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  

浅议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12-05 16:35:41 来源:团结报

协商民主的概念虽缘起于西方,其功能和价值都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知晓,但不同政治制度国家的协商民主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其实施过程以及效果差异较大。中国的协商民主与西方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西方的协商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协商民主体现的本质目的不同。西方的协商民主究其本质是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利益协商,是各种利益集团代表的组织或个人凭借力量取得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领域话语权,是为了维护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义下各方力量为实现统一目标而协商议政、建言献策的一种形式。西方的协商民主是利益对抗和力量比拼的“拳击赛”;中国的协商民主由于有共同的目标,群策群力,充分将个人和各群体、各阶层的力量结合起来,是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接力赛”。西方协商民主虽然冠之以协商民主之名,其实只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其协商也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协商,而是基于利益与力量的平衡,其根本目的是为少数人谋利,这就决定了西方的协商民主的本质是利益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不论从组织还是行事原则等各个方面都集中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各阶层、社会各界人士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国家改革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协商民主展示的内涵不同。西方协商民主的受益群体是在“协商民主”中因其力量、金钱、权力而更有话语权的极少数人,而广大人民群众是无法参与到民主协商当中的,西方协商民主反映到政治生活中就是各政党之争和党派轮流执政,相互倾轧,虽然一些党派在竞选时也会提出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和主张,但很多只是这些利益党派为了争取选民选票的一种手段,并不能真正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而中国协商民主的受益群体则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证明了中国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协商民主发挥的作用不同。西方协商民主更多体现为利益相争,政权的更替、政府的组合都是利益的结合,这样的政治社会就容易忽视最底层、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心声,而成为“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决定》指出,“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的发展,使得新时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更加注重倾听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的声音,更加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姚跃传,系安徽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员、合肥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