事、促发展,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赋能助力;发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先行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早破题、树品牌,在促进“两个健康”、深化网络统战、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上探索创新,全面提高统战工作标识度、影响力;发挥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功能优势,更加积极有为地防风险、守底线,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行胜于言,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唯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前所未有的拼搏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才能取得应有实效。
真正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坚强定力、强大合力。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和人民才具有了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全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铭记于心、严格遵守,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打开思想阀门。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改革的突围、开放的突破。我们要以思想破冰为突破口,改掉旧习惯,放下旧观念,抓紧扛起改革旗,走上开放路,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浩浩洪流。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须以系统视角审度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结构理路及过程逻辑,透析体系运行的内在机理和矛盾规律。
破除梗阻现象。要真正把统战工作做到中共中央的关注点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坚决破除“中梗阻”现象。
掌握过硬本领。面对错综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严峻风险挑战,如果不提高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就随时会被时代甩在身后。我们时刻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务必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要进一步大兴学习之风、大兴钻研之风、大兴实干之风,注重能力提升、锻造过硬本领,为统一战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作者系民盟新疆区委会副主委、新疆社会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