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散居孤儿” 内心阳光
——致公党党员徐业志和他的公益帮扶路发布时间:2016-12-28 10:05:41 来源:团结报 作者:


徐业志(中)在科技馆为孩子们讲解。
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父母死亡、失踪、重残等原因,他们只能寄宿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家中,成了“散居孤儿”。近年来,安徽马鞍山市积极完善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物质上是有一定保障的,欠缺的正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抚慰,相对于物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内心更渴望爱的阳光。
在全社会千方百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大潮中,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主委徐业志用关爱为散居孤儿送去阳光,点亮了他们的励志人生路,也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扶贫的样本。
传递爱:
一次次走访,将关爱撒向散居孤儿
基立溪事工是美国的一个慈善组织,多年来,这个组织在中国贵州、青海等地资助了很多贫困儿童。2015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的基立溪事工将目光投向了马鞍山,并联系到了徐业志,希望由他和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牵头对接资助事宜。“我们希望能将钱送给真正需要的家庭和孩子,请按要求如实提供资助者信息。”基立溪事工代表寥寥数语中隐含着的“不放心”,徐业志一眼就看明白了。
“前几年负面新闻的出现确实影响了我国慈善机构的形象,对方不放心我们也能理解。这一次的合作正好可以让他们重新认识我们的慈善事业。”徐业志没有推辞犹豫,立即联系马鞍山市慈善总会筛选受助者名单。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不辜负那份来自大洋彼岸的关爱,徐业志挨家挨户走访贫困儿童家庭,实地查看他们的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用相机记录下现场考察的情况及时发送给基立溪事工代表。“看到你发来的照片,非常感动。寒冷的冬天,你一家一家地去看,真是把温暖带给了每一个孩子,谢谢你了。”收到照片后的美国事工代表立即决定资助首批10个散居孤儿每人每年两千元钱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这些受助的孩子来自马鞍山市三区三县,从一家赶往另一家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的车程,这些孩子家多住在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往往汽车不能直达。“徐业志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非常细致,他不仅每家亲自到访,而且每到一家都要与孩子及家人深入交谈。”马鞍山市慈善总会会长杭玲说,徐业志的这种工作态度深深震撼了马鞍山的慈善人。
延续爱:
拓展帮扶形式,让温暖与关爱不断航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8月23日,在由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发起的“温暖关爱·励志人生”首个散居孤儿夏令营活动中,20个孩子用歌声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受教育条件相对较差,有的亲属生活本身很困难,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关爱,这就导致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一种自卑感,但却也对未来饱含着憧憬,希望自强自立。
在夏令营活动中,徐业志为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专业体育教练在晨练中教授孩子健身和防身基本技能;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大量的心理拓展类游戏;安排3名有艺术类高级职称的致公党党员为孩子们现场表演了二胡、声乐和戏曲。三天时间里,孩子们第一次参观了博物馆、科技馆,第一次吃了西餐、观看了电影……慢慢地,孩子们脸上拘谨、不安的神色渐渐消失了,眼神里流露出好奇和渴望。
父亲去世,母亲失踪,小伟一直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感恩教育课上,这个13岁的小男孩听得格外认真,他说,要把过去的苦难和挫折当做未来美好生活的“垫脚石”。“奶奶现在照顾我,我以后会回报她的。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军人,顶天立地,像个男子汉。”上初二的小洁也在心中确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将来成为一名志愿者,“夏令营让我感到不再孤单,体会到了满满的关爱,也希望能够将爱传递下去。”
“这些可爱善良的孩子是那么渴望被爱,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徐业志说,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非一次夏令营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希望通过活动让这些孩子知道他们也是有人关心、关爱的,他们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期待和祝福的。
放大爱:
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公益帮扶的致公样本
为了帮助这些散居孤儿更好地成长,徐业志还在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党员中招募了20名“爱心家长”,与夏令营的孩子们“一对一”结对,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对结对的孩子进行爱心帮扶。成为散居孤儿的“爱心妈妈”后,致公党党员刘芳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说,会经常到孩子家里看一看,希望通过陪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关怀。
散居孤儿夏令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让徐业志倍感欣慰。谈到未来的打算,徐业志说道:“希望可以借助致公党平台,让社会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对散居孤儿的帮扶中来,并通过持续开展活动打造帮扶困难群众的品牌。”
其实,多年来,徐业志和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2013年,致公党马鞍山市市委会与马鞍山市福利中心联合组建了安徽省民政系统首家心理咨询室——“致爱心理咨询室”,并将其作为长期公益社会服务点,制度化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值班咨询,为福利中心内的老人和孩子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设计开展了多项“致爱”品牌服务活动,如“致爱情系老人”活动获得党员捐献6万元,为博望敬老院每位老人送出千元过年红包;在半山花园社区成立“致爱社会服务基地”,为社区居民作健康讲座、法律咨询、义务送诊等;成立“致公爱心家长”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留守儿童做辅导、送礼物,陪他们玩游戏、度“六一”。“致爱”服务品牌先后被《人民政协报》、“中国台湾网”“安青网”等各级媒体报道 ,吸引了很多外地致公组织专程前来学习交流。此外,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还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广泛组织扶贫调研、入户慰问、捐赠及专家义诊等活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充分发动党员投入公益事业,2015年通过民间慈善组织向四川凉山州贫困地区捐赠百余件冬衣冬被;许多党员还自发参加民间公益团体,长期为困难群体捐助,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致公人形象。
[ 责任编辑:杨倩 ]
徐业志(中)在科技馆为孩子们讲解。
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父母死亡、失踪、重残等原因,他们只能寄宿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家中,成了“散居孤儿”。近年来,安徽马鞍山市积极完善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物质上是有一定保障的,欠缺的正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抚慰,相对于物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内心更渴望爱的阳光。
在全社会千方百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大潮中,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主委徐业志用关爱为散居孤儿送去阳光,点亮了他们的励志人生路,也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扶贫的样本。
传递爱:
一次次走访,将关爱撒向散居孤儿
基立溪事工是美国的一个慈善组织,多年来,这个组织在中国贵州、青海等地资助了很多贫困儿童。2015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的基立溪事工将目光投向了马鞍山,并联系到了徐业志,希望由他和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牵头对接资助事宜。“我们希望能将钱送给真正需要的家庭和孩子,请按要求如实提供资助者信息。”基立溪事工代表寥寥数语中隐含着的“不放心”,徐业志一眼就看明白了。
“前几年负面新闻的出现确实影响了我国慈善机构的形象,对方不放心我们也能理解。这一次的合作正好可以让他们重新认识我们的慈善事业。”徐业志没有推辞犹豫,立即联系马鞍山市慈善总会筛选受助者名单。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不辜负那份来自大洋彼岸的关爱,徐业志挨家挨户走访贫困儿童家庭,实地查看他们的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用相机记录下现场考察的情况及时发送给基立溪事工代表。“看到你发来的照片,非常感动。寒冷的冬天,你一家一家地去看,真是把温暖带给了每一个孩子,谢谢你了。”收到照片后的美国事工代表立即决定资助首批10个散居孤儿每人每年两千元钱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这些受助的孩子来自马鞍山市三区三县,从一家赶往另一家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的车程,这些孩子家多住在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往往汽车不能直达。“徐业志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非常细致,他不仅每家亲自到访,而且每到一家都要与孩子及家人深入交谈。”马鞍山市慈善总会会长杭玲说,徐业志的这种工作态度深深震撼了马鞍山的慈善人。
延续爱:
拓展帮扶形式,让温暖与关爱不断航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8月23日,在由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发起的“温暖关爱·励志人生”首个散居孤儿夏令营活动中,20个孩子用歌声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受教育条件相对较差,有的亲属生活本身很困难,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关爱,这就导致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一种自卑感,但却也对未来饱含着憧憬,希望自强自立。
在夏令营活动中,徐业志为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专业体育教练在晨练中教授孩子健身和防身基本技能;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大量的心理拓展类游戏;安排3名有艺术类高级职称的致公党党员为孩子们现场表演了二胡、声乐和戏曲。三天时间里,孩子们第一次参观了博物馆、科技馆,第一次吃了西餐、观看了电影……慢慢地,孩子们脸上拘谨、不安的神色渐渐消失了,眼神里流露出好奇和渴望。
父亲去世,母亲失踪,小伟一直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感恩教育课上,这个13岁的小男孩听得格外认真,他说,要把过去的苦难和挫折当做未来美好生活的“垫脚石”。“奶奶现在照顾我,我以后会回报她的。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军人,顶天立地,像个男子汉。”上初二的小洁也在心中确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将来成为一名志愿者,“夏令营让我感到不再孤单,体会到了满满的关爱,也希望能够将爱传递下去。”
“这些可爱善良的孩子是那么渴望被爱,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徐业志说,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非一次夏令营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希望通过活动让这些孩子知道他们也是有人关心、关爱的,他们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期待和祝福的。
放大爱:
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公益帮扶的致公样本
为了帮助这些散居孤儿更好地成长,徐业志还在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党员中招募了20名“爱心家长”,与夏令营的孩子们“一对一”结对,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对结对的孩子进行爱心帮扶。成为散居孤儿的“爱心妈妈”后,致公党党员刘芳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说,会经常到孩子家里看一看,希望通过陪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关怀。
散居孤儿夏令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让徐业志倍感欣慰。谈到未来的打算,徐业志说道:“希望可以借助致公党平台,让社会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对散居孤儿的帮扶中来,并通过持续开展活动打造帮扶困难群众的品牌。”
其实,多年来,徐业志和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2013年,致公党马鞍山市市委会与马鞍山市福利中心联合组建了安徽省民政系统首家心理咨询室——“致爱心理咨询室”,并将其作为长期公益社会服务点,制度化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值班咨询,为福利中心内的老人和孩子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设计开展了多项“致爱”品牌服务活动,如“致爱情系老人”活动获得党员捐献6万元,为博望敬老院每位老人送出千元过年红包;在半山花园社区成立“致爱社会服务基地”,为社区居民作健康讲座、法律咨询、义务送诊等;成立“致公爱心家长”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留守儿童做辅导、送礼物,陪他们玩游戏、度“六一”。“致爱”服务品牌先后被《人民政协报》、“中国台湾网”“安青网”等各级媒体报道 ,吸引了很多外地致公组织专程前来学习交流。此外,致公党马鞍山市委会还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广泛组织扶贫调研、入户慰问、捐赠及专家义诊等活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充分发动党员投入公益事业,2015年通过民间慈善组织向四川凉山州贫困地区捐赠百余件冬衣冬被;许多党员还自发参加民间公益团体,长期为困难群体捐助,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致公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