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统战  >  

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暨东中西部共富工作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2-17 14:00:50 来源:民革中央微信

会议现场

2月14日,由民革中央指导,宜春市人民政府、民革江西省委会共同主办的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暨东中西部共富工作交流会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举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出席并讲话,江西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袁勤华致辞。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欧阳泽华,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世杰,民革广西区委会主委巫家世,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程萍,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于干千等出席会议。民革江西省委会主委熊皓致开幕词。

李惠东出席并讲话

李惠东指出,东中西部协同共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和东中西部人民幸福安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革凝聚全党共识,将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构建“党派搭台、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种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是多党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写照。

李惠东表示,推动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携手合作,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民革中央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民革内部协作,密切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工作,持续深化“东迁西归”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袁勤华致辞

袁勤华指出,近年来江西通过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合作,积极承接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引进优秀人才入赣,同时在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与周边省份开展了广泛合作,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江西力量。未来,江西将继续秉持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举措,主动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同时支持和鼓励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加入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行动,为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共富探索新的路径,作出新的贡献。

熊皓致开幕词

熊皓在开幕词中表示,在民革中央领导下,民革江西省委会、民革浙江省委会、民革贵州省委会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实施“东迁西归”项目,探索实施“总部中心+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的东中西部联动模式,取得积极成果。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推动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和东中西部联动共富跑出加速度、激发新活力。

中共宜春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石军英主持会议,中共宜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俊,中共靖安县委书记喻军分别致辞。

揭牌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会上,吴晶、欧阳泽华、王世杰等分别为南昌交通学院数智五金产业园、大健康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揭牌。民革江西省委会与靖安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靖安县、纳雍县人民政府签订友好城市协同发展战略协议,靖安县人民政府与南昌交通学院签订成立大健康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等。相关企业家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与会人员在南昌交通学院墨轩湖校区考察“东迁西归”项目推进情况。

在靖安期间,与会人员考察了靖安县产业结构,调研了“东迁西归”项目推进情况。

何为“东迁西归”和“东中西部联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在民革中央领导下,民革江西省委会与浙江省委会、贵州省委会通力协作,并在民革广西区委会、吉林省委会、四川省委会、云南省委会、广东省委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提出了以“世界五金之都”浙江省永康市与贵州省纳雍县为试点的“东迁西归”项目构想,并以地处中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南昌交通学院作为研发基地,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轴,探索实施“总部中心+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的东中西部联动模式,实现劳力东迁、消费西归,人才东迁、技术西归,创业东迁、投资西归,飞地东迁、财税西归,总部东迁、基地西归,锻炼东迁、服务西归。

“东中西部联动”项目实施以来,民革江西省委会等民革组织,依托中山教育联谊会、南昌交通学院等平台载体,坚持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市场开拓、产业集群、创业投资和数智平台为六大抓手,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东中西部协作。通过创立数智五金产业学院、构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搭建数字健康管家平台、开发数智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东部永康市、中部靖安县、西部纳雍县三地的资源、产业、人才优势,强化政府之间、企业之间、职教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深入推进“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能量,促进东中西部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富之路。

(周福志 徐文华 黄翔)


[ 责任编辑:林紫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