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结E家  >  资料库  >  中央统战部  >  人物  >  

陈昌宏: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十性”

发布时间:2016-09-02 15:12:23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伟大文献。总书记“七一”讲话具有“十性”:

1、纲领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内涵丰富,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涉及过去现在未来,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

2、政治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向党内外、国内外旗帜鲜明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政治路线、政治纲领,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

3、全面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用“三个深刻改变”、“三大历史贡献”、“三次伟大飞跃”、“三个新的蓬勃生机”、“三条重要启示”,全面、精辟地总结了我们党95年的伟大历史。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要求总揽全局、非常全面。

4、创新性。一方面,“七一”讲话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表达;另一方面,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又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四个自信”、“中国方案”等等。讲话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5、时代性。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讲话紧扣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变化,直面时代问题,顺应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6、人民性。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整篇讲话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人民、一心为民族的奉献精神。

7、实践性。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践是理论之源”。讲话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8、哲理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品格,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品格。讲话充满智慧、充满哲理,许多观点、许多论断必将成为我们党政治文献中的经典。

9、开放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展望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未来,但没有局限于历史,没有局限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而是站在世界发展的角度、站在人类进步的角度,用宽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来总结过去、思考现在、谋划未来。

10、朴实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既高屋建瓴、荡气回肠,又波澜不惊、朴实平和,没有空话,没有套话,没有大话,没有玄奥高深的理论,没有晦涩难懂的语句,8800万党员一看就清楚、一听就明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直追求和倡导的优良文风。(作者系湖北省委统战部秘书长)

[ 责任编辑:颜秉玺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