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乡愁
发布时间:2016-07-29 16:11:02 来源:台盟南京市委会 作者:林汤安怡
我想,余光中的那首名作《乡愁》代表了外公的一部分心境。那个少年在跟舅舅登上渔船,准备到亲戚家小住几天的时候,怎么会想得到有一天来去自如的海峡会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怎么会想到那次登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在将来还会影响儿女子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澎湖很近却又很遥远,至亲的家人,也只能在梦里相见。
与那些天人永隔的人们相比,外公是幸运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渐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于是外公的家书开始通过一个居住在印尼的远房亲戚转寄到台湾。后来亲戚去世,书信往来一度中断,直到80年代我母亲的同学南下香港打拼,从此家书开始由香港转至台湾。虽然一次书信的传递可能就要耗时数月,但这些珍贵的信件让两岸的亲人可以知道“我还活着,我过得还不错!”。
1987年,海峡两岸终于恢复往来。外公在90年第一次有机会返回澎湖,当时还没有直航,只能从香港转机。这几十年,两岸各自发展,外公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儿孙满堂了。外公小时候在学校学的日语早已淡忘,当同龄人在饭桌上用日语交谈时,外公也恍如隔世。2000年当外公再次踏上故土,为的却是参加他母亲的葬礼。之后,外公再没有去过台湾。
2014年7月5日,对于外公来说,是另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一天,外公所有还健在的兄弟姐妹带着自己的子孙一同前来大陆与他见面。这是一次家族的盛会,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对于外公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来说,这恐怕也会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我没能回去和大家团聚,但从家人每天的电话和发布的照片中,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开心。即使素未谋面,我也能感受到身为家人那种紧密的联系,那种默契让人感觉大家一直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与福建建立的小三通,让家人不必再通过香港转机;互联网的发达,让空间不再是阻碍。亲人们返台后,我们建立了包含两岸家人的微信群。之后发生了许多事,台风登陆台湾、澎湖空难、高雄气爆……灾难之后能立刻得知亲人安好的消息总是让人无比欣慰。在东方卫视工作的同学求助我查找台湾纪录片《黑血1932》中两首台语插曲的歌词以便加入字幕,可惜歌词实在难以分辨。于是我将音频上传,请对岸的亲戚帮忙,顺利查得两首插曲分别是蒋渭水创作的《台湾文化协会会歌》和《台湾议会设置请愿歌》。这些互动让我们感觉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
但愿两岸往来更加畅通,能让外公和兄弟姐妹们在有生之年多见上几面,或许能稍减那几十年来堆积的乡愁。(林汤安怡)
[ 责任编辑:杨倩 ]
我想,余光中的那首名作《乡愁》代表了外公的一部分心境。那个少年在跟舅舅登上渔船,准备到亲戚家小住几天的时候,怎么会想得到有一天来去自如的海峡会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怎么会想到那次登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在将来还会影响儿女子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澎湖很近却又很遥远,至亲的家人,也只能在梦里相见。
与那些天人永隔的人们相比,外公是幸运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渐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于是外公的家书开始通过一个居住在印尼的远房亲戚转寄到台湾。后来亲戚去世,书信往来一度中断,直到80年代我母亲的同学南下香港打拼,从此家书开始由香港转至台湾。虽然一次书信的传递可能就要耗时数月,但这些珍贵的信件让两岸的亲人可以知道“我还活着,我过得还不错!”。
1987年,海峡两岸终于恢复往来。外公在90年第一次有机会返回澎湖,当时还没有直航,只能从香港转机。这几十年,两岸各自发展,外公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儿孙满堂了。外公小时候在学校学的日语早已淡忘,当同龄人在饭桌上用日语交谈时,外公也恍如隔世。2000年当外公再次踏上故土,为的却是参加他母亲的葬礼。之后,外公再没有去过台湾。
2014年7月5日,对于外公来说,是另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一天,外公所有还健在的兄弟姐妹带着自己的子孙一同前来大陆与他见面。这是一次家族的盛会,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对于外公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来说,这恐怕也会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我没能回去和大家团聚,但从家人每天的电话和发布的照片中,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开心。即使素未谋面,我也能感受到身为家人那种紧密的联系,那种默契让人感觉大家一直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与福建建立的小三通,让家人不必再通过香港转机;互联网的发达,让空间不再是阻碍。亲人们返台后,我们建立了包含两岸家人的微信群。之后发生了许多事,台风登陆台湾、澎湖空难、高雄气爆……灾难之后能立刻得知亲人安好的消息总是让人无比欣慰。在东方卫视工作的同学求助我查找台湾纪录片《黑血1932》中两首台语插曲的歌词以便加入字幕,可惜歌词实在难以分辨。于是我将音频上传,请对岸的亲戚帮忙,顺利查得两首插曲分别是蒋渭水创作的《台湾文化协会会歌》和《台湾议会设置请愿歌》。这些互动让我们感觉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
但愿两岸往来更加畅通,能让外公和兄弟姐妹们在有生之年多见上几面,或许能稍减那几十年来堆积的乡愁。(林汤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