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联播  >  

让基层组织动起来、活起来

——农工党湖北省襄阳市委会“五强化五突出”提升履职效能

发布时间:2025-10-09 09:28:11 来源:团结报

如何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动起来、活起来?农工党湖北襄阳市委会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答案:构建起年度履职考核、双向通报和内部监督“三位一体”、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激荡起农工党党员履职尽责的澎湃活力。

近年来,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坚持以年度履职考核精准“导航”破题开局、以双向通报协同“赋能”全力推进、以强化内部监督常态“护航”夯实根基,成功打造出一套精准赋能、同频共振的“五强化、五突出”创新体系,有效激活了党派自身建设这“一池春水”。

强化标准:突出“精准导航”,引领履职方向路径

为破解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党员履职主动性不强、成效不显等难题,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创新考核机制,摒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传统模式,立足党员层级和职责差异,量身定制差异化考核标准,构建起“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精准考核体系。

全市200多名在职党员被悉数纳入考核管理。农工党襄阳市委会细化履职规则,在市委会、总支、支部三级同步建立党员履职台账,并实行台账动态更新、履职定期通报。

针对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委员,突出“引领力”,重点考核其理论研学深度、组织活动参与度、参政议政成果及联系指导基层实效,旨在压实领导责任,发挥“头雁”引领效应。针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突出“强担当”,重点考核其履职能力提升、社情民意和议政建言质效,激励其担当作为;针对广大党员,突出“强根基”,重点考核其参与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与社会服务等履职情况,引导党员将履职融入日常、落在平常。

通过分层分类的动态履职台账和常态化通报,为每位党员履职装上了精准的“导航仪”,使其履职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路径更优化。

“考核规则让我们履职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做什么、怎么做,心里更有数了。”年度考核规则实施以来,党员的履职热情得到显著激发,成效明显。2024年,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共收到党员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104篇,较上年增长60%,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大家从“等着安排”逐渐转向“主动作为”,反映社情、议政建言的气氛日益浓厚,实现了从“软约束”到“硬实绩”的转变。

强化考评:突出“分级量化”,树立实绩为王导向

为提升考核科学性、公信力,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创新构建四级考评机制:个人自评“照镜子”、支部初评“摸底数”、总支复评“严把关”、市委会终评“定标杆”。

个人自评,党员严格对照量化任务清单自我检视,总结履职得失;支部初评,结合支部履职台账进行初评,有效杜绝“印象分”;总支复评,领导班子依据总支履职台账复评,坚决防范“人情分”;市委会终评,综合各方意见和市本级履职台账,科学设定优秀比例,最终确定考核等次,鲜明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考评导向。

“四级考评机制”获得广大党员和基层组织的积极反响。有基层党员表示“‘照镜子’让我们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缺什么,自评不是走形式,是实打实的履职复盘。”支部负责人指出:“支部台账清晰呈现每个人的履职成绩,‘摸底数’靠数据说话,党员履职情况一清二楚,公正公平公开。”总支委员则谈道:“总支复评不是简单盖章,而是在支部初评的基础上再以总支履职台账为依据,真审严查,据实计分,确保每一项打分都有依据。”多位党员反馈:“‘定标杆’环节让大家心服口服,干得好的就能当先进!”

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定期晾晒通报,确保了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真正凸显了“实绩为王”理念。

强化通报:突出“双向赋能”,打破壁垒协同增效

为深化与党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沟通协作,及时掌握党员“双岗履职”情况,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创新建立“双轨反馈”机制,规范双向通报工作流程。

一方面,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反馈党员在党派的理论学习、纪律执行、参政成效、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履职表现与担当作为。

另一方面,党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定期向党派介绍其工作实绩、职务变动及奖惩情况,让党派全面掌握党员“双岗”状态,并将党员在党派的履职成绩列入其单位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这一机制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对党员“双岗履职”的精准画像。在此过程中强化了政治激励,单位对党员党派履职成绩的认可纳入考核,极大增强了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有效激发了党员履职的动力和热情;促进了人岗相适,党派依据党员的综合表现和履职特长,精准安排党派工作任务,与单位中共党组织形成对党外干部培养使用的强大合力,确保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提升了整体质效,显著提升了党员个人成长与党派工作、单位发展的融合度与整体效能。

自双向通报施行以来,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对于党员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及综合表现的掌握更为清晰准确,并以此为依据对农工党襄阳市委会5个专委会的人员构成进行优化调整,精准搭建履职平台,助力党员发挥作用、展现作为。同时,单位中共党组织也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在其单位任职的农工党党员“八小时外”的整体表现,为单位中共党组织培养使用党外干部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农工党襄阳市委会成功完成基层组织换届工作,2名80后优秀党员当选为总支副主委,且在本职岗位上也获得提拔重用,实现了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的同步发展。

强化监督:突出“治未病”,筑牢履职保障防线

为切实发挥内部监督防微杜渐、保驾护航作用,农工党襄阳市委会着力构建系统化监督格局,将“治未病”理念贯穿始终,为高效履职提供坚实纪律作风保障。

健全三级组织体系,夯实监督根基。为确保内部监督工作有力有效,将农工党襄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和总支、支部各一名副主委吸纳进内部监督委员会作为内部监督专员,形成市、总支、支部三级联动监督网络。

聚焦“关键少数”画像,将监督重心锁定在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重要岗位的“关键少数”,围绕其政治立场、履职成效、纪律作风等核心维度开展常态化、贴近式监督,着力发现问题苗头、校准行为偏差。

压实分级监督责任,强化日常“把脉”。内部监督专员严格依据组织隶属关系,下沉一线、贴近监督,突出“日常监督”主责,敏锐捕捉所在组织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强化运用:突出“精准激励”,激发内生动力活力

为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重,构建起“考核-激励-提升”闭环管理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政治安排、教育培训等深度挂钩。

对表现突出的党员,综合运用通报表扬、优先推荐表彰评优等方式予以激励,并分类纳入后备干部库或代表人士梯队,拓宽党员政治成长和发展空间。

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党员,分级分类实施提醒谈话、限期整改等约束措施,必要时启动组织处理程序,确保责任落实、压力传导到位。

市委会还建立考核结果共享机制,党员所在单位将“党员本职岗位年度履职情况”反馈给市委会,党派将党员“党派工作年度履职情况”反馈给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并按农工党党员管理权限分别报送至市县两级党委统战部门,实现与各级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党员所在单位的信息互通,为精准识才、科学育才、合理用才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合力搭建党员成长赋能平台。

这套动真碰硬的考核机制,如春风拂过,激活了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池春水”,结出丰硕成果。2024年,襄城区总支获评“优秀基层组织”,襄州区总支二支部获评“宣传工作先进基层组织”,樊城区总支四支部获评“组织工作先进基层组织”等,基层组织活力显著增强。

在议政建言方面,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7篇,上报社情民意信息104篇,其中《“老头乐”快速扩张亟待规范管理》被农工党中央采用,《创建中小学健康食堂 谨防“似肉非肉”菜品蔓延》被全国政协采用,《规范非急救转运行业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2篇被湖北省政协采用,《罕见病种医保结算方式亟待优化》的相关建议被湖北省医保局采纳。农工党襄阳市委会连续三年荣获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参政议政优秀组织”称号。

一张小小的考核表,丈量着党员履职的深度,更折射出农工党襄阳市委会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效能的决心与智慧。

龚建勇 李 颖 姚霖婕


[ 责任编辑:林紫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