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需要支援我就去哪里
发布时间:2020-08-31 10:35:02 来源:团结报

陈支援(左一)为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卫生院苏塘分院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医疗设备
“我是陈支援,哪里需要支援我就去哪里。”这是我平日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也是我的扶贫信条。今年3月,我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定点扶贫大方县先进个人,这是对我投身精准扶贫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的激励。
大方县是农工党中央的定点扶贫县。“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农工党不断线”,我响应组织的号召,加入了支援大方的队伍。
参与脱贫攻坚,帮扶要帮到心坎上!我来到大方县后,了解到当地有一种罕见症——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大方县的“渐冻症”患者面临着支付不起高昂医药费的困境。由于“渐冻人”病症属于罕见病种,医药企业对其治疗药品研发较少,我所在的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利鲁唑”是治疗该病的新特效药。
我与公司多次联系、筹集药款,在农工党徐州市委会的协调下,赴毕节市开展了“温暖渐冻人微笑每一天”无偿赠药项目,向毕节市“渐冻症”患者无偿捐赠三年的药品“利鲁唑”,总价值约60万元。
“叔叔谢谢您,这下爸爸妈妈不用每天都为我发愁啦!”,授捐的最小患者才9岁,他在接受药品捐赠后,拉着我的手不断地说着感谢,让我更是五味杂陈。为巩固帮扶效果,该项活动与“渐冻症”患者建立了常态化沟通联系,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为让更多贫困家庭受惠,我多次协调扩大活动范围,同年为云南省楚雄州捐赠价值72万元的“渐冻症”特效药品。
一次次毕节之行聆听需求,一次次奉献之行送去关怀,一串串脚印汇成爱的涓涓细流。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除了发挥民主党派医疗资源优势开展医疗扶贫外,我还关注教育扶贫工作。
地处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隅的吕梁镇,由于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不少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打工贴补家用。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萌发了发动农工党党员助学的倡议。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农工党徐州市委会的赞同。众力聚则万钧举,2012年,农工党徐州市委会“心系吕梁助学励志”活动正式启动了,党员们积极捐款,并以支部为单位,与吕梁学校10位同学结成帮扶对子,持续爱心接力,助力他们在就学之路上圆梦展翼。考虑到吕梁学校地处农村,素质拓展教育资源匮乏,我积极参与市委会筹建“前进·爱心”音乐教室和“前进·爱心”图书室活动,该活动项目为学校配备钢琴和音乐教学用音响设备、学生用乐器等,捐赠图书近5000册。
扶贫先扶智与志,为了让受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暑假期间,我还把孩子们接到城里来,让党员代表和孩子们结对用餐,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怀,与孩子们畅谈未来,帮助孩子们点燃梦想。我积极动员各大医院基层支部党员,为吕梁学校的老师和受助学生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体检,并为一些情况特殊、病情较复杂的师生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跟踪服务。
在一次活动中,我了解到一位受助学生的爷爷患白内障,因家境困难没有进行复明手术,我赶忙联系农工党党员中的眼科专家,帮助老人进行了复明手术。当重见光明时,老人对着前来看望的党员深深鞠躬,“孩子没有爸妈,如今得亏我的眼睛好了,娃儿也能少受点罪……”话还未说完,老人已经哽咽。
以医疗扶贫铺好路,以教育扶贫断“穷根”,脚印串串,步步情牵。“身上担着农工党党员的荣誉,就要担起一份使命,哪里需要支援我就去哪里。”这是我参与扶贫的初衷,也是我的前路目标。
(作者陈支援系农工党徐州市委会委员、农工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部委员会主委)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陈支援(左一)为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卫生院苏塘分院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医疗设备
“我是陈支援,哪里需要支援我就去哪里。”这是我平日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也是我的扶贫信条。今年3月,我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定点扶贫大方县先进个人,这是对我投身精准扶贫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的激励。
大方县是农工党中央的定点扶贫县。“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农工党不断线”,我响应组织的号召,加入了支援大方的队伍。
参与脱贫攻坚,帮扶要帮到心坎上!我来到大方县后,了解到当地有一种罕见症——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大方县的“渐冻症”患者面临着支付不起高昂医药费的困境。由于“渐冻人”病症属于罕见病种,医药企业对其治疗药品研发较少,我所在的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利鲁唑”是治疗该病的新特效药。
我与公司多次联系、筹集药款,在农工党徐州市委会的协调下,赴毕节市开展了“温暖渐冻人微笑每一天”无偿赠药项目,向毕节市“渐冻症”患者无偿捐赠三年的药品“利鲁唑”,总价值约60万元。
“叔叔谢谢您,这下爸爸妈妈不用每天都为我发愁啦!”,授捐的最小患者才9岁,他在接受药品捐赠后,拉着我的手不断地说着感谢,让我更是五味杂陈。为巩固帮扶效果,该项活动与“渐冻症”患者建立了常态化沟通联系,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为让更多贫困家庭受惠,我多次协调扩大活动范围,同年为云南省楚雄州捐赠价值72万元的“渐冻症”特效药品。
一次次毕节之行聆听需求,一次次奉献之行送去关怀,一串串脚印汇成爱的涓涓细流。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除了发挥民主党派医疗资源优势开展医疗扶贫外,我还关注教育扶贫工作。
地处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隅的吕梁镇,由于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不少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打工贴补家用。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萌发了发动农工党党员助学的倡议。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农工党徐州市委会的赞同。众力聚则万钧举,2012年,农工党徐州市委会“心系吕梁助学励志”活动正式启动了,党员们积极捐款,并以支部为单位,与吕梁学校10位同学结成帮扶对子,持续爱心接力,助力他们在就学之路上圆梦展翼。考虑到吕梁学校地处农村,素质拓展教育资源匮乏,我积极参与市委会筹建“前进·爱心”音乐教室和“前进·爱心”图书室活动,该活动项目为学校配备钢琴和音乐教学用音响设备、学生用乐器等,捐赠图书近5000册。
扶贫先扶智与志,为了让受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暑假期间,我还把孩子们接到城里来,让党员代表和孩子们结对用餐,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怀,与孩子们畅谈未来,帮助孩子们点燃梦想。我积极动员各大医院基层支部党员,为吕梁学校的老师和受助学生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体检,并为一些情况特殊、病情较复杂的师生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跟踪服务。
在一次活动中,我了解到一位受助学生的爷爷患白内障,因家境困难没有进行复明手术,我赶忙联系农工党党员中的眼科专家,帮助老人进行了复明手术。当重见光明时,老人对着前来看望的党员深深鞠躬,“孩子没有爸妈,如今得亏我的眼睛好了,娃儿也能少受点罪……”话还未说完,老人已经哽咽。
以医疗扶贫铺好路,以教育扶贫断“穷根”,脚印串串,步步情牵。“身上担着农工党党员的荣誉,就要担起一份使命,哪里需要支援我就去哪里。”这是我参与扶贫的初衷,也是我的前路目标。
(作者陈支援系农工党徐州市委会委员、农工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部委员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