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统战  >  

以高水平调研服务高质量发展

——民主党派中央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发布时间:2025-07-22 09:27:57 来源:团结报

6月18日、7月16日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相继召开,就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的相关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进行协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受中共中央委托,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两大主题,根据自身特色和关注点,从不同角度寻找切入点,确定题目并分赴多个省份,深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察实情、听民意、谋良策,为促进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参考。

一线察实情

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也称“大调研”,是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重要活动。全国两会结束后,各民主党派中央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工作陆续提上日程,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为精准建言献策积累第一手材料。

“社区商业的公益服务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益?”“农文旅融合怎样突破产业深度不足的瓶颈?”在陕西西安长百新市社区商业中心、商洛市终南山寨康养消费基地,民革中央调研组询问服务细节、了解消费情况。从陕西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的直播带货数据,到广东湛江的消费市场韧性,调研组用脚步丈量蕴藏于民间的消费潜能。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民革中央结合长期以来对经济问题的关注,选定“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考察调研的课题。

同样关注服务消费市场,民盟中央调研组围绕“优化政策与机制促进服务消费”这一课题,在四川、海南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在四川自贡灯会现场,细究“传统文化+现代IP”的引流密码;在成都东郊记忆园区,看老旧厂房如何变身文化消费新空间;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节点,探访离岛免税购物、跨境数据流动的实践进展……从“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的供需矛盾,到文旅消费场景的同质化难题,调研组成员边看边记、边问边思,力求为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求解。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者融合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也为各民主党派开展好年度大调研提供了重要指引。

民建中央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一课题在浙江、北京开展调研。调研组走进浙江杭州宇树科技,看人形机器人的流畅动作背后的自研技术;在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追踪半导体产业集群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转化路径。从企业车间到科研平台,调研组成员既关注“80%研发人员来自企业”的浙江经验,也紧盯“科技与产业评价体系衔接不畅”的共性问题,在对比中找答案。

一线调研的深度,决定建言献策的精度。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着问题,农工党中央围绕“推进‘人工智能+’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上海、江苏考察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既看远洋海运的智能生产线效率提升,也问中小企业转型的成本压力。调研组看得仔细、问得具体,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技术应用、场景落地等细节,在一线调研中把握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实践进展与现实挑战。

内外共协同

大调研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众智、汇众力的系统工程。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发挥参政党优势,从课题选定到实地调研,紧密部署安排、精心策划实施,确保通过高质量调研提出高水准建言。

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民进中央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工作启动以来,在北京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深入河南、山东两省的企业车间、高校院所和科研平台,详细了解传统企业数智化改造成效、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及市场推广瓶颈,召开座谈会听取两地在创新供给、数智赋能、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形成全面调研成果,民进29个省级组织及民进中央相关专委会也开展了同步调研,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情况、了解问题、提出建议,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致公党中央调研组围绕“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课题,深入江苏、湖南两省的企业车间、研发机构、产业园区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通过车间观摩、细节询问、随机走访等方式掌握一线创新动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关于国际标准壁垒、创新生态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问题的意见建议,聚焦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生态、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为形成高质量决策参考意见夯实实践基础。

从座谈会到实地走访,从数据核验到案例解剖,考察调研力求全面客观。九三学社中央发挥界别特色,围绕“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课题开展调研,邀请智库专家随行,既当“智囊”也做“观察员”。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等核心问题,通过深入华芯智能装备车间询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情况、在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考察“智者”AI系统成果匹配机制等,调研组以专业视角研判企业创新动力激发、产学研融合生态构建等关键议题。

此外,民革中央召开中山议政会,邀请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梳理消费领域“问题清单”;民盟中央举办开题会,联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细化调研框架,还委托18家省级民盟组织就本地或本领域内的问题开展研究;民建中央召开专题座谈会,为扎实深入开展好调研工作筑牢基础;农工党中央在调研行前召开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情况通报会,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相关建议……预调研、补充调研、地方组织调研,形成层层推进、上下联动、内外联合的生动局面。

履职见担当

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拿出能落地、见实效的建议。各民主党派中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炼经验、破解难题,逐步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建言成果。

台盟中央以“更好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课题,赴广西、上海开展党派重点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前不久,台盟中央召开2025年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论证会,邀请国家部委相关同志、专家学者,对台盟中央2025年重点考察调研形成的初步成果进行研讨论证。台盟中央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形成务实成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初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紧扣中心工作,积极献策出力”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等深入调研议政。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建言献策更是题中之义。

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方面,民革中央调研组建议,要在改革创新、投资于人、推进“双循环”这三方面持续发力提振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一老一小”群体服务消费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民盟中央调研组建议,推出专项政策举措,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台盟中央结合当地具体实践,建议探索更大力度和更精准举措促进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民建中央认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民进中央调研组建议,要搭建更多面向企业的中试平台,围绕创新人才的需求来配置资源,做好供需双方的衔接和牵引;农工党中央为“人工智能+制造”支招,建议企业加强前瞻性布局,将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紧密结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表示,要加强国际合作,夯实企业技术实力,推动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协同共进;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各民主党派中央的调研成果正逐步转化为政策参考。2025年民主党派中央大调研已交出阶段性答卷,相信各民主党派中央通过深调研、准建言,这份答卷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团结报记者 王欣雨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