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带头人们  >  

纳雍,我曾经扶贫工作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0-08-17 10:13:51 来源:团结报

  2016年2月,井建军(右一)走访新房乡通作寨村孤寡老人。

  2016年的1月14日,我从北京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开始我的扶贫挂职工作。

  刚到纳雍不久,我就跟民革纳雍县工委的主委郭正权说:“你带我到乡村走走吧,我想了解真实的乡村是个什么样子。”郭正权就把我带到了新房乡通作寨。

  在通作寨村的一户农家,我看到古稀之年的主人佝偻着身子,在从低矮的旧房子里钻出来,他脸上满是岁月风霜留下的生活印记。老人无儿无女,自己的身后事成了他放不下的心病。我听了,顿时想流泪,于是就赶紧掏出一点钱塞给老人。老人接过钱后,突然向我下跪。我赶紧拉起老人,说,“遇到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老人家别这样,别这样……”

  我是2016年1月中旬从民革中央机关来到纳雍,挂任纳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原本只一年,但是,一年期满后,我又向民革中央机关申请,再干一年。

  在纳雍农村,老百姓不仅在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时,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定力,而且还特别善良。

  有一次,我去化作乡安大垮村蔡家寨村民组,寻找纳雍县第一个中共党员蔡应达的坟墓。找到墓地后,我去了墓地旁边的一户农家随便看看,80多岁的老人连忙张罗让座,拉着我的手不放,无论如何要我吃过中午饭再走。老人虽然并不认识我,但把我当成了远方的客人。纳雍农村百姓热情好客,物质的贫困并没有削减他们的善良与热情。

  冲着这些,我没有理由不倍加努力,没有理由不珍惜这段挂职的经历。

  纳雍人口多,资源有限,要用有限的资源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得靠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如果用上华大(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同)的农业科技,就会事半功倍。

  就纳雍脱贫几大主导产业中的养鸡而言,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动员了千家万户的农户参与饲养,仅仅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知道,国内鸡肉市场很大,养鸡也是遍地开花,纳雍为农民选择土鸡养殖产业,考量的就是本地土鸡能够吸引并征服消费者挑剔的目光,而我之所以选择华大,看中的就是华大的农业科技。

  通过民革深圳市委会主委黎军的牵线搭桥,我五次造访华大,专门为纳雍寻找华大“基因”,最终使纳雍与华大牵起了手,使纳雍土鸡顺利“出山”有了可能。

  纳雍的金蟾大山,据说是贵州省第二高峰,在山地运动风生水起的当下,怎样才能用好这一资源呢?我自从到过金蟾大山后,就开始了思考。后来,县政府决定要开展纳雍山地运动,并让我来挑担子。

  我就通过苏州民革党员牵线,找到了贵州省的旅游龙头企业——贵州旅游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我拜访了贵旅并阐明了纳雍的县情、纳雍的准备,我说“威宁有草海,赫章有韭菜坪,纳雍有金蟾大山,我们现在不抓差异化的山地旅游,以后就可能与旅游失之交臂”。之后,我还在贵阳、北京等几个地方多次往返,找到了亮剑开拓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体育总局登山协会。

  在民革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登山精英赛终于在纳雍落地。2016年12月4日,中国登山精英赛在纳雍金蟾大山打响了发令枪……

  2017年年初,在接到民革中央在纳雍支持建设一所寄宿制高中学校的任务时,我就第一时间与县委、县政府汇报对接。在分管副主席和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陪同选点、协调乡镇部门、寻找设计单位等等,在近半年的筹备努力之下,宿舍楼的建设终于在雨季之前完成。

  在竣工仪式上,我看到乡镇的孩子们穿着新校服站在铺设塑胶的操场上,内心百感交集,纳雍孩子们的教育在民革的帮扶下终于有希望了,而我就是参与帮扶的一位工作者。

  (井建军   作者系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社会处处长、纳雍县原挂职副县长)

[ 责任编辑:田萌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