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政协委员杨雨潇:传承工匠精神,让临海剪纸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4-06-25 17:05:47 来源:台州政协微信公众号

委员名片:杨雨潇,临海市政协委员,省级非遗临海剪纸第22代传承人,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国家中级工艺美术师,荣获首届“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浙江省“新农匠”等荣誉称号。
传承临海剪纸技艺
临海剪纸,作为台州的文化瑰宝,以其秀气雅致、线条柔和而闻名。这项传统民间艺术自南宋嘉定八年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在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因受众越来越少,临海剪纸一度淡出公众视野。

2016年,杨雨潇放弃了在法国的工作,回到家乡临海,接管了母亲张秀娟在紫阳街开设的“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对杨雨潇而言,剪纸是儿时温暖的记忆,这份记忆来源于她的母亲——张秀娟。张秀娟是临海剪纸第21代传承人,杨雨潇从小耳濡目染,对这门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她回到临海,既是追随自己的情感归属,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期望。
面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困境,杨雨潇作为新一代的临海剪纸传承人,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她以传承“临海剪纸”技艺为己任,成功研发了丝绸剪纸,并使剪纸作品跻身国家级收藏的行列。2022年,杨雨潇获评浙江省“新农匠”。
传播临海剪纸文化
杨雨潇希望临海剪纸不仅是临海的,更是浙江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她不断探索剪纸艺术的新技艺,并尝试将其与新业态相结合,推动其年轻化和产业化。在她的推动下,临海剪纸不仅成为链接海外的桥梁,也成为了文化润富的纽带。

多年来,杨雨潇一直致力于临海剪纸的海外传播,她参与编写课程与教材,让剪纸艺术跨越海洋,传播到世界各地,努力搭建起一座连接临海与世界的桥梁。2019年,她参与了中国侨联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项目,通过网络直播面向海内外推出了常态化的剪纸课程。几年来,她的学员已经遍布全球,包括来自北京、湖北、湖南等中国各地的学生和剪纸爱好者,以及来自美国、西班牙、匈牙利等30余个国家的青少年,总数近3万名。2023年,杨雨潇被任命为台州府城海外传播官。
杨雨潇还致力于让剪纸文化回归民间,以助力共富建设。她将张秀娟剪纸博物馆总馆迁回自己的家乡——括苍镇,并打造了一个具有乡村风情的剪纸综合文化园,以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这个综合性乡村剪纸文化园将能够一次性容纳400人,集教学、展示、交流于一体,目前即将完工。
此外,杨雨潇还十分关注剪纸人才队伍的建设。她借鉴中小微企业技能培训的模式,组织了临海剪纸进万家、农民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惠及了2万人次。其中,农民剪纸技能培训已经举办了150余期,累计培训了2000余名农民,有80人获得了剪纸高级工证书。
传递履职担当正能量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杨雨潇不仅将委员身份作为一种荣誉,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传播剪纸技艺与委员履职工作结合起来,带领临海剪纸走进中小学、大学、社区等,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弥补农村艺术教育系统的不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她连续多年发起“非遗流动课堂”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授课,帮助他们认识外面世界,开启艺术之窗。

杨雨潇积极参与文史组联村活动,结合“书香政协·崇和读行”委员送书香活动,为农村学校师生赠送剪纸作品。同时,她还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实事,结合前期调研,提出了《发展临海市研学游 助推共同富裕》的提案,建议加强校地合作,打造高品质研学基地。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择一事、终一生。”杨雨潇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引领技艺传承,强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让临海剪纸从乡土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传播窗口。
[ 责任编辑:程子豪 ]
委员名片:杨雨潇,临海市政协委员,省级非遗临海剪纸第22代传承人,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国家中级工艺美术师,荣获首届“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浙江省“新农匠”等荣誉称号。
传承临海剪纸技艺
临海剪纸,作为台州的文化瑰宝,以其秀气雅致、线条柔和而闻名。这项传统民间艺术自南宋嘉定八年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在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因受众越来越少,临海剪纸一度淡出公众视野。
2016年,杨雨潇放弃了在法国的工作,回到家乡临海,接管了母亲张秀娟在紫阳街开设的“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对杨雨潇而言,剪纸是儿时温暖的记忆,这份记忆来源于她的母亲——张秀娟。张秀娟是临海剪纸第21代传承人,杨雨潇从小耳濡目染,对这门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她回到临海,既是追随自己的情感归属,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期望。
面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困境,杨雨潇作为新一代的临海剪纸传承人,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她以传承“临海剪纸”技艺为己任,成功研发了丝绸剪纸,并使剪纸作品跻身国家级收藏的行列。2022年,杨雨潇获评浙江省“新农匠”。
传播临海剪纸文化
杨雨潇希望临海剪纸不仅是临海的,更是浙江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她不断探索剪纸艺术的新技艺,并尝试将其与新业态相结合,推动其年轻化和产业化。在她的推动下,临海剪纸不仅成为链接海外的桥梁,也成为了文化润富的纽带。
多年来,杨雨潇一直致力于临海剪纸的海外传播,她参与编写课程与教材,让剪纸艺术跨越海洋,传播到世界各地,努力搭建起一座连接临海与世界的桥梁。2019年,她参与了中国侨联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项目,通过网络直播面向海内外推出了常态化的剪纸课程。几年来,她的学员已经遍布全球,包括来自北京、湖北、湖南等中国各地的学生和剪纸爱好者,以及来自美国、西班牙、匈牙利等30余个国家的青少年,总数近3万名。2023年,杨雨潇被任命为台州府城海外传播官。
杨雨潇还致力于让剪纸文化回归民间,以助力共富建设。她将张秀娟剪纸博物馆总馆迁回自己的家乡——括苍镇,并打造了一个具有乡村风情的剪纸综合文化园,以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这个综合性乡村剪纸文化园将能够一次性容纳400人,集教学、展示、交流于一体,目前即将完工。
此外,杨雨潇还十分关注剪纸人才队伍的建设。她借鉴中小微企业技能培训的模式,组织了临海剪纸进万家、农民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惠及了2万人次。其中,农民剪纸技能培训已经举办了150余期,累计培训了2000余名农民,有80人获得了剪纸高级工证书。
传递履职担当正能量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杨雨潇不仅将委员身份作为一种荣誉,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传播剪纸技艺与委员履职工作结合起来,带领临海剪纸走进中小学、大学、社区等,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弥补农村艺术教育系统的不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她连续多年发起“非遗流动课堂”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授课,帮助他们认识外面世界,开启艺术之窗。
杨雨潇积极参与文史组联村活动,结合“书香政协·崇和读行”委员送书香活动,为农村学校师生赠送剪纸作品。同时,她还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实事,结合前期调研,提出了《发展临海市研学游 助推共同富裕》的提案,建议加强校地合作,打造高品质研学基地。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择一事、终一生。”杨雨潇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引领技艺传承,强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让临海剪纸从乡土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传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