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士博 郑天骄 谭敏:把握民主监督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发布时间:2025-05-21 14:37:27 来源:团结报
首先,民主监督是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和法律强制规定性的非权力监督。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作为参政党的重要职能。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主要是一种柔性监督,其作用发挥主要靠说理和批评建议。这样的柔性监督方式,既有助于改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学执政、民主决策。
其次,民主监督是在政党层面开展的政治监督,是一种协商式、合作性的异体监督形式。一方面,民主监督的主客体均为政党,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早在革命时期,李维汉便提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党际监督的一部分,它体现着政党的特征,是‘政治上的监督’。”这直接界定了民主监督的性质是“政治上的监督”,它是政党之间以民主方式进行的有组织、有序的政治行为,是集体层面的理性政党政治行为。但是,各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仍存在从“个体监督”“监督个体”的角度看待民主监督,导致民主监督呈现碎片化、弥散性的特点,不利于发挥民主党派与政协组织的集体作用、形成整体优势。因此,从政党政治的层面把握民主监督,对民主监督主体切实担负监督政治责任、发挥监督效能尤为必要。另一方面,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民主监督必须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监督执政党正确行使权力,促进共同政治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监督意蕴及其机制建设》一文,刊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作者为樊士博、郑天骄、谭敏)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25-05-21 14:37:27 来源:团结报
首先,民主监督是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和法律强制规定性的非权力监督。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作为参政党的重要职能。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主要是一种柔性监督,其作用发挥主要靠说理和批评建议。这样的柔性监督方式,既有助于改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学执政、民主决策。
其次,民主监督是在政党层面开展的政治监督,是一种协商式、合作性的异体监督形式。一方面,民主监督的主客体均为政党,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早在革命时期,李维汉便提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党际监督的一部分,它体现着政党的特征,是‘政治上的监督’。”这直接界定了民主监督的性质是“政治上的监督”,它是政党之间以民主方式进行的有组织、有序的政治行为,是集体层面的理性政党政治行为。但是,各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仍存在从“个体监督”“监督个体”的角度看待民主监督,导致民主监督呈现碎片化、弥散性的特点,不利于发挥民主党派与政协组织的集体作用、形成整体优势。因此,从政党政治的层面把握民主监督,对民主监督主体切实担负监督政治责任、发挥监督效能尤为必要。另一方面,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民主监督必须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监督执政党正确行使权力,促进共同政治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监督意蕴及其机制建设》一文,刊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作者为樊士博、郑天骄、谭敏)
[ 责任编辑:刘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