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红:驻村驻心 扶贫扶志
发布时间:2020-08-04 10:05:32 来源:团结报

2018年重阳节,黄小红带领村“两委”班子为村里老人披上红围巾送上幸福粥。黄小红 供图
我是民盟福建省委会的一名机关干部。多年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我,多次自愿报名参加驻村扶贫,终于在2017年得偿所愿,当年12月14日到宁德市霞浦县下村村报到,成为福建省第五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员。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萌发地,能在这里驻村,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关心,更是责任与压力。
下村村位于霞浦县城郊北部,属松港街道管辖,距县城中心13公里,纯山区农村,还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村,下辖9个自然村,全村289户1078人,2017年被确定为省级扶贫重点村,有低保户13户21人、五保户2户2人、残疾人户39户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61人。如何在三年任期内,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让所在贫困群众脱贫,并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是我必须在充分调研摸清村情之后,制定规划,逐步去完成和实现的硬任务。
文化扶贫 激活内生动力
在进村入户的走访过程中,我发现村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各种原因,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文化生活比较贫乏,部分村民有“等、要、靠”思想。我意识到扶贫先扶志,文化要先行,要让村民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脚迈出去,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于是,我发挥选派单位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福建省委会的优势,在民盟盟员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小川和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长陈文荣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无偿提供油画老师和画板、颜料,实施了“文化脱贫工程”项目,成功举办农民油画培训班。
刚开始,我三番五次入户动员村民来学画画,从一两个到两三个到四五个,直到现在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画出彩头、挣回票头、生活有盼头”成为了现实。从2018年8月份到目前,共举办油画培训班27期,培训农民200多人,创造作品4000多幅,发放认购款18万多元。今年80岁、因儿子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阿赶,学画前老人见到村干部总是讲困难提要求,学画一年多坚持下来,绘画水平不断提高,拿到认购款近1万元,生活好了,笑容多了,不再给村里提要求了,还积极参与村里环境整治等公共事务。3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延针,夫妇俩学画前整天游荡无事可做,精神状态极差,学画后,他们是学员中最积极的一对,一年多收入也很可观,夫妻俩拿到了认购款16000多元,如今他们的精神状态好转了,性格开朗了,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2018年11月,我组织油画队28人参加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主题(福州)博览会,村民们在博览会现场创作,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副主席在油画队员詹庆生面前驻足交流,并与油画队全体合影留念,村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和幸福感;2019年6月下旬,我组织油画队分别在宁德和霞浦举办了“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暨文化扶贫农民油画成果展”,扩大了文化扶贫的影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和热心人士加入到文化扶贫的活动中来。
今年,我在“如何让文化扶贫转化为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希望结合下村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通过农房改造,建设农民油画馆和党史教育馆,打造下村写生基地,让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来到下村、住在下村,甚至留在下村,让农民油画队员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艺术的指导和熏陶,走出一条文化振兴的发展之路。
小事实事 温暖百姓心田
2018年1月30日,刚刚当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来到下村村开展扶贫调研和春节慰问,把下村村设立为“民盟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两年多来,由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福建省各级组织筹集的扶贫慰问款达2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急需,改善了村民生活。
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我一驻村就有的想法。2019年1月21日,由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省委会等单位筹资近百万元新建的村幸福院和卫生所综合楼竣工揭牌,阮诗玮和时任福建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臧杰斌等领导亲临现场,为下村“两委”和乡亲们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劲加油。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此次活动的致公党党员沈木辉现场捐赠30万元,令我备受感动和鼓舞。
2018年和2019年的重阳节和国家扶贫日,我策划开展了吃重阳糕、喝幸福粥,送红围巾、拍幸福照,送文艺节目和慰问金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村里老人感到无比高兴和幸福。2019年端午节,我策划了由共建支部、挂钩帮扶单位、街道办事处和9个自然村老中青人员组成的16个队参与的包粽子比赛活动,参与的村民达100多人,从未有过的热闹场景持续了几个小时,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传递了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同年“八一”建军节,下村村与霞浦城关信用社开展庆“八一”活动,让十几位退役军人换上迷彩服,唱响军歌,回忆军旅生活,同时开展了“拥军贷”活动,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也让党支部发现了后备力量。
驻村以来,我组织举办了40多场活动,目的是想让党员动起来、“两委”班子强起来、党组织影响力大起来,干群之间亲起来。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民盟各级组织和盟员的大力支持和友情赞助,比如,民盟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市委会,民盟省委会社会服务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农业委员会,民盟省直文艺基层委员会、科技总支、经济支部、平潭支部、综合第一总支、美术支部,以及在霞浦挂职锻炼的十几位党外干部,等等,真可谓“一人驻村,八方支援”。
我坚持每月两次的“第一书记接待日”,长期嗜酒的残疾低保户詹庆生是我接待的第一位村民。在我和村“两委”的耐心说服及督促下,詹庆生戒酒了。与此同时,我多方联系捐资助学,帮助解决他儿子三年上大学的学费2.1万元。75岁的五保户林朱加,长期孤单的生活,导致他精神状态不佳,逢人总是低着头,2018年“玛莉亚”台风将他的房屋吹倒,我与支委们为他临时搬家安置,并在松港街道“爱心港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第一时间为他重建家园,搬进新房的林朱加激动得热泪盈眶。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第一时间赶到村里,连续两个月没顾上回家,一直在一线指挥防控。村里共有6位湖北返乡和3位温州返乡的人员,通过组织党员采取排查监测、宣传发动、环境消杀、村道设卡、群防群控等措施,确保村里没有发生一例感染患者。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我组织开展防控疫情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集体公司捐赠70箱自主品牌的“霞邨山泉”矿泉水送给一线防控值班人员,同时给正在隔离观察的湖北返乡人员3户和留守老人5户(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送去棉被、元宵汤圆和水饺。同时,我也注意抓复工复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疫情期间,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时任省委统战部部长邢善萍给我发来了慰问信,中共省委统战部、民盟省委会和民盟省直商业总支、宁德市委组织部等单位雪中送炭,给下村村捐赠了口罩和消毒液。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乡亲们感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温暖,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壮大村财 增强发展后劲
驻村后,在松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支持下,我提议并经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同意,将省上扶贫资金投入66万元参与建设物流仓储,出租年收益12万元;投入60万元参与霞浦县和宁德市重点项目建设,年收益6.5万元;2018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8.6万元,2019年达到21万多元。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4月,我推动成立了村集体“福建霞浦同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霞邨山泉”矿泉水和“霞字号”农产品,一方面为村里的青年人创业就业提供一个新平台,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民盟中央的支持下,我带领公司人员和志愿者一行13人,代表福建民盟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9年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并进驻民盟中央馆。当时,从未出过省的村干部长了见识,众多客人云集到我们展位,所有带去的产品全部销罄,还受到了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刘圣宇的肯定和表扬。2019年12月6日,我带队参加第三届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主题(福州)博览会,同样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的接见和肯定。2020年春节前,还参加了宁德首场消费扶贫展销会,前往上海统战部、上海民主党派楼、福建省统战系统等单位开展扶贫产品推介和产品展销,得到了各地统战部和民盟组织的大力支持,为刚刚起步的村集体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信心。
今年,下村村开发建设扶贫定制茶园130多亩,之前得到了福鼎茶企盟员的援助,今后还将在生产、加工、管理和经营上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此外,在中共省委统战部关心和协调下,我积极向省上争取霞浦罗汉溪(下村段)万里生态安全水系项目,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下村的村容村貌,为下一步文旅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黄小红)
(作者系民盟福建省委会机关干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村村第一书记)
[ 责任编辑:赵昕 ]
2018年重阳节,黄小红带领村“两委”班子为村里老人披上红围巾送上幸福粥。黄小红 供图
我是民盟福建省委会的一名机关干部。多年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我,多次自愿报名参加驻村扶贫,终于在2017年得偿所愿,当年12月14日到宁德市霞浦县下村村报到,成为福建省第五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员。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萌发地,能在这里驻村,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关心,更是责任与压力。
下村村位于霞浦县城郊北部,属松港街道管辖,距县城中心13公里,纯山区农村,还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村,下辖9个自然村,全村289户1078人,2017年被确定为省级扶贫重点村,有低保户13户21人、五保户2户2人、残疾人户39户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61人。如何在三年任期内,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让所在贫困群众脱贫,并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是我必须在充分调研摸清村情之后,制定规划,逐步去完成和实现的硬任务。
文化扶贫 激活内生动力
在进村入户的走访过程中,我发现村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各种原因,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文化生活比较贫乏,部分村民有“等、要、靠”思想。我意识到扶贫先扶志,文化要先行,要让村民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脚迈出去,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于是,我发挥选派单位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福建省委会的优势,在民盟盟员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小川和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长陈文荣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无偿提供油画老师和画板、颜料,实施了“文化脱贫工程”项目,成功举办农民油画培训班。
刚开始,我三番五次入户动员村民来学画画,从一两个到两三个到四五个,直到现在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画出彩头、挣回票头、生活有盼头”成为了现实。从2018年8月份到目前,共举办油画培训班27期,培训农民200多人,创造作品4000多幅,发放认购款18万多元。今年80岁、因儿子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阿赶,学画前老人见到村干部总是讲困难提要求,学画一年多坚持下来,绘画水平不断提高,拿到认购款近1万元,生活好了,笑容多了,不再给村里提要求了,还积极参与村里环境整治等公共事务。3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延针,夫妇俩学画前整天游荡无事可做,精神状态极差,学画后,他们是学员中最积极的一对,一年多收入也很可观,夫妻俩拿到了认购款16000多元,如今他们的精神状态好转了,性格开朗了,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2018年11月,我组织油画队28人参加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主题(福州)博览会,村民们在博览会现场创作,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副主席在油画队员詹庆生面前驻足交流,并与油画队全体合影留念,村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和幸福感;2019年6月下旬,我组织油画队分别在宁德和霞浦举办了“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暨文化扶贫农民油画成果展”,扩大了文化扶贫的影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和热心人士加入到文化扶贫的活动中来。
今年,我在“如何让文化扶贫转化为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希望结合下村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通过农房改造,建设农民油画馆和党史教育馆,打造下村写生基地,让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来到下村、住在下村,甚至留在下村,让农民油画队员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艺术的指导和熏陶,走出一条文化振兴的发展之路。
小事实事 温暖百姓心田
2018年1月30日,刚刚当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来到下村村开展扶贫调研和春节慰问,把下村村设立为“民盟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两年多来,由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福建省各级组织筹集的扶贫慰问款达2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急需,改善了村民生活。
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我一驻村就有的想法。2019年1月21日,由中共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省委会等单位筹资近百万元新建的村幸福院和卫生所综合楼竣工揭牌,阮诗玮和时任福建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臧杰斌等领导亲临现场,为下村“两委”和乡亲们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劲加油。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此次活动的致公党党员沈木辉现场捐赠30万元,令我备受感动和鼓舞。
2018年和2019年的重阳节和国家扶贫日,我策划开展了吃重阳糕、喝幸福粥,送红围巾、拍幸福照,送文艺节目和慰问金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村里老人感到无比高兴和幸福。2019年端午节,我策划了由共建支部、挂钩帮扶单位、街道办事处和9个自然村老中青人员组成的16个队参与的包粽子比赛活动,参与的村民达100多人,从未有过的热闹场景持续了几个小时,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传递了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同年“八一”建军节,下村村与霞浦城关信用社开展庆“八一”活动,让十几位退役军人换上迷彩服,唱响军歌,回忆军旅生活,同时开展了“拥军贷”活动,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也让党支部发现了后备力量。
驻村以来,我组织举办了40多场活动,目的是想让党员动起来、“两委”班子强起来、党组织影响力大起来,干群之间亲起来。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民盟各级组织和盟员的大力支持和友情赞助,比如,民盟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市委会,民盟省委会社会服务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农业委员会,民盟省直文艺基层委员会、科技总支、经济支部、平潭支部、综合第一总支、美术支部,以及在霞浦挂职锻炼的十几位党外干部,等等,真可谓“一人驻村,八方支援”。
我坚持每月两次的“第一书记接待日”,长期嗜酒的残疾低保户詹庆生是我接待的第一位村民。在我和村“两委”的耐心说服及督促下,詹庆生戒酒了。与此同时,我多方联系捐资助学,帮助解决他儿子三年上大学的学费2.1万元。75岁的五保户林朱加,长期孤单的生活,导致他精神状态不佳,逢人总是低着头,2018年“玛莉亚”台风将他的房屋吹倒,我与支委们为他临时搬家安置,并在松港街道“爱心港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第一时间为他重建家园,搬进新房的林朱加激动得热泪盈眶。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第一时间赶到村里,连续两个月没顾上回家,一直在一线指挥防控。村里共有6位湖北返乡和3位温州返乡的人员,通过组织党员采取排查监测、宣传发动、环境消杀、村道设卡、群防群控等措施,确保村里没有发生一例感染患者。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我组织开展防控疫情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集体公司捐赠70箱自主品牌的“霞邨山泉”矿泉水送给一线防控值班人员,同时给正在隔离观察的湖北返乡人员3户和留守老人5户(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送去棉被、元宵汤圆和水饺。同时,我也注意抓复工复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疫情期间,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时任省委统战部部长邢善萍给我发来了慰问信,中共省委统战部、民盟省委会和民盟省直商业总支、宁德市委组织部等单位雪中送炭,给下村村捐赠了口罩和消毒液。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乡亲们感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温暖,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壮大村财 增强发展后劲
驻村后,在松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支持下,我提议并经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同意,将省上扶贫资金投入66万元参与建设物流仓储,出租年收益12万元;投入60万元参与霞浦县和宁德市重点项目建设,年收益6.5万元;2018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8.6万元,2019年达到21万多元。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4月,我推动成立了村集体“福建霞浦同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霞邨山泉”矿泉水和“霞字号”农产品,一方面为村里的青年人创业就业提供一个新平台,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民盟中央的支持下,我带领公司人员和志愿者一行13人,代表福建民盟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9年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并进驻民盟中央馆。当时,从未出过省的村干部长了见识,众多客人云集到我们展位,所有带去的产品全部销罄,还受到了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刘圣宇的肯定和表扬。2019年12月6日,我带队参加第三届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主题(福州)博览会,同样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的接见和肯定。2020年春节前,还参加了宁德首场消费扶贫展销会,前往上海统战部、上海民主党派楼、福建省统战系统等单位开展扶贫产品推介和产品展销,得到了各地统战部和民盟组织的大力支持,为刚刚起步的村集体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信心。
今年,下村村开发建设扶贫定制茶园130多亩,之前得到了福鼎茶企盟员的援助,今后还将在生产、加工、管理和经营上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此外,在中共省委统战部关心和协调下,我积极向省上争取霞浦罗汉溪(下村段)万里生态安全水系项目,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下村的村容村貌,为下一步文旅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黄小红)
(作者系民盟福建省委会机关干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村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