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民革中央大会发言和提案 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 积极争取反独遏独斗争的新胜利
发布时间:2016-04-29 15:50:25 来源:民革中央网 作者:
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
积极争取反独遏独斗争的新胜利
主席,各位委员:
中共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现阶段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新时期开展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坚决有力地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深入有效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努力开拓两岸关系的新格局!
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之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遏制,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陈水扁当局仍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很可能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应对。为此,我们建议:
一、继续把反独遏独作为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顽固推动所谓“入联公投”,蓄谋突破一个中国的底线,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祸患 ,我们必须继续将反独遏独斗争作为近期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台独”分裂活动不得人心,岛内民众日益觉醒的有利时机,深入宣传中共中央关于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主张,有效揭露陈水扁当局以一己之私,而置广大台湾民众的福祉于不顾的险恶用心。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综合施策,坚决有力地挫败陈水扁当局借所谓“入联公投”推进“法理台独”的图谋。同时及时、有效地应对陈水扁当局的各种挑衅活动。
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大力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我们应继续推动构建和完善两岸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特别要积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力争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几十项政策措施及时进行回顾总结、拓展深化,使广大台湾同胞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中共中央对台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此外,针对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变化,建议对大陆台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为广大台商在祖国大陆顺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三、深入细致,求真务实,进一步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和我们分割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我们要遵循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站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关于“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在对台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视了解和把握台湾社会的复杂情况及民众的真实思想状况。在工作中要深入细致、求真务实,注意尊重、体谅台湾民众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复杂心态,尽可能顾及他们的感受和利益。在做好台湾各界代表人物和社团工作的同时,要特别侧重让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参与到两岸各项交流中来。
四、加强交往,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两岸政党交流。自2005年台湾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组团来祖国大陆参访以来,两岸政党交流不断深化,不仅为两岸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要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台湾政党的交流与合作。在开展两岸政党交流活动中,应注重机制建设,深化交流内容,拓展交流领域,尤其要关注和切实推动解决涉及广大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对于台湾岛内各政党,只要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我们都应建立联系,广泛团结。对台湾民进党中的理性务实人士,以及他们的基层后援组织,我们也应在坚持政治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联系和沟通,积极做好工作。
五、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推动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进程。中共十七大报告郑重呼吁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这一重大政治宣示,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适应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也将逐步走向成熟。我们要进一步团结台湾岛内赞成统一、反对“台独”的各个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共同推动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早日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的进程。
主席,各位委员,民革作为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工作重点的参政党,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推进两 岸和平发展,坚决有力地开展反独遏独斗争,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
(厉无畏代表民革中央发言)
[ 责任编辑:柳宏 ]
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
积极争取反独遏独斗争的新胜利
主席,各位委员:
中共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现阶段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新时期开展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坚决有力地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深入有效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努力开拓两岸关系的新格局!
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之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遏制,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陈水扁当局仍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很可能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应对。为此,我们建议:
一、继续把反独遏独作为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顽固推动所谓“入联公投”,蓄谋突破一个中国的底线,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祸患 ,我们必须继续将反独遏独斗争作为近期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台独”分裂活动不得人心,岛内民众日益觉醒的有利时机,深入宣传中共中央关于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主张,有效揭露陈水扁当局以一己之私,而置广大台湾民众的福祉于不顾的险恶用心。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综合施策,坚决有力地挫败陈水扁当局借所谓“入联公投”推进“法理台独”的图谋。同时及时、有效地应对陈水扁当局的各种挑衅活动。
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大力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我们应继续推动构建和完善两岸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特别要积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力争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几十项政策措施及时进行回顾总结、拓展深化,使广大台湾同胞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中共中央对台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此外,针对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变化,建议对大陆台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为广大台商在祖国大陆顺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三、深入细致,求真务实,进一步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和我们分割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我们要遵循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站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关于“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在对台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视了解和把握台湾社会的复杂情况及民众的真实思想状况。在工作中要深入细致、求真务实,注意尊重、体谅台湾民众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复杂心态,尽可能顾及他们的感受和利益。在做好台湾各界代表人物和社团工作的同时,要特别侧重让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参与到两岸各项交流中来。
四、加强交往,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两岸政党交流。自2005年台湾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组团来祖国大陆参访以来,两岸政党交流不断深化,不仅为两岸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要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台湾政党的交流与合作。在开展两岸政党交流活动中,应注重机制建设,深化交流内容,拓展交流领域,尤其要关注和切实推动解决涉及广大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对于台湾岛内各政党,只要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我们都应建立联系,广泛团结。对台湾民进党中的理性务实人士,以及他们的基层后援组织,我们也应在坚持政治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联系和沟通,积极做好工作。
五、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推动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进程。中共十七大报告郑重呼吁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这一重大政治宣示,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适应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也将逐步走向成熟。我们要进一步团结台湾岛内赞成统一、反对“台独”的各个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共同推动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早日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的进程。
主席,各位委员,民革作为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工作重点的参政党,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推进两 岸和平发展,坚决有力地开展反独遏独斗争,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
(厉无畏代表民革中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