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0-09-01 10:09:38 来源:团结报

2016年7月14日,教育大数据助力毕节扶贫攻坚,游忠惠代表公司捐赠1000万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精准教育扶贫工程项目。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多年来,我一直践行着教育精准扶贫观念。
我认为,扶贫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还要捐智慧、捐时间、捐行动,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要注重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完善“造血功能”,即“授人以鱼鱼渔并授”。
护航国考助力人才选拔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对于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通过接受教育考上大学,几乎是唯一改变自己甚至家庭命运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下,我带领海云天科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网上评卷系统,解决了高考阅卷的瓶颈问题,为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准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14年,基于20年来耕耘教育以及大数据处理的经验和思考,我首次提出了人才大数据理论。“人才大数据”通过采集、存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有效利用,对人才成长全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助力高校就业服务精准化,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帮助更多寒门学子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教育扶贫鱼渔并授
多年以来,我在立足教育考试、教育信息化的主营业务、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致力于推动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均衡,以及教育决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高效。
从2004年起,我每年都带队去贵州铜仁地区实施帮扶,捐献电脑、大批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并积极发动企业员工捐资助学。
2006年,我放弃“五一”长假休假,又一次走进铜仁地区。当了解到学校缺乏基本的教材,许多贫困孩子渴望能读一本好书,便萌发了开展捐书助教活动的设想。我在公司发出“少请一餐饭,助读一年书”的倡议,号召员工为贵州贫困地区儿童捐资助学,并在民革深圳市委会及中共深圳南山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动员深圳市南山区的民革党员,开展为贵州铜仁地区贫困儿童捐书捐物的活动。
从2007年开始,我每年捐款2.4万元资助当地三名贫困学生上大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2011年,由民革广东省委会牵头,我与另一位民革企业家共同在贵州纳雍设立了20万元助学金,同时在贵州铜仁地区出资30万元设立助学金,旨在资助、鼓励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5年12月,我向重庆大学再次捐赠200万元,设立“海云天大数据奖学金”,资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17年4月,我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捐赠400万人民币定向帮助纳雍县昆寨中学改造工程项目。在落成仪式上,看到拔地而起的教学大楼和女生宿舍,我倍感自豪,但同时也意识到,仅有硬件设施的改善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匹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当地教育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海云天将会一如既往地提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测评的帮扶和资助,助力当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以教育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贫困群体,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对于当下扶贫攻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带领海云天科技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事业。
从2013年7月起,海云天公司长期为贵州毕节试验区免费提供中考评价分析,为该市教育局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2013年8月21日至24日,我陪同民革中央万鄂湘主席赴贵州参加“同心·博爱行”活动,考察毕节当地小学。在毕节试验区“同心·博爱行”捐赠仪式上,为拓宽智力扶贫渠道,帮助推进毕节市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推动毕节市教育信息化改革、提高毕节教育质量,我与毕节市教育局签署智力帮扶协议书,为毕节市提供总价值为100万元的教育测评帮扶项目,为提高当地教育质量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2016年7月,我代表公司在毕节捐赠1000万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精准教育扶贫工程项目,为期5年。旨在帮助毕节试验区建立区域教育质量标准,完善教育测评体系。
海云天科技还在铜仁构建了“西南教育大数据中心”,共建国家级“互联网+教育”试点和示范区,旨在通过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育评测、互联网+教育决策等智慧教育完整解决方案打造教育大数据中心,助力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内容优质化、教育发展全面化。
2017年5月26日,海云天在贵阳成立了海云天教育大数据(贵州)中心和海云天人才大数据(贵州)中心,为云上贵州增添绚丽多彩的“教育云”和“人才云”。
教育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多年来,我探索出以教育推动社会发展,以智慧帮扶救助对象的扶贫攻坚道路。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汇集海内外的教育资源,构建内容组合包,精准实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招生、师资培训、学生资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项教育扶贫计划,力争全面覆盖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及幼儿园、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让教育扶贫的阳光照耀到真正渴望的心田,用“互联网+教育”托起祖国未来和希望。
(作者游忠惠系民革广东省委会委员、民革广东省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深圳市海云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2016年7月14日,教育大数据助力毕节扶贫攻坚,游忠惠代表公司捐赠1000万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精准教育扶贫工程项目。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多年来,我一直践行着教育精准扶贫观念。
我认为,扶贫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还要捐智慧、捐时间、捐行动,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要注重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完善“造血功能”,即“授人以鱼鱼渔并授”。
护航国考助力人才选拔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对于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通过接受教育考上大学,几乎是唯一改变自己甚至家庭命运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下,我带领海云天科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网上评卷系统,解决了高考阅卷的瓶颈问题,为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准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14年,基于20年来耕耘教育以及大数据处理的经验和思考,我首次提出了人才大数据理论。“人才大数据”通过采集、存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有效利用,对人才成长全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助力高校就业服务精准化,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帮助更多寒门学子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教育扶贫鱼渔并授
多年以来,我在立足教育考试、教育信息化的主营业务、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致力于推动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均衡,以及教育决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高效。
从2004年起,我每年都带队去贵州铜仁地区实施帮扶,捐献电脑、大批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并积极发动企业员工捐资助学。
2006年,我放弃“五一”长假休假,又一次走进铜仁地区。当了解到学校缺乏基本的教材,许多贫困孩子渴望能读一本好书,便萌发了开展捐书助教活动的设想。我在公司发出“少请一餐饭,助读一年书”的倡议,号召员工为贵州贫困地区儿童捐资助学,并在民革深圳市委会及中共深圳南山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动员深圳市南山区的民革党员,开展为贵州铜仁地区贫困儿童捐书捐物的活动。
从2007年开始,我每年捐款2.4万元资助当地三名贫困学生上大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2011年,由民革广东省委会牵头,我与另一位民革企业家共同在贵州纳雍设立了20万元助学金,同时在贵州铜仁地区出资30万元设立助学金,旨在资助、鼓励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5年12月,我向重庆大学再次捐赠200万元,设立“海云天大数据奖学金”,资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17年4月,我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捐赠400万人民币定向帮助纳雍县昆寨中学改造工程项目。在落成仪式上,看到拔地而起的教学大楼和女生宿舍,我倍感自豪,但同时也意识到,仅有硬件设施的改善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匹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当地教育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海云天将会一如既往地提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测评的帮扶和资助,助力当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以教育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贫困群体,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对于当下扶贫攻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带领海云天科技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事业。
从2013年7月起,海云天公司长期为贵州毕节试验区免费提供中考评价分析,为该市教育局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2013年8月21日至24日,我陪同民革中央万鄂湘主席赴贵州参加“同心·博爱行”活动,考察毕节当地小学。在毕节试验区“同心·博爱行”捐赠仪式上,为拓宽智力扶贫渠道,帮助推进毕节市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推动毕节市教育信息化改革、提高毕节教育质量,我与毕节市教育局签署智力帮扶协议书,为毕节市提供总价值为100万元的教育测评帮扶项目,为提高当地教育质量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2016年7月,我代表公司在毕节捐赠1000万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精准教育扶贫工程项目,为期5年。旨在帮助毕节试验区建立区域教育质量标准,完善教育测评体系。
海云天科技还在铜仁构建了“西南教育大数据中心”,共建国家级“互联网+教育”试点和示范区,旨在通过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育评测、互联网+教育决策等智慧教育完整解决方案打造教育大数据中心,助力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内容优质化、教育发展全面化。
2017年5月26日,海云天在贵阳成立了海云天教育大数据(贵州)中心和海云天人才大数据(贵州)中心,为云上贵州增添绚丽多彩的“教育云”和“人才云”。
教育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多年来,我探索出以教育推动社会发展,以智慧帮扶救助对象的扶贫攻坚道路。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汇集海内外的教育资源,构建内容组合包,精准实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招生、师资培训、学生资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项教育扶贫计划,力争全面覆盖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及幼儿园、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让教育扶贫的阳光照耀到真正渴望的心田,用“互联网+教育”托起祖国未来和希望。
(作者游忠惠系民革广东省委会委员、民革广东省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深圳市海云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