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  

赵 忠:统一战线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思想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2 15:43:03 来源:团结报

知识分子是生产力的开拓者、文化的创造者、知识的传播者。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强调必须把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高校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是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政策要求是否清晰,是能否搞好高等教育领域统战工作的关键。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的思想特征及表现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主要为三种类型人员:高校党外干部或行政工作者;非中共党员高校教师;非中共党员大学生。把非党员大学生列为统战对象是因其年龄已达到成人,但在政治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社会价值观也没有完全确立,思想认识还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需要加强引导。他们的思想特征具体为:

具有较高政治参与热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效能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党和政府表现出较强的政治信任度,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思考探求解决社会发展“疑难杂症”的方法途径,渴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和方法。

专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越来越多高学历大学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成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主力军。国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政策的鼓励支持,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博士也回国加入高校服务行列,在高等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比重逐渐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重要任职人员拥有留学经历的比重达80%以上,这一群体普遍学习能力强,专业领域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广。

价值观取向多元。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在理想信念、利益诉求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他们思想多元,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与“可塑性”特点。同时,由于他们是专业型人才,偏重学科专业研究,且有一部分教师在国外生活学习,容易受西方思想潮流所影响,甚至将某些错误思想观点传递到社会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做好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思想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常抓不懈。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成效显著,取得重大进步。但同时,世界局势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使得高校党外人士思想认知发生了新变化,多元思想文化价值观冲击空前加大;新媒体、信息化发展提速,信息更为庞杂,辨别不当言论、不良社会及政治思潮的难度加大;高等教育领域统战工作力量薄弱;高等教育领域统战工作制度不够健全等现状为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统战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统战工作,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开展,方能提高实效。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加强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特别是非中共党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向党看齐。一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培训,促进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进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确保统一战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引导党外人士学习国家政策方针、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在历史和真理中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三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共识凝聚,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外人士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帮助其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勇担社会责任,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增强统战意识,落实统战工作主体责任。高等教育领域统战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统战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落实党外人士统战工作责任。要选好用好各级统战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讲求工作艺术,展现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良好形象。高校党委及支部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重要原则,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高度重视文化宣传教育在统战方面的启智润心作用,带头组织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以文化宣传教育解决高校党外人士思想价值观多元化问题。带头广交深交党外人士朋友,深入到非中共党员学生中去,做到在思想上疏通引领,在生活中关心呵护,在工作中主动对接,推动党外人士主动融入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大局,紧紧团结在高校党委周围,用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创新实践。

完善统战工作制度,以大统战格局提升工作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全党上下一齐动手、有关方面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高等教育领域必须按照大统战格局思想,不断健全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同步吸纳党外人士参加,带动党外人士始终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推动落实政治参与机制,增加党外人士政治参与的机会,鼓励党外人士“大胆”建言,畅通建言渠道,为党外人士的政治参与提供相应的帮助。建立向党外人士问询制度,在学校重大政策出台之前,提前问询党外人士,必要时可通过举行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商讨,听取各方意见。组织高校党外人士定期参与学校会议汇报和决策,学习并讨论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相应指示,引导党外人士自觉承担工作责任。建立一系列激励制度,对参政热情较高且工作能力较突出的高校党外人士应着重培养,作为领导干部储备人士,为其搭建晋升平台,以此来激励广大富有政治抱负的党外人士。

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是充实壮大新发展阶段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外人士统战工作,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凝心聚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作者赵 忠,系民革山西省太原市委会常委、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理学院副院长) 

[ 责任编辑:赵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